对于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事件,《史记·孝武本记》中只字未提,《史记·田叔列传》中也只简单地记载为:"太子有兵事。"其中并未提及"巫蛊"之事。《汉书·武帝纪》中对此事的记载也不足百字,不过倒是出现了"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之说。
后来被证实,所谓"巫蛊之祸"实际上就是一桩"巫蛊冤案"。这场由"巫蛊"事件而导致的祸乱,竟造成"死者数万人",卫皇后自杀、戾太子刘据自缢,牵涉到的官员治吏冤死者数百。此次事件可以说是汉武帝一生的最大败笔,也是他皇帝任期内最大的污点。这样,《史记》和《汉书》对此事避而讳之,记载简略,我们就可以理解了。
而《资治通鉴·汉记十四》对"巫蛊之祸"的记载较为详细,我们从这里可以对整个事件的起始末节进行全面的了解。
一、"巫蛊之祸"发生的背景每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着特定的政治背景,"巫蛊之祸"说白了也是一种政治权术的的操弄。
历史上对汉武帝虽然褒扬的声音居多,但对他的负面评价也不少。比如他一生沉迷女色,作风靡奢,穷兵黩武等等,再加上他晚年身体多病,为了得到长生不老药,他笃信方术,结交了很多方士。一时间巫术和方术在长安甚为流行,并且逐渐充斥后宫。
当初,那位曾被"金屋藏娇"的皇后阿娇骄横且爱嫉妒,又生不出儿子,汉武帝刘彻因此而疏远了她,并宠爱上了卫子夫,卫子夫在生了儿子刘据之后,武帝把她立为皇后,刘据为太子。后来卫皇后因年老色衰渐渐失宠,然而太子为人仁厚恭谨,卫皇后又善于避嫌,所以卫后虽然失去宠爱,却仍然得到礼遇。而此时的武帝后宫,方士女巫的活动也渐渐频繁起来。
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汉武帝住在建章宫时,发现一个带剑的男子进入中龙华门,便命人抓捕。该男子弃剑逃跑,侍卫们追赶,未能擒获。汉武帝很是生气,杀了门官,并调集守卫京城的骑兵对上林苑进行大搜查,而且下令关闭长安城门进行搜索,直到十一天后才解除戒严。随后就发生女巫装神弄鬼的"巫蛊之祸"。
此时的京师长安城内,聚集了很多方士和各类神巫,他们以邪术迷惑众人,做出许多令人痛恨不耻之事。而后宫中那些先后失宠的妃嫔,为重新获得武帝的宠爱,都纷纷暗地里邀请女巫入宫,让女巫教她们所谓消避灾难的巫术,在每间屋里都埋上木头人,并设台祭祀。经常因相互猜疑妒忌而争吵,还常常相互告发对方诅咒皇帝、大逆不道,同时对自己的对手施以巫蛊之术。一时间后宫迷乱,因后宫的巫蛊之事而牵连朝中大臣的事件时有发生。汉武帝大怒,将被告发的人处死,后宫妃嫔、宫女以及受牵连的大臣共杀了数百人。
"巫蛊之祸"的真正爆发点起源于汉武帝的疑心。有一次武帝在白天小睡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有几十个木头人手持木棒想要袭击他,惊醒后汉武帝就精神恍惚,记忆力出现减退,并且感到身体不舒服。江充与太子刘据和卫皇后之间曾有过矛盾,见汉武帝年纪已老,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新皇帝刘据诛杀,便对汉武帝说他的病是因为有人在装神弄鬼用巫蛊术造成的。于是汉武帝命江充为使者,负责调查巫蛊案件。
这个江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记载,江充本名江齐,西汉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通晓医术。他有一个妹妹,容貌姣好,且善歌舞能鼓琴。这里怎么又出现了赵姬和春申君爱姬李园妹妹的影子?为什么她们都来自于赵国人?
江齐的妹妹嫁给了赵国太子刘丹,因而江齐便成为了赵敬肃王刘彭祖的座上宾。《史记·五宗世家》记载:"(刘彭祖)其太子丹与其女及同产姊奸,与其客江充的卸。充告丹,丹故以废。"刘丹曾与自己的女儿以及同胞姐妹通奸。江充本是依靠刘丹的门客,后来产生过节,刘丹担心他告发自己的隐私,便派人追杀江齐,江齐逃跑,刘丹就把他的父兄抓起来杀了。
江齐向西逃入长安,改名为江充,向朝廷告发刘丹与同胞姐姐及父王嫔妃的淫乱,以及和其他郡国交往,狼狈为奸,恣意为害之事。汉武帝刘彻大怒,下令包围了赵王刘彭祖宫殿,搜捕赵太子刘丹,并判其死罪。
刘彭祖是汉武帝的异母兄,刘丹虽然淫乱无耻,大逆不道,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为了救刘丹一命,赵敬肃王刘彭祖上书给汉武帝称:"充逋逃小臣,苟为奸讹,激怒圣朝,欲取必于万乘以复私怨。后虽亨醢,计犹不悔。臣愿选从赵国勇敢士,从军击匈奴,极尽死力,以赎丹罪。"(《汉书·蒯伍江息夫传》)武帝念及兄弟情面,虽赦免了刘丹的死罪,却也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汉武帝在上林苑犬台宫召见江充,认为"充忠直,奉法不阿,所言中意",江充最终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在得到武帝的信任后不久,江充便做出两件让人震惊的事情。
第一件就是不给馆陶长公主面子。
馆陶长公主刘嫖那可是汉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是前皇后陈阿娇的母亲,虽然随着陈后的被废而权势大不如前,但毕竟身份地位还是极高的。有一次江充外出,碰上馆陶长公主等人在驰道上坐车行走,就喝问为何如此放肆,馆陶长公主说:"是太后的诏命。"江充说:"只有公主可以,随从车骑都不行。"便把馆陶长公主的随从处以重罪,并没收了车马。江充的这种做法分明是一种欺主和狗眼看人低的行为。
所谓"驰道"就是皇帝的专用车道,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的车马都不得随意行走,否则便要治罪。武帝的姑姑馆陶长公主不能走,太子可以吗?请大家看一看下面的事情就可以知晓。
第二件,江充陪随武帝前往甘泉宫时,正巧遇见皇太子刘据的家臣坐着车马在驰道上行走,被江充抓了起来交官处置。刘据得知以后,派人向江充求情说:"我并非舍不得车马,只是不想让陛下知道了会怪我平日对下人管教不严。希望您宽恕这一次。"江充根本不予理睬,径直上奏,并得到了梁武帝的赞赏。汉武帝说:"作为人臣应当如此!"从而对江充更加信任。
而江充与太子之所以产生矛盾,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而这一所谓的"矛盾"也未必不是江充的小人之心,太子刘据心里也可能没有这么想过,但却成了江充陷害太子的缘由。
江充带领手下胡人巫师在后宫中到处掘地寻找木头人,结果可想而知,江充在太子宫中"如愿以偿"地找到了许多木头人,而且还发现了帛书,帛书上所写的内容竟是对皇帝的大逆不道之辞。这很明显是江充等人事先就隐藏好的。太子刘据知道以后非常害怕,知道江充急于把自己置于死地,就听取太傅石德的建议,决定先下手为强,把江充、韩说等人逮捕处死。
太子刘据派门客冒充皇帝使者,逮捕了江充等人。按道侯韩说怀疑是诈,不肯接受诏书,被刘据门客杀死。刘据亲自监斩江充,并斥骂道:"赵虏!乱乃国王父子不足邪!乃复乱吾父子也!"这句话说的是江充本是赵国的奴才,在逃到长安之前就破坏了赵国国王父子关系,害了刘丹还嫌不够,如今又来离间伤害武帝和太子的父子关系!
刘据处死了江充,又将为虎作伥的手下的胡人巫师烧死在上林苑中。
刘据派侍从门客无且携带符节乘夜进入未央宫长秋门,通过长御女官倚华将一切报告卫皇后,然后调发皇家马的马车运载射手,打开武器库拿出武器,又调发长乐宫的卫卒。长安城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太子造反"的传言也不胫而走。黄门苏文曾协助江充从太子宫中掘得木头人,害怕太子报复,寻机逃出长安,来到甘泉宫,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刘据起兵造反。
汉武帝知道太子的为人,起初并不以为他会反叛,在得知太子起兵的消息之后说道:"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发生这样的变故。"因而派使臣召刘据前来问个清楚。使臣由于害怕,不敢进入长安,半道而返回去报告武帝说:"太子已经造反,要杀我,我逃了回来。"汉武帝这才大怒,于是给丞相刘屈氂颁赐印有玺印的诏书,命令他:"捕杀叛逆者,朕自会赏罚分明。紧守城门,决不能让叛军冲出长安城!"
丞相刘屈氂领兵围捕太子,太子刘据也拥兵自卫,双方交战五天,死亡数万人,血流成河。而百姓们都听说并信以为"太子谋反",所以大都不依附太子,而丞相这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最后太子兵败逃走,武帝下达谕旨收回卫皇后的印玺和绶带,卫皇后惶恐自杀。
太子等人向东逃到湖县(旧址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县西南),藏匿于泉鸠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一户人家之中。主人家境贫寒,靠卖草鞋来奉养太子等人。后来消息泄露,官吏前来围捕,主人战死,太子上吊自杀,二位皇孙也全都遇害,同时遇害的还有太子的妻妾和其他男男女女众人。只有另外一位皇孙,也就是后来的宣帝,因年幼被押在狱中,得以存活。
值得注意的是,太子刘据逃走之后,汉武帝非常震怒,大臣们也十分忧虑和恐惧,但不知如何是好。唯独壶关三老令孤茂冒死上书汉武帝说:
"臣闻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万物也,故天平,地安,物乃茂成;父慈,母爱,子乃孝顺。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缪,是以亲戚之路鬲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
汉武帝看后,感觉其所言情理之至,深受到感动而有所醒悟,但不知为什么,武帝并没有立即公开表示赦免太子的意思。
四、汉武帝醒悟的有些太晚直到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官吏和百姓之间仍有以巫蛊害人罪相互告发的事情发生,经过调查发现大多为子虚乌有。而此时汉武帝也似乎完全醒悟过来,知道太子刘据乃因被江充逼迫才起兵诛杀江充,并无反叛之意。又有田千秋上书为太子刘据鸣冤,田千秋是守卫汉高祖祭庙的郎官,他在给武帝的奏书中说道:"作儿子的擅自动用父亲的军队,其罪应受鞭打。天子的儿子误杀了人,又有什么罪呢!我梦见一位白发老翁,教我上此奏章。"
于是汉武帝幡然醒悟,以为这是高祖皇帝的神灵派田千秋来指教他,于是召见田千秋,并当即任命他为大鸿胪(九卿之一)。于是事情的结果便发生了戏剧性的翻转。因为当时汉武帝在太子刘据逃走以后,曾把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几乎全部治罪或处死,而现在,原来那些诬陷并追捕攻杀太子而被认为有功的人,如今却又反被治罪报复。
武帝下令将江充一家满门抄斩,把那个在太子发兵时逃出长安报告"太子谋反"虚假信息的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那些曾在泉鸠里围攻太子的人,最初被任命为北地太守,后也遭满门抄斩。就连丞相刘屈氂等相关人物被以各种理由被杀或自杀。
这里面最冤的恐怕就是少卿任安了。任安本是护北军使者,当时刘据起兵来到北军军营南门之外,将任安召出,并颁给他皇后和太子符节,命其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返回营中之后却闭门不出,并没有助太子起兵。汉武帝认为任安如墙头草一样,他之所以不帮太子,就是想坐观成败,看谁取胜就归附谁,对朝廷怀有二心,因此将他腰斩。
任安司马迁是好友,据说任安被治罪之后曾给司马迁写了一封信,请求他为自己诉冤,这让已经遭受腐刑的司马迁感到十分为难,他深知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去援救好友,于是给任安回了一封信来说明自己的苦衷,这便是著名的《报任少卿书》。
与任安一同被腰斩的还有司直田仁。刘据兵败南逃到长安城覆盎门时,负责把守城门的司直田仁,因觉得刘据是汉武帝太子而心生恻隐,不忍逼迫,竟放走刘据,使其得以逃出城外。其实田仁死得也十分冤枉,若是汉武帝醒悟得再早一些,田仁不但不会死,而且还有可能得到奖赏。
汉武帝怜惜太子刘据无辜遭害,便特地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又在太子上吊自杀的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但这一切也只是对生者的安慰,而死去的太子刘据却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五、后来的事情"巫蛊冤案"发生之后,汉武帝除了深深的追悔之外,还反省了以前的错误。他不但削减了不必要的花费,而且规定,凡是有害于百姓生活和破坏社会安宁的方士祭祀拜鬼的活动,全部废除,此后不再发动战争,只以养民为职责,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巫蛊之祸一事有多复杂,让司马迁都不敢下笔写?
对于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事件,《史记·孝武本记》中只字未提,《史记·田叔列传》中也只简单地记载为:"太子有兵事。"其中并未提及"巫蛊"之事。《汉书·武帝纪》中对此事的记载也不足百字,不过倒是出现了"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之说。 后来被证实,所谓"巫蛊之祸"实际上就是一桩"巫...
巫蛊之乱
而起于征和元年十一月的巫蛊之祸,则延绵数年,牵连诛死者有皇太子、卫皇后,公孙贺及刘屈氂二丞相,诸邑、阳石二公主及三皇孙,还牵涉到许多公卿大臣和重要人物,如江充、韩说、章赣、苏文、石德、赵破奴、任安、暴胜之、田仁、朱安世、商丘成、张富昌、李寿、马通、马何罗、景建等,都城长安在这次政治动乱中致死者数...
汉武帝为立太子,将储君母亲杀死,为何司马迁却说其是明智之举?
在大汉朝的历史上,汉武帝绝对是一个文治武功都让人称颂的皇帝,同样的他也有一些雷厉风行的手段让后人难以评价,比如说像他发动的巫蛊之祸,所以在他晚年的时候曾经下令颁布了一个《轮台罪己诏》,以示自己的错误和内疚。但是他还做过一件比较残忍的事,立刘弗陵为太子而同时杀其母亲钩弋夫人。其...
报任安书 原文+翻译
我的先人,没有获得丹书、铁券那样的特大功勋,所从事的是起草文书、编写史料、记录天象、制定律历的工作,(其职位)接近于占卜之官和太祝之间,本来就是皇上所戏弄,当成乐师、优伶一样畜养的人,为流俗所轻视。假使我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刑,就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毛一样,跟蝼蚁(之死)有什么不同?而世人又不会将我与...
汉武帝去世前,与司马迁最后一次对话,八个字让司马迁哑口无言
连年的军事行动,虽然取得了一些列的战果,西域各国无不臣服于大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又有些穷兵黩武,由于晚年听信小人的谗言,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巫蛊之祸,人生留下了污点。除此之外,汉武帝对司马迁处以宫刑之事,着实令文武百官心寒。司马迁祖上出过很多历史学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负责在宫...
汉武帝有哪些罪行?
晚年逼得太子含冤自杀,算是他最大的罪过。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是怎么一回事
任安情急之下向司马迁求助,但直到他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一封回信,这就是流传后世的《报任安书》。江充挑起“巫蛊之祸”,目的是想借机除掉太子,但结果是给自己和家人招来了杀身之祸。在后来追查此事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巫蛊”的行为都是查无实据,甚至是子虚乌有的。这时汉武帝才意识到太子可能...
司马迁是被哪个皇帝逼死的?
又据《史记》记事内容分析,太初四年至征和二年还有记事,征和三年后无记事,司马迁很可能是《汉书》所云“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的牺牲者。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汉武帝的个人享乐
为了通神求仙,他听信方士之言,把宫廷被服都弄成怪模怪样,还造30丈高的铜柱仙人掌,用以搜集甘露,和玉屑饮之,以为可以长生不老。迷信加多疑的武帝,最终酿成“巫蛊之祸”,逼死了太子和卫皇后,受诛连者数万人。 汉武帝的个人爱好 一、独尊儒术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 中年刘彻 ...
史记为什么也有不切实际的历史记载?
司马迁这一点做的很好,他对封建君主制的残酷有切身体会(切身。。。)。因此他并不打算为这些专制君王作辩护,相反地他毫不客气地揭露了这些帝王所谓霸业背后的残酷真相。即便如此,司马迁对于汉武帝时的历史还是无法秉笔直书(比如巫蛊之祸太子变乱,毕竟这是涉及到汉武帝底线的事件,司马迁也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