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悬赏,初三复习用,将所有初中语文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包括古诗文中的重点句子列出?

本人万分感谢,分能给多少就给多少,尽量多给,谢谢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初中基础知识复习题

你告诉我油箱,我发给你,是经典的。我WLWEN2005@126.com

我博客是http://blog.sina.com.cn/u/1230746742

《桃花源记》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与朱元思书》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远。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了。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5.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还像在黄昏时一样阴暗。

《岳阳楼记》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曹刿论战》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从也。--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听从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鱼我所欲也》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单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而后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人们才了解他。

《出师表》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升降官吏,评论人物好坏(的标准),不应该不同。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送东阳马生序》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有不精通,德行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错呢?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味道的享用。

4.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6.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朝廷每天有粮食供应,父母每年有衣服供给。

7.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

《小石潭记》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亿然不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三峡》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树木的影子。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那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乘着奔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1
《桃花源记》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与朱元思书》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远。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了。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5.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还像在黄昏时一样阴暗。

《岳阳楼记》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曹刿论战》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从也。--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听从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鱼我所欲也》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单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而后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人们才了解他。

《出师表》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升降官吏,评论人物好坏(的标准),不应该不同。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送东阳马生序》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有不精通,德行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错呢?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味道的享用。

4.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6.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朝廷每天有粮食供应,父母每年有衣服供给。

7.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

《小石潭记》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亿然不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三峡》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树木的影子。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那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乘着奔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第2个回答  2010-05-27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二、连词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文言文实词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同上)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3、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富者曰:“子何持而往?”(凭借,依靠)(同上)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得(还,尚且)(同上)
16、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同上)
1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同上)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同上)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同上)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方七百里(面积)(愚公移山)
34、年且九十(将近)(同上)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同上)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闲 情记趣》
4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愉悦)(同上)
5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祸害)(更加厉害)《周处》
52、而年已蹉跎(过时)(同上)
5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书上的意旨)《五柳先生传》
54、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同上)
55、环指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同上)
56、简箪飘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同上)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同上)
58、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悄怆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时)《观潮》
6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同上)
67、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急隐忽现)(同上)
68、起于齐(出发,动身)《公输》
69、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是这样)(同上)
7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74、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同上)
7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同上)
7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忙碌的样子)(有时)《短文两篇.山市》
78、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陈涉世家》
7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同上)
80、虽有千里之能(即使)《马说》
8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驱策,用马鞭子打)(依据,按照,顺着)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8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记》
83、攒蹙累积(重叠)(同上)
84、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8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86、云归而岩穴暝(昏暗)(同上)
87、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同上)
88、杂然而前陈者(摆列)(同上)
89、若脱笼之鹄(天鹅)《满井游记》
90、麦田浅 寸许(曾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同上)
91、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2、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9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起用)(被举用)(同上)
9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了解)(同上)
9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规模)《岳阳楼记》
9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上)
97、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不在朝廷上做官)(同上)
文言文(一词多义)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 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靠(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 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1128112.html?si=2

第3个回答  2010-05-21
初三文言文重点语句汇总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7.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8.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9.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4.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1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7.甚矣,汝之不惠。

18.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湖光跃金,静影沉璧。

2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0.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3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7.夫战,勇气也。

3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4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

50.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5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56.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3. 孔子云:何陋之有?

60.噫!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第4个回答  2010-05-21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二、连词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文言文实词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同上)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3、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富者曰:“子何持而往?”(凭借,依靠)(同上)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得(还,尚且)(同上)
16、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同上)
1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同上)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同上)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同上)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方七百里(面积)(愚公移山)
34、年且九十(将近)(同上)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同上)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闲 情记趣》
4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愉悦)(同上)
5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祸害)(更加厉害)《周处》
52、而年已蹉跎(过时)(同上)
5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书上的意旨)《五柳先生传》
54、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同上)
55、环指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同上)
56、简箪飘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同上)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同上)
58、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悄怆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时)《观潮》
6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同上)
67、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急隐忽现)(同上)
68、起于齐(出发,动身)《公输》
69、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是这样)(同上)
7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74、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同上)
7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同上)
7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忙碌的样子)(有时)《短文两篇.山市》
78、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陈涉世家》
7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同上)
80、虽有千里之能(即使)《马说》
8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驱策,用马鞭子打)(依据,按照,顺着)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8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记》
83、攒蹙累积(重叠)(同上)
84、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8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86、云归而岩穴暝(昏暗)(同上)
87、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同上)
88、杂然而前陈者(摆列)(同上)
89、若脱笼之鹄(天鹅)《满井游记》
90、麦田浅 寸许(曾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同上)
91、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2、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9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起用)(被举用)(同上)
9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了解)(同上)
9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规模)《岳阳楼记》
9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上)
97、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不在朝廷上做官)(同上)
文言文(一词多义)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 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靠(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 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初三文言文重点语句汇总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7.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8.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9.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4.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1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7.甚矣,汝之不惠。

18.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湖光跃金,静影沉璧。

2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0.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3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7.夫战,勇气也。

3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4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

50.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5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56.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3. 孔子云:何陋之有?

60.噫!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第5个回答  2010-05-29
我来回答吧.我们都是过来人.其实嘛.语文的文言文.在考试的时候.出不了多少分的.就算你高分来悬赏.只是为了满足你心中的需求.你还是把重心放在自己学习过的课本上吧.就算考试的时候也只会出书本所学习的东西.不会出与其他课本外的书籍和词语.切记:中考:是考你3年总体成绩.不是初3.知道不.
(不要掉在一棵树上.否则它会勒死你)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重点语句...

九上语文古诗文言文重点句子
人教版 9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10首1、观刈麦 白居易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月夜 刘方平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3、商山早行 温庭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破阵子 晏殊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中考语文备考:背完初中3年所有文言文! (附虚词顺口溜)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d、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

初三上册重点诗句,文言文句子考试机率大的句子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既来之,...

历年初中文言文易考名句
展开全部 1. 求初中古文名句,易考,常考句子(中考备考用),古文具体如下 出师表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陋室铭: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鱼我所欲也:生,我所欲也...

初三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和文言文重点词汇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语句翻译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与朱元思书》1....

语文中考冲刺文言文总结
4. 初中语文文言文总结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20篇基本篇目,这些篇目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篇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些文言文的中心,我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分析比较中加强记忆,灵活掌握。 一,战争治国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本文借论述战争中进攻与防...

求 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尤其是文言文的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此部分详见第二节“异读字”。) 常见多音字例释 行xíng ①行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②运动 天行有常(《荀子•天论》) háng ①路 遵彼微行(《诗经•七月》) ②行列 鸳鸯七十二,...

【初中】语文(初一到初三)所有要被的古诗名句,文言文解释。。麻烦老师帮...
1、《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