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情度理】:kuí qíng duó lǐ,揆:估量揣测;度:猜想。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作主语;指按照情和理推测。
【世外桃源】:shì wài táo yuán,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
美好世界。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理想世界。
【壮志凌云】:zhuàng zhì líng yún,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
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理想。
【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四方:天下。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有理想。
【雄心勃勃】:xióng xīn bó bó,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作谓语、状语;指有理想。
【再作道理】:zài zuò dào lǐ,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作分句、宾语;指因有才能而受害。
【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作谓语、定语;指志向很大。
【文以载道】:wén yǐ zài dào,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作谓语;指用文章来说明道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作宾语、分句;指有相同观点。
【文理俱惬】:wén lǐ jù qiè,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
【融会通浃】:róng huì tōng jiā,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融液贯通】:róng yè guàn tōng,犹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贯穿融会】:guàn chuān róng huì,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同“贯通融会”。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贯通融会】:guàn tōng róng huì,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内圣外王】:nèi shèng wài zhǔ,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
道家的政治思想。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再做道理】:zài zuò dào lǐ,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
【求志达道】:qiú zhì dá dào,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
人生观。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
儒家思想。
【炙冰使燥】:zhì bīng shǐ zào,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办不到。作谓语、定语;指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
【词不逮理】:cí bù dài lǐ,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意气用事】:yì qì yòng shì,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行事。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容易冲动。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怀刺不适】:huái cì bù shì,刺:名贴,名片;怀刺:怀藏名片。怀中准备好名片想去求见贤人,但却无处可投。指很想结识名人,但却找不到拜谒的理想对象。
【怀刺漫灭】:huái cì màn miè,刺:名贴,名片;怀刺:怀藏名片。怀中准备好名片想去求见贤人,但却无处可投。指很想结识名人,但却找不到拜谒的理想对象。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融汇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融汇:融合;贯通:透彻理解。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
世界大同】:shì jiè dà tóng,大同: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指没有压迫、剥削的平等、自由的社会景象。
【倾吐衷肠】:qīng tǔ zhōng cháng,完全吐露出内心的真实思想或心理状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倾诉。
【杂乱无章】:zá luàn wú zhāng,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思想等。
【结绳而治】:jié shéng ér zhì,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作谓语、宾语;指原始
管理方法。
【融释贯通】:róng shì guàn tōng,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三杯通大道】:sān bēi tōng dà dào,三杯:指饮了三杯酒;大道:宽广的道路。三杯酒下肚,可达理想境界。形容旧时文人因政治上不得意,靠饮酒来安慰自己,自我陶醉。
【冥冥之志】:míng míng zhī zhì,冥冥:专默精诚。专默精诚的意志。形容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作主语、宾语;指人的志向。
【匹夫怀璧】:pǐ fū huái bì,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作宾语、定语;指因有才能而受害。
【唐虞之治】:táng yú zhī zhì,唐虞:
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
康乐的理想时代。
【大同境域】:dà tóng jìng yù,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也指
共产主义社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天下为公】:tiān xià wéi gōng,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天造地设】:tiān zào dì shè,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作谓语、定语;指事物自然形成。
【奋身独步】:fèn shēn dú bù,独步: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指努力去出人头地。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人的理想。
【得其所哉】:dé qí suǒ zāi,所:处所,环境。找到了适合于他的地方或得到理想的安置。也形容因某事而称心快意的情绪。作谓语、宾语;指得到所需要的。
【志在四海】:zhì zài sì hǎi,犹志在四方。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有理想。
【抱负不凡】:bào fù bù fán,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理想。
【捷径窘步】:jié jìng jiǒng bù,捷径:近道;窘步:因行走太急而感到困难。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简便的速成办法,其结果并不理想。
【摧志屈道】:cuī zhì qū dào,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作谓语、定语;指没有节操。
【文修武备】:wén xiū wǔ bèi,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有志之士】:yǒu zhì zhī shì,士:对人的尊称。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作宾语;指有抱负的人。
【桑弧蒿矢】:sāng hú hāo shǐ,指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蒿,蓬蒿。同“桑弧蓬矢”。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男子的理想。
【桑弧蓬矢】:sāng hú péng shǐ,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男子的理想。
【梦见
周公】:mèng jiàn zhōu gōng才,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打瞌睡。
【求仁得仁】:qiú rén dé rén,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作谓语、宾语;指如愿以偿。
【玩物丧志】:wán wù sàng zhì,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没理想。
【生死不易】:shēng sǐ bù yì,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同“生死不渝”。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感情等。
【生死不渝】:shēng sǐ bù yú,活着还是死了都不改变。形容对理想、情谊等的忠贞不移。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感情等。
【男才女貌】:nán cái nǚ mào,男人有才能,女人相貌美,是理想的一对。作宾语、定语;用于赞美新婚。
【置之脑后】:zhì zhī nǎo hòu,放在一边不再想起。作谓语;指不放在心上。
【致命遂志】:zhì mìng suí zhì,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作谓语、定语;指有追求、有个性。
【豪情壮志】:háo qíng zhuàng zhì,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作主语、宾语;指人的理想。
【负鼎之愿】:fù dǐ zhī yuàn,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作宾语;用于人的理想。
【路长日暮】:lù cháng rì mù,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难以实现。
【道合志同】:dào hé zhì tóng,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作谓语、定语;指志趣相投的人。
【长辔远御】:cháng pèi yuǎn yù,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作宾语、定语;指远距离操纵。
【青山处处埋忠骨】:qīng shān chù chù mái zhōng gǔ,各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自己的身躯。形容为着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豪情。
【鸿业远图】:hóng yè yuǎn tú,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作主语、宾语;指人的理想。
【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人或物。
【仁义礼智】:rén yì lǐ zhì,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励精求治】:lì jīng qiú zhì,励:同“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厉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厉:振作,振奋;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不以辞害志】:bù yǐ cí hài zhì,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作谓语;用于文章。
【教条主义】:jiào tiáo zhǔ yì,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正始之音】:zhèng shǐ zhī yīn,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糊里糊涂】:hú lǐ hú tú,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作定语、状语;指对事物认识不清。
【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忽然开窍。
【顿开茅塞】:dùn kāi máo sè,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下子打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