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后妃中是不是只有皇后有庙号?

如题所述

这个首先纠正楼主,女人是没有庙号的。庙号只用于死后的皇帝或者后世亦用以称父殁后在宗庙所立之木主。而对于后宫,只有尊号,徽号,谥号,封号。

徽号,即尊号的别名,也就是在皇帝和后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称号。 也就是说后宫嫔妃地位高的都有徽名。
皇帝去世的话,皇后一般被嗣皇帝尊为皇太后,并同时恭上皇太后徽号,这个嗣皇帝不一定是她的亲生儿子。如果嗣皇帝与去世的皇帝(称为大行皇帝)辈分相当,甚至是大行皇帝的尊长的时候,大行皇帝的皇后就只能称○○皇后(○○为大行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或是由继任皇帝上徽号给该皇后,如明清两朝的懿安皇后及嘉顺皇后)。 当皇帝的生母不是皇后的时候,通常在她死后追尊为皇后。倘若生母出身过低,在生前就只能被尊封为太妃而非皇太后。 当一名女子为皇后时,她不会拥有任何徽号(除去前文中懿安皇后或嘉顺皇后的情形),只有在皇后升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时才会拥有徽号,或是她在当嫔妃的时期才会有徽号。

古代封建时期,较高等级的人物受封之后都有“封号”,如明太祖宁妃的封号是“宁”,宣统帝时端康太贵妃(原光绪帝瑾妃)的封号是“端康”,唐朝的黄国公李霭的封号是“黄”,等等,不胜枚举。接受封号表示接受御封并有正式地位。 古代女子地位低,一部分是只有姓氏而无封号,所以皇室里的后妃一般是冠以姓氏,例如:李妃,而不像电视剧中所说用名字,一般有名字的女子的名讳是不可以随便乱叫的,所以不可能说比如:某妃名字:倩舒,姓氏:薛,则不可能是倩妃或者舒妃,一般就称薛妃。 而我们所看到那些成“彤妃”“颖妃”“淑妃”那些其实不是她们的名字,而是皇帝赐予的封号比如说“柔”字“婉”字作为她们的封号,这是很大的荣誉,封号是不可以与名字相冲的。 在古代后妃封号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皇帝钦定的,如皇后以及清朝的皇贵妃的封号,还有太后、太妃们的封号,通常情况下,她们的封号由两个或两个字以上组成;另一种情况是妃、嫔等级制度中固有的名号,也属于“封号”。像唐初的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这四个固有皇妃等级的封号(同时也是名号)分别是“贵”“淑”“德”“贤”。显然,第一种情况的封号比第二种要尊贵得多。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已经享有名号的妃嫔有什么值得表彰的功绩,皇帝是可以赐给她们钦定封号,让她们同时拥有两个封号。对于古代的女子们来说,同时拥有两个封号是莫大的殊荣。 到了清朝,后妃的徽号和封号被同化,拥有封号(同时也是拥有徽号)对于清朝的后妃们来讲,远比前朝容易得多。只要她们博得皇帝的眷顾和恩宠,得到正式的妃嫔身份,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封号了。 嫔妃犯错被褫夺封号的,甚至可以说耻辱比降级还大。

明清时对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所上的尊号称徽号,同时对尊号与徽号加以区别。《《明史·礼志七》:“明制,天于登极,奉母后或母妃为皇太后、则上尊号。其后,或以庆典推祟皇太后,则加二字或四字为徵号。”清代的慈禧太后,其算号徽号为“慈禧端佑康颐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皇太后”。其中“皇太后”为尊号,而“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为徽号。宋代以后的元明清,上尊号的意义有本质变化,上尊号的对象已完全转变成对皇太后的尊亲之义。《明史.礼志》不再记载皇帝上尊号的礼仪,只记载对皇太后的《上尊号徽号仪》,清代也如此。这是尊号徽号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贤君明臣已觉察这是一种阿谀奉承、虚妄无实的流弊,而年幼的新帝登极,要有精神依托和支柱,便尊祟母后母妃,加上尊号徽号,且上尊号徽号还不只一次,多次累加。比如清咸丰之妃、同治皇帝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在同治即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每逢庆典,徽号累加,越加越长,长达十六字之多。由于文字过长,称谓不便,在庄严场合称全称,一般场合便仅称“慈禧”。所谓全称,是指徽号在前尊号在后一起称。 清代,皇太后的徽号还和死后的谥号有关。皇太后死后的谥号用十二字,其中要选择用生前徽号中的四字,这是清代《上尊号徽号仪》中的定制 。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2
好像庙号是给皇帝的,还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皇后没听说过。

皇帝的后妃中是不是只有皇后有庙号?
这个首先纠正楼主,女人是没有庙号的。庙号只用于死后的皇帝或者后世亦用以称父殁后在宗庙所立之木主。而对于后宫,只有尊号,徽号,谥号,封号。徽号,即尊号的别名,也就是在皇帝和后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称号。 也就是说后宫嫔妃地位高的都有徽名。皇帝去世的话,皇后一般被嗣皇帝尊为皇太后...

庙号是什么
得庙号者必是皇帝,后妃王侯都不能有庙号。唐朝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礼记》云:“祖有功,宗有德”,只是有“功”或者有“德”的皇帝去世后而入太庙奉祀的才能立庙号。自唐到清朝,则几乎每一个皇帝就都有庙号。唐宋多用庙号称呼前一任皇帝,就是带有祖和宗的称号,如唐太宗、唐玄宗...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皇帝的庙号呢?
武则天无庙号,因为皇帝才有庙号,武则天临终前被迫退位,最后是以皇后的身份过世的。她死后她的儿子不承认她是皇帝,因此只有谥号,谥号是除了皇帝之外很多人都有的,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后来在李隆基时期改成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叫什么?”这个标题看起来很矛盾,都叫她武则天了,怎么能说没名字呢?还...

皇帝的妃子成为祖辈后被称作什么
元妃和后来的皇贵妃不晋级,只是晋封为“皇祖元妃”或“皇祖皇贵妃”。如果辈分太高,根据丈夫的庙号封为“庙号+妃”,如金太祖的遗孀萧太后及其他妃嫔在海陵王统治时期称为“太祖妃”。

皇上的老婆叫什么?
叫皇后。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之后才实际执行。皇后起源 皇,远古之时,人皇居任城,其庙号...

慈禧太后为的封号为什么那么长?
这不是封号,慈禧的封号是兰和懿(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是徽号(尊号),也就是在皇帝和后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称号。一般只有太后才有。1872年(同治十一年),因为同治皇帝大婚,上徽号“端佑”;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载淳亲政...

古代皇后、太后、皇上字号问题
慈禧是徽号,徽号是尊号的别名,也就是在皇帝和后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称号。谥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孝庄是谥号(全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谥号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徽号是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

与康熙合葬的5个女人,她们分别是谁?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于畅春园驾崩,享年69岁。雍正即位后,为父亲上庙号“圣祖”,葬于景陵。康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有后妃65人,与康熙合葬的有5人,其中4人都是皇后。那么还有一个是谁?她既然不是皇后,为何又能葬入景陵地宫?一、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原配,她...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
庙号和谥号的区别,在于庙号只用于帝王,而谥号可以用作帝王、后妃、大臣。以下是年号、庙号、谥号各自的简介:1、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瞩目,司其事者索遍...

清朝宫廷称谓请安礼仪有哪些(3)
皇帝、后妃、满汉大臣和大部分内务府官员、太监,无论当面或背地都称“皇太后”。道吉祥是太监圈里流行的见面 问候语 ,皇帝、后妃、大臣们绝不会用下层太监之间的问候语去称呼皇太后。在清代,只有某些内务府低级官员才会与有地位的太监互道吉祥,以示亲近。至于“老佛爷”,这是清末一小部分近侍太监与内务府官员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