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中国画的问题

请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述宋代和元代山水画风格上的差异。

浅析元代山水画的特点
---黄公望山水画笔墨再认识(2)
元代绘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山水画艺术,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方面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后人评价元代的山水画曰:“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在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讲求法度的宋代绘画基础之上又有了重大发展。彼从宋人的重造化、重理性,转而重心源、重意象,一变院体画法森严、严紧工整的风格而为重韵致、求天趣、尚逸品的审美追求。画史所谓的“尚气重韵”,是说“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画新格局。
元代山水画不论是赵孟頫“水墨浑染点草草,绿荫环绕清高雅”的《鹊华秋色图》,还是黄公望“层峦叠章碧山青,杂木莽林气宏伟”的《天池石壁图》,或是倪云林“江上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的《江岸望山图》等,他们的作品都表现出了一种“简逸恬淡”的意境。清代画家王时敏在王翚临摹的《富春山居图》中题曰:“元季四大家皆宗董巨,各极其致,惟子久神明变化不拘守其法,每见其布景用笔于浑厚中仍饶逋峭,莽苍处转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廓,意味无穷,故学者罕窥其津涉,独石谷妙得神髓……”(《西庐画跋》)。元代黄公望、王蒙、倪云林、吴镇四大家,深受赵孟頫“古意为尚”审美理论的影响,皆以董巨起家成名,或以“简劲浑朴”,或以“苍茫繁密”,或以“恬淡疏寂”,或以“浑厚华滋”而独行天下。黄公望深得赵孟頫真传,他的作品“精通造化,笔尽意在;水墨纷纷,浑润古雅”。他继赵孟頫之后,将董巨山水推向山水画的正脉,改变了院体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山水画的一代风貌。
一
黄公望(1269---1354年),杭州富阳人。据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记载:“乃陆神童之次弟也,系故苏琴川子游巷居,髫龄时,螟蛉温州黄氏为嗣,因而姓焉。其父九旬,方立嗣,见子久,乃云:黄公望之久矣。”黄公望本姓陆,他是过继给黄家,其父亲年愈九十得子,因起名“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大痴道人,晚年号井西道人。幼年聪明过人,有神童之目,经史九流之学,无不通晓。擅工诗文,精通音律,长于山水。
黄公望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灭亡,北方的蒙古族入住中原,建立了元政权。青年时代的黄公望还是豪情壮志,想成就一番事业,在政治上能一展身手,但元代没有科举考试制度,当官必须经人推荐,先有一般的小吏做起。据《录鬼簿》说:“先充浙西宪吏。”《无声诗史》说:“浙西廉访使徐琰辟为远椽。”是说黄公望直到中年的时候才得到一位叫徐琰的赏识,后在浙西廉访司充当书吏。《梧溪集》说:“尝椽中台察院。”(《梧溪集》卷四《题黄大痴山水》诗注)黄公望后来又到大都御史台下属的察院当书吏,经理田粮。他的上司张闾是一个贪官,为官期间,“贪刻用事,富民黠吏,并缘为奸。”使得当地的人们不得安居乐业,于延佑二年九月逮捕入狱,黄公望也因此而受到牵连,被诬下狱。当时他已年过半百,对吏仕途心灰意冷,他在狱中曾写诗云:“世故无涯方忧忧,人生如梦竟昏昏。何时再会吴江上,共泛扁舟醉瓦盆。”这说明黄公望一生的经历也非常坎坷。本想为国效力,但因仕途不得意,从此他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山水。据李日华《六研宅笔记》说:“陈郡丞尝谓余言,黄子久终日在荒山乱石丛木深槺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又居泖中通海处,看激流袭浪,风雨骤至,虽水怪悲诧,亦不顾。”《海虞画苑略》说:“尝于月夜棹孤舟,出西郭门,循山而行,山尽抵湖桥。以长绳系酒瓶于船尾,返舟行至齐女墓下。率绳取瓶,绳断,抚掌大笑,声振山谷,人望之以为神仙云。”也正因为这“失意后的惘然”的心境,也养成了他有时磊落不羁,有时“每月夜,携酒瓶,坐湖桥,独饮清吟。酒罢,投瓶水中,桥殆满。”忽忽忧忧的性格,也因此使得他命中注定是一个出众、狷介的画家,而不是其他。“子久工诗文,山水以北苑为宗,而能化身立法,气清而质实,骨苍而神腴,淡而弥旨,为元季之冠。”黄公望的山水画被列为“元四家”之首。他的后半生基本上过着“仙云野鹤”式的生活,后来加入了新道教。在云游的日子里,也经常和倪云林、王叔明、吴仲圭、曹云西等大画家相聚,切磋绘事,相互题赠。他一生云游四方,居无定所,是“终营狡兔谋”之境。晚年的他,因爱武林湖山之美,曾结庐于杭州的萧箕泉,最后死于杭州,年八十六岁。他少时博才多学,胸怀大志,中年后绝意仕途,归隐山林,醉心绘事,终成享誉千秋的画家。
二
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说:“大痴画格有二:一种作浅降色者,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种作水墨者,皴纹极少,笔意尤为简远。”“近见吴氏藏公《富春山居卷》,清真秀拔,繁简得中。”说明黄公望山水画表现手发纷繁多变。传统中国画是“山水画居首”,山水画是“水墨为上”。黄公望一生最突出的成就是对“水墨纷纷”的董、巨山水研究,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山水画“峰峦浑厚,浑厚华滋。”形成其绘画特色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他“博古通今,”“师法传统”。
一方面他“感悟自然”“师法造化”。
最后,再加上他传奇而曲折的人生阅历、修养,从而使得他的山水画百代标程。他是赵孟頫的入室弟子,因赵“力拒近世,”“托古改制,”主张师法北宋,上追晋唐,尤推董、巨,明代董其昌说:“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所以赵孟頫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他醉心董源、巨然,而力追二米、荆浩、关仝、李成等笔意,又加入自己心思的一番功夫熔炼。黄公望又特别重视体味“自然造化。”“常于道路行吟,见老树奇石,即囊笔就貌其状;凡遇景物,辄即模记。”他一方面注重“古人之理法,”另一方面注重“自然之理法。”观察自然,心摸手记。他根据自然观察,说:“树要四面俱有杆与枝,盖取其圆润。”“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相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逊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他“饱游饫览”,“ 囊括万象”, “胸中富有丘壑。”他“住庵、打坐、降心、炼性,”“心静意淡,空纳万象。”造出了“千千奇韵,”将自然景观变为画面景观,将眼中的“第一自然”变为“心中的第二自然”。
“黄公望师董巨,汰其繁皴,瘦其形体,峦顶山根,重加累石,横其平坡,自成一体”(《中国绘画史》),《富春山居图》是他晚年的一幅代表作,这幅作品足以代表了他艺术的最高水平,作品中几乎没有“渲染,”而仅具“勾皴轮廓”,可用一个“写”字概括。此作属一幅长卷,长636.9厘米,高33厘米,表现了连绵不断的山峦,一望无际的江水,水墨浑润纷纷,意境开阔辽远,草木苍莽烂漫,树木奇异纷繁。以干而枯之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从作品的表现足以可以联想到赵孟頫对这种手法的开创和引导作用,他力推北宋,宋代绘画的法度森严,笔精墨妙,已开文人画之端,元代绘画更突出了“抒情寄兴”,“尚气重韵,”充分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它更注重感情的宣泄,更注重形而上的追求。黄公望此图不徒以形似为足,而重“理趣神韵,”重“笔法多变”重“笔墨融合”重“草篆奇籀”。他在笔法方面变宋人质实为虚灵,变刚劲为圆润,多用渴笔、积墨的干笔皴擦,笔势侧中寓正,画面山淡树浓,意满柔和。此图历来为传世之宝,可惜被烧留一半,后人称之为《剩山图》。他的另一幅作品《九峰雪霁图》,则表现了他不同与前者的表现手法。此图是他画雪景的代表之作,图中九峰耸立,巍峨挺拔,主宾相让,溪水潺潺,断崖伏岗,丛林结屋,表现了一种“清静阔远,仙幽雅逸”的境界,并题:“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山水,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之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在绢本上用淡墨渲染,山石景物用淡墨勾形,多变笔意略皴,用淡墨晕染天空,积雪山峰自现,使得画面寒气袭人,萧瑟荒远。从黄公望的《山水诀》中,不难看出他对董巨和李成的山水的醉爱,但从他的作品总体看,他的画得赵孟頫之“骨意,”得二米之“韵味”,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对传统与造化进行“生化,”进而脱变为“浑厚潇洒,淡逸柔和”的个人风貌。
三
黄公望的山水画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极高,自元以后,凡有山水画的地方,皆有他的巨大影响所在。元代以前,多用湿笔,谓之“水墨晕章,”而元季四家,全用干笔,黄公望“皴点多而墨不费,设色重而笔不没,游移变化,随管出没,而力不伤,是其用干笔之因。”南宋李、刘、马、夏之后,山水之变,始于赵孟頫,成于黄公望,他继赵之后,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陈陈相应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黄宾虹说:“子久山水全宗北苑,间以二米法。”“墨中有笔,浑厚华滋。”清人钱杜:“至元,大痴、仲圭一变为简率,愈简愈佳。”明人董其昌说:“黄子久学北苑。”“从北苑起祖。” (《画禅室随笔》)是说黄公望宗北宋之法,又删繁为简,他的变革观点是与赵孟頫“托古改制”的观点一致,他着意于董巨、二米的研究,尤推董源,创“浅降法,”使 其作品水墨披纷,苍率潇洒,境界在赵孟頫之上。
倪云林题黄公望画云:“本朝画山林水石,高尚书之气韵闲逸,赵荣禄之笔墨峻拔,黄子久之逸迈……” 黄公望的画名在当时就非常高,“元四家”中的吴镇、倪云林、王蒙皆以师法黄公望而名。到了明、清两代及之后,几乎有大痴垄断了山水画坛:“明四家”、“金陵八家”、“四王、”“新安四家、”等诸家及其传派都深受其影响。
黄公望的山水是描摹的他的“胸中丘壑”,这胸中丘壑是太湖一带的客观山水糅合他的主观情趣共同铸就的。所以他能够师法董巨、二米而擅出蓝之誉,亦扫地无余。他的山水画审美意味呈现出一种“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特点,他使传统水墨写意的技巧发展趋向完美,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抒情达意”的文人画的高境界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中国国画为我国的国粹之一,国画讲究哪些技法?
1. 国画技法讲究笔法,笔法不当则难以体现国画的精髓。2. 国画是中国国粹之一,创作时需用毛笔,以特定的笔触和墨法来展现画面的美。3. 国画历史悠久,距今已有5000年,因此备受人们熟知和尊崇。4. 国画最初以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为主,这些题材至今仍是国画的重要分类。5. 人物画以人为主题,历史...

我国古代绘画的表达方式问题?
我国古代的名画家,留下来的国宝中,不乏你提出的问题。即一部份体现了透视的规律,而另一部份又不符合现实中的透视视觉规律。后来国画研究和国画评论家们,将这种现象,叫做散点透视。对于这种全局有透视而局部有正视或反透视现象规划为中国画古代作品的特点之一。很多时候,还以此来判别真假古画呢。这既...

中国画讲究的是什么?为什么古代画家强调“气韵生动”?
从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艺术家的表达和理念。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能够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精神体验。中国功夫强调的“气”是所有技艺的核心,而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也是意境,强调自然的美。“六法”是南北朝时期谢赫提出的艺术理论,包括生动活泼的魅力、骨法笔、实物象形、按类配色...

中国古代绘画的认识
中国画,又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自成体系于世界美术领域。其技法形式包括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设色又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等几种。绘画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二、绘画发展 ...

古代中国画,一个重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有几千年美术史,不同时期的国画在特征上不尽相同,是人们的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中国画诞生的时间非常早,差不多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距今至少已有7000多年历史。6000多年前生活在今天西安东郊的半坡人,就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美术修养,他们会用天然彩色矿石,在陶器胚胎上画出花鸟鱼虫的图案,...

古代画家为什么强调绘画要以“气韵生动”为主?
不只是中国画讲究气,中国古代画家强调气,气在中国很重要。中国功夫天下闻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有气功,各门各派对此都是最高的追求,而得气者得天下,大文人有文气,大英雄有英雄气。气韵,不只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而中国画最高的追求就是意境,自然气韵也是要强调的。国画六法是南北朝...

《中国人名》中国画的重点是什么?古代画家为什么强调「传神」?_百度知 ...
中国画的最高追求是意境,自然的神韵也要强调。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艺术理论家谢_提出了中国画六法。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悉,他观察力敏锐,文字功底深厚。所谓“六法”,指的是六个方面:传神神韵、用笔骨绘、物的象形表现、色彩的阶级分布、商业地位、传承性和转移性。著名山水画家郝静也...

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1、自然与人文 古代中国画中,意境常常以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和文人雅士的生活为基础。艺术家通过描绘自然的山水、花鸟、江河等元素,以及人物的姿态、情感和气质,追求塑造一种内外兼合的意境。2、超越现实 古代中国画中,艺术家常常通过夸张、抽象、隐喻等手法,超越现实的表象,展现出内心世界的表达和精神...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书画
然而,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课程的安排没有强调中国古典哲学观念的教育,这使得欣赏中国画受到了一定的障碍,加之我现在的知识结构也还很欠缺,所以只能浅析历代的“画论”和各个时期的“评画标准”来作为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理论。第一章 中国画的现状与文化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

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一些问题 大家帮忙
汉代美术的题材分为三类:现实生活、历史的和传说的人物故事、神话及关于自然现象的传说。 表现现实生活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占最大数量。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陶质明器,表现了战争、宴饮、乐舞、车骑、狩猎、庖厨和一些生产活动(渔猎、牛耕、收获、煮盐、制车、炼铸等)。并创造了各种真实生动的人物及动物艺术形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