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会超常规模的旅游人流,对上海交通、往宿等接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细分世博会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就上海旅游交通、饭店床位、餐位、旅游公益设施及旅游吸引物的配里作出合乎科学的建议,这对世博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对世博会的成功举行都将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世博会设施;交通;床位;吸引物;配置
2010上海世博会是一次集会展、商贸、观光于一体的盛大国际性活动,除了展馆建设、展会招展及展览布置外,其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市场促销、会展服务、观光游览接待等皆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精彩的世博会离不开上海及“长三角” “世博圈”旅游业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在此,我们主要对服务于世博会旅游者的相关设施作一初步探讨,为世博会旅游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一、旅游服务设施配置的市场分析
服务设施是为市场而配置,因此,建设世博会旅游配套设施,应首先分析将来参会的旅游者情况,尤其要厘清其不同旅游流向、交通需求、食宿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服务设施的配置规划。
经预测,2010上海世博会将有7200万左右的中外参会游人览流。参照国际历年世博会的市场结构,结合上海近年来的旅游市场消长规迹及上海周边地区乃至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潜在旅游人口基数,2010年世博会7200万游客的市场空间分布为:上海市1188万人次,占16.5%;包括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等市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2880万人次,占40%;江苏、浙江两省的“长三角”之外地区及安徽省1080万人次,占15%a;全国其他省市1800万人次,占25%;根据上海市旅游委编《上海旅游统计》,由近几年上海入境旅游年增长比例,推算未来7年来沪入境旅游人数将以年增10%的速度递增,以2001年200万境外游客计,2010年上海入境旅游者约达到500万人次,其中50%左右的旅游者将入世博园参观游览,也即入世博园的境外游客是250万次,占整个世博会旅游市场份额的3.5%.
分析上述市场结构可知,旅游配套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近6000万来自外地或境外的旅游者。这6000万境内外游客,他们需要有快捷的旅游交通,有相应的游览空间及与世博园相伦比的旅游吸引物,有国际化的咨询、救援服务等。世博会游客中的大部分将会在上海逗留过夜,只有两种人不必提供住宿服务,一是1000万左右人次的上海市区参观者,二是“长三角”的部分游客,由于到时该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的开行,一日游的实际有效游览时间、游览内容几与今日二日游相等,加上上海为熟游之地,故40%的“长三角”游客,约1000万人次有可能是一日游者。因此,世博会所要考虑的是5250万左右的中外游客的住宿问题。
二、旅游交通配置
交通是实现旅游流空间位移的基础设施。直面因世博会蜂拥而至的中外游客,需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部门优化运力资源,提高通达程度,快捷、安全地输送游客,确保游客于世博会期间进得来,出得去,并可真正实现“长三角”旅游资源与服务设施的有效共享。
1.开行旅游列车与城际轨道列车
快捷铁路交通对于吸引中远距离旅游者,疏散世博期间高峰人流的食住压力,共享“长三角”旅游资源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上海有关方面应积极组织或参与对铁路交通硬件实施新一轮的“改朝换代”,建设沪宁城际轨道、沪杭城际轨道交通及京沪高速铁路。并于世博会期间增开旅游列车,提高上海与国内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车次数量、行车密度,以实现“长三角”区域内及远距离游客来沪旅游的便利化、快捷化。
2.增开旅游包机
旅游包机是解决远距离规模旅游人流的重要交通方式。在世博会期间,争取更多的包机航线,对国内外主要旅游客源地实行包机旅游业务,既可以作为对普通航空客运业的补充,又能最大可能地拓展旅游市场,为世博会带来更多的旅游人流。为此,上海应在总结旅游包机实践的基础上,成立旅游包机公司,做好包机市场的开发与促销工作,做大旅游包机市场。
3.增设旅游专线,改善旅游交通工具
近年来,上海串联市区、郊县及邻近地区的旅游专线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上海与邻近地区互为客源地提供了新的交通保障。为方便世博会游客到上海周边地区观光,也给周边来沪参观世博会的游客以更大便利,上海应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专线,确使上海与“长三角”主要景区之间都有旅游专线车直达。同时,加快旅游汽车的升级换代,大力发展“大容量、高科技、低排放、舒适化”的新型旅游车。旅游车具备符合人体生理的舒适的空间及座位,讲究造型、色彩,并能接收移动电视,通过电脑动画、图像声音等动感界面,赋予游客更多的“人文关怀”。
4.发展游船旅游
游船作为一种旅游交通工具,它既是对陆路、空中交通的补充,又能在食宿“峰谷”时起到“削峰”作用。上海临江傍海,水运交通应是世博会旅游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要为世博会创造一个发达的水运交通网络,一是充分挖掘内河客运潜能,培育壮大至南京、镇江、南通、扬州、芜湖、九江、武汉、宜昌、重庆等地的游船航线。二是积极开辟海上交通,除了发展至宁波、舟山、温州、连云港、青岛、秦皇岛、大连等近海国内游船业务外,尤其要重视国际游船业务,争取更多的重量级邮轮来往上海。并加快建造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洋山国际游船码头。
5.实现各类交通线路及其与旅游点的“无缝对接”
为快速、方便地疏送世博会游客及其利用周边地区的旅游接待资源,应建立完善的上海与“长三角”各城市、主要景区之间的旅游交通网络。实现旅游点与交通干线,旅游点与中心城区,旅游点之间的“一体化交通”;上海市区则要实现公共交通与世博园、与旅游景点的“无缝对接”,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零距离换乘”,以给世博会游客一个便利化、“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三.饭店食宿设施配置
1.世博会期间床位需求数预测
世博会期间的床位需求数,包括届时入园参观的国内游客住宿数、不入园参观的国内游客住宿数、境外游客住宿数,此外,尚须考虑部分游客单人租用标准房等因素。用下列公式:
C=[(J×D÷T)+R+R']×(1+B)
其中:C一世博期间日床位需求数
J一世博期间境外游客住宿数。据推测,届时来沪的境外游客将达350万人次(包括不入世博园者)
D-境外游客在沪逗留天数,约3. 8天/人次
T-180天世博会会期
B-预测将有30%左右的游客单人租用标准间(双床间)
R'-约1000万不入世博园的国内游客日入住数5.55万人次
R-国内入园游客日入住数
国内游客占到整个世博会过夜者的80%以上,测算不同住宿率下5000万世博会国内游客床位需求数至关重要。世博会期以180天计,如果每位参观者在上海住宿一夜,则平均每天共需27.7万张床位,这是客房需求的极低数。根据对历年来沪国内旅游者的逗留天数分析,参观世博会的游客中肯定有不少会逗留两晚,因而所需床位要远远大于27.7万张。如果,70%的人住宿一夜,30%的人住宿两夜,则平均每天需36.1万张床位;60%的人住宿一夜,40%的人住宿两夜,则平均每天需38.8万张床位;50%的人住宿一夜,另有50%的人住宿二夜,则平均每天需41.6万张床位;40%的人住宿一夜,60%的人住宿二夜,则平均每天需44.4万张;30%的人住宿一夜,70%的人住宿二夜,则平均每天需47.2万张床位。
事实上,我们不能不考虑旅游的高峰期,尤其要考虑非公务旅游者的出行往往会以周末双休日作为其外出的核心时间。世博会旅游流也是如此,它将主要集中于6个月会期的周末。这里,我们根据不同住宿率下的总过夜人数及其周末过夜数所占比例,得出世博会期间每周周末过夜人数。周末以两天计,对于那些周末在上海逗留两夜三天者,每个人选择的具体过夜时间不可能一致,因而将出现三种错位过夜模式
如果我们选择三种较有代表性的国内入园游客床位需求数:平均每天39.3万张、周末高峰平均每天63.75万张、周六次高峰57.29万张。运用上述公式,可计算出较符合实际的上海于世博会期间的床位日需求总数,分别是:67.9万张、99.68万张、91.28万张。
2.客房供求平衡措施
根据上海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及上海饭店自然增长规律,到2010年,上海市各类接待设施的总床位数约为40万张。这仅相当于世博会期间实际市场所需的一半左右。解决世博期间客房的短缺,成了上海世博会接待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会期的有限性,上海不宜为一个时期的高峰旅游流配足供给资源,在共享并优化配置“长三角” “世博圈”内饭店存量资源的同时,上海对新建饭店应实行总量控制、适度建设的政策,以尽可能地避让超常规模投资所带来的风险。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各种条件,我们可采取以下办法来缓解世博会期间对客房的“过度需求”:
(1)利用沪宁、沪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共享“长三角”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扬州、南京、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群的饭店接待能力,疏散其中20万左右的游客到上述城市住宿;
(2)除了上海饭店自然增长外,适当再增建5-8万个床位,使2010年上海床位总数达到45-50万个。新增床位应充分满足21世纪我国大众旅游市场的需求,以中低档为主,高、中、低档客房呈现2: 3: 5的比例结构。其中,尤其要充分考虑经济档客房的比重。
(3)多渠道开设新的住宿场所,如汽车营地、野营帐篷、汽车影院等一系列的简易住宿设施,以尽可能多地妥善安置可能出现的瞬时“井喷”人流。
(4)利用各类游船、影院、浴室等存量设施,解决部分旅游者的住宿困难,开创普通消费与住宿消费合二为一的新模式。
3.餐位需求及配置
根据世博会游客量及其餐饮消费档次,可用下列公式计算餐位需求:
C=YL/R
其中:C一餐位数;
Y一每天游客人数(人/天)
L一到访游客的就餐率(%)
R一平均每餐位接待人数
7200万人次的世博参观者中,平均每天人流为40万左右,预计游客在世博会及其周边地区的就餐率为85%,平均每餐位接待1.6人次。由此推算出世博园地区所需配置餐位数21.25万个。如果按上述每天平均人流来计算,上海各饭店所配置的餐位就已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但是,我们必须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高峰人流的餐饮供应,二是游客在世博园内游览就近就餐的需求,三是大多数游客因限于消费水平所需要的快餐盒饭供应。解决办法就是在世博园内增设临时性餐位,如餐饮大篷车、临时餐厅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将承担大部分入园旅游者的餐饮需求,是世博会最主要的供餐设施。为此,世博会期间应吸引上海市各饭店、餐饮企业增设一批临时餐连锁店、餐饮大篷车,供应快餐,以解决餐饮的短缺需求。临时餐厅或大篷车可设置在世博园的各出入口附近,也可利用展馆内的可用空间,搭建临时甚至永久性餐饮设施。
四、旅游公益服务设施配置
设置相关公益服务设施,为旅游者,尤其是自助旅游者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旅游服务,是打造世博会良好旅游环境的重要基础。
1.按国际规范建设旅游咨询中心,创办声讯旅游服务
上海应在已有22个旅游咨询中心基础上,于主要街区、景区、机场、车站、码头及世博园内增设咨询中心(点)或自助“触摸式旅游信息系统”。所有旅游咨询中心的外部形象、服务内容都应国际化,如国际通用“i”标识,免费提供旅游宣传资料等,并能使用多种外语服务。并建议创办如“114”之类的旅游咨询声询服务,消除咨询中心的时空障碍,更好地服务旅游者。
2.设立旅游救助中心
建立和健全旅游紧急救援系统,确保世博园及上海旅游景区点的社会治安、交通疏导与安全、卫生防疫、紧急救援工作的及时进行。旅游救助中心及110, 120报警等救护系统要适应国际旅游需要,增强外语受理紧急事宜的能力。
3.创办旅游志愿者服务中心
为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世博园及全市所有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特色街区都应设立志愿者服务中心,成立“红帽子服务队”,为旅游者免费提供存物、代寄邮件、代转交礼物、行李手推车出租、婴幼儿临时照料、婴儿车出租,并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周到的服务。
五、旅游吸引物建设
2010上海世博会展旅游的炽盛,离不开各类旅游吸引物的辉映与支撑。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红花尚需绿叶配”,各类吸引物争奇斗艳,其浓荫“绿叶”更印衬了世博会这朵硕大“红花”的娇美无比,使上海城市旅游吸引力倍增。
1.打造黄浦江水系旅游品牌
开发上海水域旅游资源,形成以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城市建筑、城市基础设施为主的水系景观。尤其要做好外滩源的保护性开发,以复其旧观为上策,慎用将外滩源按所谓“餐饮区”、“娱乐区”、“商业区”之类的“异化”开发政策。为满足旅游者的求异需求,对外滩源旅游观光进行功能性的开发,主要是配全景观说明牌,提供必须的相关服务设施与服务内容,使外滩旅游资源利用时间由目前的日8小时增至12、16小时。同时,对黄浦江市区段实施全线亮化工程,在两岸楼宇建筑物的灯光布局、色彩、造型、动感等方面下功夫,以改变黄浦江夜景残缺不全的现局,使黄浦江夜景更加夺目光彩。
2.建设大型主题公园
上海自开埠来就以“开天下风气之先”为最大特色,其文化娱乐精彩纷呈,是上海最具活力的表现之一。为再塑上海昔日之风采,上海应重拳出击业已衰落的娱乐业,重点建设环球影视城、Fl国际赛车场、跑马场等一批重量级主题公园,全力推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娱乐项目。
3.辟建特色旅游街区
旅游街区具有专业化、集中化、便利化之特点,为中外旅游者所青睐。上海一方面应做强、做优如南京路购物街、新天地石库门文化街等具有国际品牌的特色街区;另一方面则努力开发一批新的旅游街区。其中,尤要着力建设几个有着强烈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街区,全天候表演旅游剧(景观剧)、时装剧、歌舞剧、杂技等节目。并有选择地引进象巴黎“红磨坊”之类的著名表演艺术,打造雅俗共赏的文化广场,丰富都市旅游产品。
4.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新的旅游吸引物
上海传统人文与自然资源先天不足,但引领时代潮流的城市建设,为上海塑造了一代代都市风景线。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等许多城市工程、楼堂馆所成了上海新生代的旅游吸引物。为将上海打造成魅力无限的旅游名城,上海在配合世博会进行的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旅游效应,尽可能地赋予其旅游功能,包括工程造型、服务设施设备与旅游项目的配置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