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举出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例子

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请你举出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例子。(写清朝代、称谓、事例

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

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唐太宗听完之后深以为然,摆正了自身的位置,以历史为镜子,虚心治理朝政。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及时提出,从不考虑后果。魏征死,太宗伤心的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所谓主明臣直,他们是互相成就的。

扩展资料:

唐太宗的功绩

1、政治上,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2、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3、军事上,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4、思想文化上,注重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5、民族关系上,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藩友好。

唐太宗是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

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太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战国:齐桓公与管仲
齐桓公能听鲍叔牙的建议,任用仇人管仲为相,心怀可谓宽广。 管仲能够尽心辅佐,提出“尊王攘夷”建议,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可谓忠心。

战国:齐威王与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典型的善于进谏,讲究方法的事例。

三国: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够用人不疑,处处听从军事安排。诸葛亮呕心沥血,也成楷模。

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及时提出,从不考虑后果。魏征死,太宗伤心的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所谓主明臣直,他们的清明是互相成就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03
魏征(580年—643年)唐初政治家、雄辩家。官至光禄大夫。魏征为人耿直,有胆有谋。曾辅佐唐太宗十七年,为谏议大夫。说健情真意切,语出肺腑,旗帜鲜明,穷言不烦,雄辩有力,深得唐太宗信任,被誉为“一镜”。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宽仁天下”等主张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
魏征言辩的特点是:① 立足当前,以古为鉴。魏征说谏常常是面对现实,以古论今,对皇帝很有教正作用。② 围绕焦点,反复谏述。魏征谏言的核心,归纳起来是人君如何求谏和择官用人。他认为“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因此,他常常提醒唐太宗要“兼听”。为了达到目的,他旁征博引,反复谏述,令太宗折服。
③ 直言激切,坦诚以照。魏征进谏皇上立足于国计民生,心怀坦荡,言辞恳切,十分诚挚。能做到犯而有诚,直而不暴。以至唐太宗自己也说:“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中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第3个回答  2010-06-03
商代比干,子姓之后,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也是林氏的祖先。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3岁。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唐朝房玄龄、杜如晦
明朝之杨继盛
春秋之介子推
第4个回答  2010-06-03
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的,唐太宗李世民,和直言进谏的魏征。

请你举出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例子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够用人不疑,处处听从军事安排。诸葛亮呕心沥血,也成楷模。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及时提出,从不考虑后果。魏征死,太宗伤心的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所谓主明臣直,他们的清明是互相成就的。 本回...

请你举出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例子
唐朝 唐太宗和魏征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 但有更多的谏难.纳谏更...
一、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正面例子: 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他多次上书劝谏唐太宗,特别是贞观十一年,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在这篇奏疏中,他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治国之道,要求唐太宗牢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这些话没有胆量是说...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 但有更多的谏难.纳谏更...
1、邹忌以妻因为偏爱自己、妾因为害怕自己、客因为有求于自己,都说自己比城北徐公美。邹忌从中悟出自己受到了蒙蔽,从而想到齐威王受到了宫妇左右、大臣、百姓的蒙蔽,比自己更严重,于是建议齐威王广开言路,最终使得齐国在政治上战胜别国。2、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

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有哪些
3、三国: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够用人不疑,处处听从军事安排.诸葛亮呕心沥血,也成楷模.4、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及时提出,从不考虑后果.魏征死,太宗伤心的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所谓主明...

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有哪些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典型的善于进谏,讲究方法的事例.3、三国: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够用人不疑,处处听从军事安排.诸葛亮呕心沥血,也成楷模.4、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即使魏征大庭广众下责难他也能虚心接受.魏征也能刚直不阿,看到皇帝不足,及时提出,从不考虑后果...

我国历史上
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就是魏征和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具体的例子,很简单,就是李世民爱玩,魏征劝谏他,虽然语言比较犀利,但是李世民还是接受了。难谏、纳谏更难的就有古时的比干劝谏纣王行善,纣王不听还杀了比干。详细的 正例:公元630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进谏难,纳谏...
商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 海瑞,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

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
如果说这一次伍子胥只是自己进谏未被采纳的话,及至而来围绕越国的屡次进谏则是其耿直性格再鲜活不过的表现了。《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越王勾践从会稽回国七年后,又“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

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有哪些
唐朝:魏征--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