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谥号问题

清代谥号特别是像文“文正”、“文忠”、“文恭”、“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有很多特例,具体说说。
首先谥号中有“文”必须是翰林出身,但是有三个特例一是乾隆朝兆惠,二是左宗棠。兆惠笔帖式出身,但为乾隆二十六年殿试阅卷大臣,有以武为文之意;而左宗棠是乡试搜遗第一之事;三是福康安,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而三人人同谥号“文襄”。
其次就是特例,比方说“文成”清代只有一人,就是阿桂,而且是紫光阁图录第一。“文正”非皇帝特旨而不能定,一般为帝师如:朱圭、杜授田、李鸿藻、孙家鼐。还有就是“文襄”,到咸丰后必要皇帝特旨才能定,清代《文宗实录》说“文武大臣或阵亡、或军营积劳病故而武功未成者,均不得拟用襄字”,这样只有特旨才能谥号“文襄”,左宗棠也是因为收复新疆被光绪皇帝特旨谥号“文襄”的。
再次满族人官员以谥号“文靖”为殊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07
“文”原则上只赐给入过翰林的大臣,但偶尔也有例外(左宗棠)。

文正:由于朱熹谥号为此,故而在清代为文臣最高荣誉,不允许出现在内阁提出的候选名单中,只能由皇帝圈定,总共只有八人得谥。最著名为曾国藩。

文忠:传统谥号中最佳,在清代仅次于“文正”。李鸿章、荣禄得谥。

文恭:通常赐予恭顺听话的大臣,属于中上档次。

文成:成就大功业可得,相当好的谥号,明王阳明,清阿桂得谥。

文端:通常赐予理学家和为人方正的大臣。

文恪:不是太好。

文襄:开疆拓土的大臣可得,著名的有洪承畴、福康安、左宗棠。
第2个回答  2010-02-07
只有通过科举当官的才能用“文”,只有一品官员死后有资格上谥号,文正清朝一共就8人,文忠十几人,文襄要求有战功

清代谥号问题
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有很多特例,具体说说。首先谥号中有“文”必须是翰林出身,但是有三个特例一是乾隆朝兆惠,二是左宗棠。兆惠笔帖式出身,但为乾隆二十六年殿试阅卷大臣,有以武为文之意;而左宗棠是乡试搜遗第一之事;三是福康安,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而三人人同谥号“文襄”。其次就是特例,比方...

清朝皇帝谥号为什么这么长
每一个大行皇帝的谥号都是由下一任皇帝起的,谥号的字数清朝为21、23、25字,最多25字。就是一些褒义词的堆砌。清代帝后谥号的基本格式为:褒扬语加总谥号,而帝后谥册、谥宝上,往往在谥号前冠以庙号,即庙号加褒扬语加总谥号。比如,乾隆帝庙谥号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

清朝皇帝谥号 为什么这么长?
因为清代将前朝谥法制度加以承袭修改,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规范的谥法制度。清代帝后谥号的基本格式为:褒扬语加总谥号。而帝后谥册、谥宝上,往往在谥号前冠以庙号,即庙号加褒扬语加总谥号。关于帝后谥号的最终字数,清代有严格的明确规定。嘉庆时,鉴于太祖努尔哈赤尊谥已加至二十四字,太宗文皇帝、世...

谥号的高低问题
你所说的谥号以文正最高,是清朝的规定,其下是文忠,文襄.文恭、文成至于宋和明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高低之分就不清楚啦.不过,谥号也要与一个人生前的功绩和主要经历对应.张居正死后谥"文忠",好象是与他生前作为是相应的谢谢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0 展开...

清朝所有皇帝的年号,庙号,帝号?
1、努尔哈赤——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2、皇太极 —— 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3、皇帝顺治——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4、皇帝康熙——名"玄烨",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5、皇帝雍正——名"胤禛",庙号...

清代官员世后的谥号
清代谥号文正。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好像都是汉人~~~ 很神奇啊 文忠 凡是谥为文忠的大臣,都是真正实心为朝廷办事的,受人尊敬的,比如李鸿章、林则徐、文祥、胡林翼、荣禄。文襄 有武功的大臣可以谥为文襄,典型...

清朝大臣的谥号从大到小?
清朝大臣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

清代官员的最高谥号是什么
文”这个谥号,所以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能冠“文”字谥被视为很高的荣誉。多数都是战功赫赫者,或是官至大学士且相当得宠者,或是本身爵位很高且有一事实上政绩者最好的谥号就是文正,这是作为一名大臣身后的最高追求,所谓正,主要还是讲究品行操守,正色立朝,德被后世。清代谥号文正。

古时臣子谥号?
最好的谥号就是文正,这是作为一名大臣身后的最高追求,所谓正,主要还是讲究品行操守,正色立朝,德被后世。清朝第一个文正是康熙年间的理学名臣汤斌,最有名的是曾国藩,还有像刘墉的父亲大清官刘统勋。帝师一般都是道德的楷模,又受皇帝的尊重,所以可能被谥为文正,比如朱圭和李洪藻。曹振镛是典型...

清朝皇帝的年号,死后的谥号。
清朝共12帝,年号、谥号分别如下: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 神功圣德 肇纪立极 仁孝睿武 端毅钦安 弘文定业 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