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国的拿破仑”。他13岁就继承了秦国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开始了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涯。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接着他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他50岁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台”(今河北巨鹿县境),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关于秦始皇本人,历史上却一直颇多争议。公元之前,他就受过贾谊的责难。到了近代,他既受过章炳麟和萧一山的恭维,也遭到顾颉刚和郭沫若的批判。
影片《荆轲刺秦》中由李雪健扮演的秦始皇给观众留下了一个身形猥琐、身体孱弱的形象。而影片《英雄》中由陈道明扮演的秦始皇则给观众留下的是一个高大威武、仪表堂堂的形象。其实,这两种形象正好代表了史学界关于秦王外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长相之谜:身形猥琐还是高大英武
在《秦始皇本纪》中尉缭说:“秦王为人,峰准,长目,挚鸟膺,挚,豺声。”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膺”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
而史学界大部分专家认为,秦始皇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翦伯赞先生曾推断,秦始皇的相貌应是相当漂亮的。
那么,秦始皇到底是英武潇洒还是身形猥琐呢?北京大学历史系、秦汉史专家刘华祝认为,关于秦始皇的长相,历来文献记载较少,但在《纬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纬书》相当于汉代的经书,早年我国没有发现,八十年代末期才从日本运回。
《纬书》中的《易纬》、《春秋纬》和《礼纬》中都有关于秦始皇的记载。从这些书中,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秦始皇长相的全貌。他“虎口”、“日角”、“隆准”、“长目”、“鸷鸟膺”。虎口,就是说他的嘴巴张得像老虎的嘴巴;日角,就是说在他的两眉之间有一块鼓起来的骨头,史书上的汉光武也是这样;隆准,就是鼻子很高;长目,就是说他的眼睛细而长,很像我们现在西北一带的人;鸷鸟膺,是指胸骨突了出来,应该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鸡胸。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根据《礼纬》的记载,秦始皇的个头特别高,有八尺六寸,相当于今天的一米九八。他的腰围是七围。关于围,现在有几种解释,有人认为合抱为围,有人则认为一尺为围,也有人说五寸为围。当时的一尺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七寸。如果是五寸为围,那么秦始皇的腰为三尺五寸,那么就太细了。刘华祝认为,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一尺为围则较为可信。根据现在的尺寸,秦始皇的腰围应相当于今天的四尺七八。刘华祝说,秦始皇这样的一个形象,在今天看来,毫无疑问是非常的高大威武。
二,身世之谜:是不是私生子
众所周知,秦始皇姓赵,史学界有关专家认为,秦始皇生于正月,故起名为正,古代通政,因此写作政。至于为什么姓赵,有人指出秦始皇出生在赵国,古代有以出生地为姓的习俗。也有专家认为,秦始皇为什么会姓赵,是因为赵姓与嬴姓是同一宗,赵姓是嬴姓的一个分支。
秦始皇不仅有赵姓之说,还有人认为他姓吕,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史记》记载,嬴政的父亲子楚在赵国做人质时,当时赵国的政治投机商吕不韦钻了秦国宫廷的大空子。吕不韦与子楚密谋,由吕上下活动,竭力促成子楚成为秦国的太子。并想方设法让子楚与怀有自己骨肉的歌舞女赵姬结合。赵姬生下嬴政后自然成了子楚夫人。子楚坐了3年王位,便死掉了。公元前247年,刚13岁的赢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因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这样,就有了秦始皇是私生子之说。
关于秦始皇姓氏问题,刘华祝认为,他姓赵是因为他的父亲子楚当时在赵国作质子,他是在赵国生的,又生于正月,所以叫赵政。子楚回到秦国后,秦始皇自然就姓秦国的国姓嬴。
关于秦始皇是不是私生子,刘华祝认为,说秦始皇是私生子这显然是一种污蔑之词。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大将的女儿,送给子楚之前是吕不韦的小老婆。说她怀孕后送给子楚,几乎不可能。而且史书上说她是十二月怀胎,从现在的医学知识来判断,胎儿不可能在母亲肚子里呆十二个月。所以,从吕不韦送赵姬给子楚的时间和秦始皇出生的时间来推断,秦始皇不可能是私生子。
三,性格之谜: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
历代一直都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弑父驱母”、“焚书坑儒”都是揭露秦始皇“凶狠残暴”的有力证据。但也有专家认为,秦始皇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残暴。有些事情的确另有隐情。“弑父驱母”,并非出自他的本意,顾惜骨肉亲情,就只能使他的王位受到威胁。在这件事情上恰恰表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刘华祝认为,秦始皇的性格中确实有残暴的一面,但如果只是强调他残暴的一面,显然也是不对。因为处在当时那么一个动乱的年代,他不那么做恐怕也不行。
比如说“弑父驱母”,赢政做了秦王之后,吕不韦的权势非常大。而他的母亲赵姬又有一个情人。这样,秦始皇的身边有了两个对他政权构成威胁的人。他不除掉这两个人,那时显然也不行。驱逐赵太后也显然是因为和他情人的叛乱有关,和赵太后本身的污点有关。
再比如说“焚书坑儒”,秦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秦统一之后,必然要以秦的文化统一全国文化,这统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这其中一些儒生咒骂他,而方士们则欺骗他。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焚书坑儒”,当然这种行为在我们现在看来是过激了一些。
刘华祝认为,秦始皇所处的那个时代(包括秦和西汉)是一种比较大气和比较开放的时代。那时,儒家思想还没有像后代那样占统治地位,人们追求的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和自由。秦始皇让人钦佩的地方在于,他13岁作王,22岁就清除了吕不韦这些人,23岁就开始着手统一全国,用了十四五年时间就统一了中国。他能把那么大的一个国家统一,并且制定一系列统一的措施,这都说明了他的雄才大略。至于他后来修建阿房宫、修俪山墓、修长城等等,有他的时代因素,也和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四,求仙之谜
中国考古学家在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附近发现了13只2200年前的青铜鹤,其中两只已证明为仙鹤。他们说,这可能是反映秦始皇有“升天梦想”的实物证据。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专家刘占成指出:“仙鹤脚下云状青铜踏板,与古代仙人伴鹤乘祥云升天的传说有关,它应该是体现秦始皇有死后升天思想的证据。”
鹤是中国人传统的吉祥鸟,象征着长寿,跟鹤有关的礼物至今仍受中国老人欢迎。史籍记载,首次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痴迷长生,曾为寻找不死药,派遣大批方士出海苦觅。这是中国首次出土单独青铜动物雕塑,出土如此大批量的青铜禽类十分罕见。
刘占成说:“相比以前在秦始皇陵内出土的珍禽异兽坑里的动物遗骨青铜禽类更完整地体现了秦始皇陵的陪葬风俗。”
此次出土的两只青铜仙鹤中一只头直立回望,体长1.02米;另一只低头觅食喝水。其他禽类在踏板上或立或卧姿态各异,由于其头部较小,已破裂入土中,考古人员正在进行进一步清理。此次发现的仙鹤坑距离秦陵中心3公里,是迄今发现的最远陪葬坑。据悉,秦陵所展示的文化现象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30年的考古工作还只是个开始。
五,皇后之迷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其宏大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秦始皇的陵墓除此之外还有城墙、寝殿、官署等地下建筑。因此,秦陵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地下建筑体系,里面埋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2200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命令数十万人在今天陕西临潼骊山为自己修筑了一座庞大的陵墓,陵墓周围埋藏着许多用陶土烧制的“兵马俑”。这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工程用了整整36年多的时间修建完成。2000多年过去了,秦始皇陵在哪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见有皇后陵,秦始皇陵地宫的建筑结构究竟怎样?里面究竟埋藏着什么?这是2000多年来人们非常感兴趣而又不易破解的秘密。
从秦始皇陵的布局来看,内外城墙、寝殿、饲官官署、珍兽坑、马厩坑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设施和用具应有尽有,安排十分严密。但令考古工作者不解的是,陵园内没有发现皇后陵。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秦始皇死后而皇后仍健在,秦王朝又很快覆灭,因此皇后未能葬在陵园内。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陵园内也应该预留下皇后陵的位置,而始皇陵园内已无皇后陵的插足之处。也有人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秦始皇未成年时,太后专权,与宦官结党酿成叛乱,秦始皇有鉴于此,在亲理朝政后有意降低皇后的身分,不使她抛头露面,在修筑陵园时也是一墓独尊,不留皇后的墓穴。从古代文献来看,不见秦始皇的皇后名字,秦始皇皇后究竟是谁,至今还是不解之谜。
一 长相之谜:身形猥琐还是高大英武
在《秦始皇本纪》中尉缭说:“秦王为人,峰准,长目,挚鸟膺,挚,豺声。”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膺”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而史学界大部分专家认为,秦始皇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翦伯赞先生曾推断,秦始皇的相貌应是相当漂亮的。 那么,秦始皇到底是英武潇洒还是身形猥琐呢?北京大学历史系、秦汉史专家刘华祝认为,关于秦始皇的长相,历来文献记载较少,但在《纬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纬书》相当于汉代的经书,早年我国没有发现,八十年代末期才从日本运回。
《纬书》中的《易纬》、《春秋纬》和《礼纬》中都有关于秦始皇的记载。从这些书中,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秦始皇长相的全貌。他“虎口”、“日角”、“隆准”、“长目”、“鸷鸟膺”。虎口,就是说他的嘴巴张得像老虎的嘴巴;日角,就是说在他的两眉之间有一块鼓起来的骨头,史书上的汉光武也是这样;隆准,就是鼻子很高;长目,就是说他的眼睛细而长,很像我们现在西北一带的人;鸷鸟膺,是指胸骨突了出来,应该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鸡胸。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根据《礼纬》的记载,秦始皇的个头特别高,有八尺六寸,相当于今天的一米九八。他的腰围是七围。关于围,现在有几种解释,有人认为合抱为围,有人则认为一尺为围,也有人说五寸为围。当时的一尺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七寸。如果是五寸为围,那么秦始皇的腰为三尺五寸,那么就太细了。刘华祝认为,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一尺为围则较为可信。根据现在的尺寸,秦始皇的腰围应相当于今天的四尺七八。刘华祝说,秦始皇这样的一个形象,在今天看来,毫无疑问是非常的高大威武。
二 身世之谜:是不是私生子
众所周知,秦始皇姓赵,史学界有关专家认为,秦始皇生于正月,故起名为正,古代通政,因此写作政。至于为什么姓赵,有人指出秦始皇出生在赵国,古代有以出生地为姓的习俗。也有专家认为,秦始皇为什么会姓赵,是因为赵姓与嬴姓是同一宗,赵姓是嬴姓的一个分支。
秦始皇不仅有赵姓之说,还有人认为他姓吕,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史记》记载,嬴政的父亲子楚在赵国做人质时,当时赵国的政治投机商吕不韦钻了秦国宫廷的大空子。吕不韦与子楚密谋,由吕上下活动,竭力促成子楚成为秦国的太子。并想方设法让子楚与怀有自己骨肉的歌舞女赵姬结合。赵姬生下嬴政后自然成了子楚夫人。子楚坐了3年王位,便死掉了。公元前247年,刚13岁的赢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因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这样,就有了秦始皇是私生子之说。
关于秦始皇姓氏问题,刘华祝认为,他姓赵是因为他的父亲子楚当时在赵国作质子,他是在赵国生的,又生于正月,所以叫赵政。子楚回到秦国后,秦始皇自然就姓秦国的国姓嬴。
关于秦始皇是不是私生子,刘华祝认为,说秦始皇是私生子这显然是一种污蔑之词。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大将的女儿,送给子楚之前是吕不韦的小老婆。说她怀孕后送给子楚,几乎不可能。而且史书上说她是十二月怀胎,从现在的医学知识来判断,胎儿不可能在母亲肚子里呆十二个月。所以,从吕不韦送赵姬给子楚的时间和秦始皇出生的时间来推断,秦始皇不可能是私生子。
三 性格之谜: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
历代一直都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弑父驱母”、“焚书坑儒”都是揭露秦始皇“凶狠残暴”的有力证据。但也有专家认为,秦始皇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残暴。有些事情的确另有隐情。“弑父驱母”,并非出自他的本意,顾惜骨肉亲情,就只能使他的王位受到威胁。在这件事情上恰恰表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刘华祝认为,秦始皇的性格中确实有残暴的一面,但如果只是强调他残暴的一面,显然也是不对。因为处在当时那么一个动乱的年代,他不那么做恐怕也不行。
比如说“弑父驱母”,赢政做了秦王之后,吕不韦的权势非常大。而他的母亲赵姬又有一个情人。这样,秦始皇的身边有了两个对他政权构成威胁的人。他不除掉这两个人,那时显然也不行。驱逐赵太后也显然是因为和他情人的叛乱有关,和赵太后本身的污点有关。
再比如说“焚书坑儒”,秦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秦统一之后,必然要以秦的文化统一全国文化,这统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这其中一些儒生咒骂他,而方士们则欺骗他。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焚书坑儒”,当然这种行为在我们现在看来是过激了一些。
刘华祝认为,秦始皇所处的那个时代(包括秦和西汉)是一种比较大气和比较开放的时代。那时,儒家思想还没有像后代那样占统治地位,人们追求的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和自由。秦始皇让人钦佩的地方在于,他13岁作王,22岁就清除了吕不韦这些人,23岁就开始着手统一全国,用了十四五年时间就统一了中国。他能把那么大的一个国家统一,并且制定一系列统一的措施,这都说明了他的雄才大略。至于他后来修建阿房宫、修俪山墓、修长城等等,有他的时代因素,也和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四 求仙之谜
中国考古学家在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附近发现了13只2200年前的青铜鹤,其中两只已证明为仙鹤。他们说,这可能是反映秦始皇有“升天梦想”的实物证据。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专家刘占成指出:“仙鹤脚下云状青铜踏板,与古代仙人伴鹤乘祥云升天的传说有关,它应该是体现秦始皇有死后升天思想的证据。”
鹤是中国人传统的吉祥鸟,象征着长寿,跟鹤有关的礼物至今仍受中国老人欢迎。史籍记载,首次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痴迷长生,曾为寻找不死药,派遣大批方士出海苦觅。这是中国首次出土单独青铜动物雕塑,出土如此大批量的青铜禽类十分罕见。
刘占成说:“相比以前在秦始皇陵内出土的珍禽异兽坑里的动物遗骨青铜禽类更完整地体现了秦始皇陵的陪葬风俗。”
此次出土的两只青铜仙鹤中一只头直立回望,体长1.02米;另一只低头觅食喝水。其他禽类在踏板上或立或卧姿态各异,由于其头部较小,已破裂入土中,考古人员正在进行进一步清理。此次发现的仙鹤坑距离秦陵中心3公里,是迄今发现的最远陪葬坑。据悉,秦陵所展示的文化现象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30年的考古工作还只是个开始.
五 皇后之迷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其宏大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秦始皇的陵墓除此之外还有城墙、寝殿、官署等地下建筑。因此,秦陵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地下建筑体系,里面埋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2200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命令数十万人在今天陕西临潼骊山为自己修筑了一座庞大的陵墓,陵墓周围埋藏着许多用陶土烧制的“兵马俑”。这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工程用了整整36年多的时间修建完成。2000多年过去了,秦始皇陵在哪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见有皇后陵,秦始皇陵地宫的建筑结构究竟怎样?里面究竟埋藏着什么?这是2000多年来人们非常感兴趣而又不易破解的秘密。
从秦始皇陵的布局来看,内外城墙、寝殿、饲官官署、珍兽坑、马厩坑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设施和用具应有尽有,安排十分严密。但令考古工作者不解的是,陵园内没有发现皇后陵。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秦始皇死后而皇后仍健在,秦王朝又很快覆灭,因此皇后未能葬在陵园内。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陵园内也应该预留下皇后陵的位置,而始皇陵园内已无皇后陵的插足之处。也有人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秦始皇未成年时,太后专权,与宦官结党酿成叛乱,秦始皇有鉴于此,在亲理朝政后有意降低皇后的身分,不使她抛头露面,在修筑陵园时也是一墓独尊,不留皇后的墓穴。从古代文献来看,不见秦始皇的皇后名字,秦始皇皇后究竟是谁,至今还是不解之谜。
六 墓葬之迷
千百年来围绕着秦陵地宫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三国时期,宝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给名曰张善的官吏,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始皇陵……这类神奇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坐落在骊山脚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坟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封土北侧有寝殿礼仪建筑群、饲官建筑群,封土外有两道长10千米的内外城垣,封土周围及东、西、南、北侧分布着数百座地下陪葬坑,秦始皇陵园封土、地宫、内外城垣形制及其礼仪建筑和布局都不同于先秦任何一座国君陵园。这座帝陵陵寝规模恢宏、设计奇特。陵园工程之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位记录秦始皇陵的是史学大师司马迁。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留下160个字的记录。《史记》记载始皇陵“坟高五十余丈。”以当时的尺值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1961年当地文管本测量的高度为43米。笔者1982年在8383部队工程兵战士的协助下,对陵墓封土再次进行了测量,测得结果是坟高55.05米。后来航空测量的海拔高度也与之相近。可见两千余年来的水土流失,封土高度比原来下降了二分之一多。封土底边为长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秦王宝座时,陵园工程也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候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史记·赵世家》)。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陵园工程的修建直至秦始皇临死时还未竣工。二世皇帝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这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史记》记载:“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经过数10万人9年多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工作。尽管陵墓工程历时三十七八年之久,整
个工程最后仍然没有竣工。当年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领袖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千米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面临大军压境、威逼咸阳之势,秦二世这位未经风雨考验的新皇帝惊惶失措,情急之下召来群臣商讨对策,他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了“为之奈何”的哀求。一阵沉寂之后,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兵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惊魂未定的二世皇帝当即迎合,拍板决定由章邯直接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不得不中止。
秦陵工程设计者不仅精心选择了一处风水宝地,对陵园总体布局的设计更是颇具匠心。
秦始皇陵园以高大的封冢为中心,封冢外有两道回字形夯土城垣,外城垣四面各置一门。东门位于封土正中的东西轴线上,门阙规模最大。内城除北墙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尤其内城南门的阙门遗址至今仍屹立于封冢之南,蔚为壮观。
几千年过去了,秦陵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仍然屹立于骊山脚下,当年那长达10千米的内外夯土城垣早已残缺不全。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内城西墙残存的一段城墙。那一座座宏伟的地面建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遭到项羽的焚烧,在残存的废墟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陵寝建筑群遗址,规模宏大,集中分布于封土北侧、内城西半部。在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还发现一处地面建筑群。据清理的三组房屋建筑基址来看似为饲官建筑。饲官建筑遗址的南北两侧还有几组尚未发掘的地面建筑,其规模也相当可观。
20世纪60年代之前所有关于秦始皇陵的推测只能停留在文献记载与传闻的基础上。1974年3月29日,当下河大队西杨村生产队的几位农民一镢头惊醒了沉睡的兵马俑之时,它们立刻震惊了世界。这一惊人的发现,也撩起了秦陵神秘面纱的一角。
回答者:绕床弄青梅 - 高级经理 七级 10-13 18:48
参考资料: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