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儿不孝。
因为我的诞生等于您的煎熬。
我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是您,
您脸上喜悦的泪水将所有疼痛冲掉。
妈妈,儿不孝。
因为我的顽皮导致了您的苦恼。
当您为我面对别人家长的训斥时,
我却躲在在您的身后偷偷的笑。
妈妈,儿不孝。
因为我的叛逆让您的心伤迟迟未好。
当我为了所谓的朋友而和您顶嘴吵架时,
我看到您的眼中有了失落的味道。
妈妈,儿不孝。
因为时光蹉跎,您已渐渐变老。
当我看着您双鬓的白发越来越多,
我才知道您在我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妈妈,儿回来了!
儿要找到主心骨,儿要找到生活的味道。
从前儿的种种过错,儿要尽力弥补,让您夸儿的好。
儿长大了,儿懂事了。
儿,
想妈妈了...
妈妈的目光
远航的轮船离不开灯塔的指引,盛开的鲜花离不开太阳的光芒,我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眼光。
妈妈的眼光是浓浓的爱。每当我完成了一天的功课,拖着疲倦的身子跨进家门,妈妈都要迎上来,接过我的书包,关切地问这问那,然后又跨进厨房为我煮粥做夜宵。看着我,看着我的书包,看着给我端上来的热乎乎的粥……妈妈的眼光啊,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慈祥!那眼光照进我的心里,驱散了疲劳,解除了疑惑,我的心里盛满了浓浓的母爱。
妈妈的眼光是无声的教诲。还记得那一个飘着雪花的冬夜,因我和同学吵架,老师把妈妈找到了学校,她们一直谈到天黑。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没有说一句话。妈妈呀,你在想什么呢?你为什么不骂我,为什么不打儿子几下,或许儿子会好受些。我几次偷眼看妈妈,有一次,妈妈正在看我,当我们的目光相撞的那一刹那,妈妈的责备、期望、教诲,象一股强大的电流,顺着妈妈的眼光直传到我的心底。我后悔、我羞愧、我知道我以后该怎样改错,妈妈一定也从我的眼光中看到了这一切,因为我清楚地看到,妈妈的眼中滚动着泪花。
妈妈的眼光是深切的渴望。从初一到初三,我都能从妈妈的眼光中看到妈妈的渴望:渴望我懂事、渴望我进步、渴望我取得好成绩。这一切终于从妈妈的日记中得到证实。在临近毕业的一次大的考试中,我终于第一次拿了班级第一名。知道成绩的那一天,妈妈高兴极了,妈妈的眼光也分外的明亮,就像春天的太阳一样。那天晚上,我去妈妈的房间里找一件东西,我看见妈妈趴在桌边睡着了,妈妈疲倦的脸上还露着微笑,旁边放着未写完的日记:“儿子终于得了第一!几个365天的渴望终于实现了。我也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但是,这只是儿子成长的一个小的进步,千万不能让他停步……”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透过泪光,我又看到了妈妈那太阳一般的眼光,此刻我头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到了两个字的分量——那就是:理想。
啊!妈妈的眼光啊!像灯塔,像太阳,在我寒冷的时候给我温暖,在我徘徊的时候指给我迈步的方向,为我分忧,与我同乐,指引着我成长。
妈妈的眼光,将照耀我的一生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这首熟悉的儿歌在耳畔响起,我便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妈妈那熟悉的音容笑貌便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有一位好妈妈,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其实,我的妈妈是千百万平常母亲中的一员,但在我眼中是最好最漂亮的妈妈。你看,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动着又黑又长的睫毛,一个大大的挺鼻子,红红的嘴巴,一笑便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脸上的皮肤白里透红。我喜欢我的妈妈,她伟大无私的母爱是我永生难忘!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 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只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 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年过7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竞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摘自《中国青年报》叶倾城
崔琦的眼泪
凤凰卫视台三周年台庆晚会上,节目主持人杨澜向观众讲述了一个自己在采访生涯中遇到的感人至深、结局又令人惊讶的故事。
去年,杨澜去美国采访了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衣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看到这里,我猜想:崔琦一定会这样回答:“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错了!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
杨澜也流泪了。她这时多么希望当时聘请的两位美国摄影师能推出近景,来一个特写镜头。让杨澜吃惊的是,在审片时真的出现了这一特写镜头,杨澜问两位摄影师:“你们听不懂中文,你们怎么会拍下这一感人场面?”摄影师回答:“你们不是在谈论妈妈吗?在全世界,‘妈妈’这两个字相通的。”
一边是世界名人,一边是情爱;一边是无上的荣誉,一边是母子深情。崔琦选择了后者。这就是龙的传人交给亿万观众的答卷!我的心被震撼了,这一晚。我久久不能入睡。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至仁至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崔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摘自《深训商报》李红
无须择日的良辰
一位妇人29岁开始守寡,带着一儿一女艰难度日,却始终不肯改嫁。终于有一天,儿子长大成人去闯关东,落脚在另外一座城市,他一直盼望自己的境遇好些后再把母亲、妹妹接来。为此,他早早为母亲准备了一套崭新的衣服和一双母亲最钟爱的软底鞋,只等那喜洋洋团聚的时刻,但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
忽然有一天,他接到妹妹发来的电报,母亲因脑溢血突然去世,当他匆忙赶到并亲手为母亲穿上衣服和鞋子时,那种悔恨刺得他遍体鳞伤。
当年已67岁的舅舅在电话中给我讲完这个故事后,我以最快的速度将故事中的妹妹——我的母亲从遥远的北方接来深圳,尽管我现在的状况距离我想给母亲的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我深深地懂得了,有些事情在你想做或有能力做得完美时,却已经来不及了。
去尽一份孝心,今天就是良辰。
回答者:haoboo - 高级经理 七级 2-26 13:23
献给母亲的文章!!!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一对母子在睡梦中被突如其来的地震掩埋在瓦砾之中,母亲在黑暗里用她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摸索着找到了孩子,却再也无法为他哺乳,情急之下她咬破自己的手指伸入孩子的嘴里,孩子得救了。母爱可以创造奇迹,这就是证明。
母爱如水,母爱无疆,浩如烟海的文字传诵着对母亲的赞美。母亲不仅是生命的缔造者,更是人生的缔造者。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是母亲,接触最多的是母亲,通过母亲他认识了世界。“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一个好的母亲必须用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才能武装起来,母亲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是最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工作,是任何其他工作都比不了的崇高工作。”母亲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职业,一种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需要学习更新,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的职业。
母亲这个职业是每一个女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无论温柔贤淑,嚣张跋扈;无论知书答礼,目不识丁;无论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只要接触了母亲这个职业,你都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一切,改变自己的一切,学习一切对孩子有益的,摈弃一切有可能会对孩子的伤害。不论什么样的女人,只要做了母亲,面对自己的小孩子的时候,她的心中会充溢了无尽的柔情密意,眼波婉转温厚,动作轻柔小心,语言安静平和,象一个纯洁天使努力给孩子自己最好的一面。
无论何时,想到母亲就会想到家,每一个中国年在外的游子都会风尘仆仆地从四面八方赶回自己的家,对于家的想念,其实就是对于母亲的思念。无论何地,想到母亲就会感到温暖,受了委屈,遇到挫折,任何一点想不开的事情,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向母亲倾诉,她永远不会厌烦,不会嘲笑,她温柔的沉默是最好的疗伤药。
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想尽了办法,操碎了心。孟母三迁,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举家迁移,其用心可谓良苦。今天的母亲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与之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幼儿园开始,就带着孩子在各种兴趣班之间奔波,学钢琴,学书法,学韵语,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绘画……而无论学什么,都要大人陪着,母亲就是这陪读一族的主力。这时无论是城市里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是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勇气和毅力,有的放弃高薪做起了专职妈妈;有的在学区附近赁房而居;有的变卖家产,只为凑齐学费;有的自己去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母亲的努力不断结出硕果,少年大学生,少年作家,国际奥林匹数学、物理、化学竞赛的状元,少年吉尼斯记录的挑战者……越来越多的光环罩在了越来越小的孩子们身上。
相对于母亲们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是孩子们在母亲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前的沉默和反抗。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孩子把自己最不喜欢的人列为父母。孩子们有事需要交流时,父母只是他们第四位告知伙伴。不堪重负的孩子们选择了许多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魏永康选择了离家出走,宁铂选择了出家为僧,还有的选择了自杀,甚至对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母亲举起了屠刀……
我相信每一位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她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为一个有利于家国的栋梁,不会有一位母亲培养孩子的目的出于让他走向毁灭,也不会有一位母亲会预见到自己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孩子夺去生命。母亲义无返顾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她们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孩子,给他最好的营养,让他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她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孩子的成功让她们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在孩子的成长中她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正是由于这种盲目的爱,让她们无视孩子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错误地认为孩子只有成名,成材,成为受人瞩目的对象才不负她们的苦心孤诣,而孩子自己的爱好,兴趣,则以不利学习为由统统被扼杀了。
爱孩子,是简单的事情,但教育孩子却不能简单地对待。与孩子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母亲,母亲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如果科技文化不发达,那一定是他们的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如果社会风气不良好,则一定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家庭教育的主体是母亲。一个母亲,在爱孩子,教育孩子的同时,又不忘尊重孩子的心理,发现孩子的特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你不能强迫孩子成为你所需要的人,而要帮助他自己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这不仅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母亲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社会上正流行什么。“教育以人为本”这个人指的是孩子,是孩子的性格,能力,素质,潜力,体质,心理状态决定了他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一味注重知识教育,只要学习好,别的都可以将就,哪怕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一旦走出了母亲的庇护,他拿什么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呢?
母亲的陪伴是一时的,你只能在你的有生之年来看护你的宝贝;母亲的教育是一世的,它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发展,影响他一生的喜怒哀乐,为人处世。每一个母亲都不缺少对孩子的爱,但不要让母爱成为孩子一生的沉重负担,母爱应该是孩子飞翔的翅膀,是他休憩的港湾,是他欲望之海指航的灯塔……母爱,看似简单,做好却难。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停滞不前;孩子的知识不断丰富,母亲还依然抱着以前的课本;母亲的所有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都是孩子学习的教材,但她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没有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在孩子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自我意识面前,母亲正在被越来越远地抛在后面。要做好母亲这个职业,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不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因为知识只是人类诸多美德中的一小部分。母亲严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结构,文雅的言谈,和蔼的态度,幽默的性格,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人交往的友善和智慧,对生活的感恩,对大自然的热爱……你一切的一切都是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孩子做人的教育,母亲本人做人越成功越完美,他的教育资格就越牢靠,孩子的成长就越顺利越健康。
母亲爱孩子,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如果说自我教育也有层次的话,那么面对孩子的自我教育则是最高层次的,这时孩子不仅是被教育者,而且也是教育者,面对孩子事实上我们就是面对自己的良心、面对人类的良心。”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参考资料:mama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