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阅读名著,是精读还是泛读

如题所述

 提取码: vx7r 

阅读名著有三点好处:

1.阅读名著既可以丰富情感,又可以拓展思维;

2.阅读名著既可以循迹历史,又可以畅想未来;

3.阅读名著既可以提高修养,又可以弥补不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4
分享汪征鲁的《泛读精读两相宜》给你,希望有所帮助:
陶渊明在其《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总以为是他的自谦之词,即喜欢读书却没有真正读懂。后来才感悟到这是一种读书方法。

读书的方法就其大者而言似有两类,一类是精读、研读,力求甚解。中国传统治学独尊这种方法。学人对儒家经典十三经有注、传、集解,或考订形、音、义,或微言大义,便是这种读书方法的产物。传统教育更是贯彻这种读书方法,有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等。应当说,这是求学治学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今天亦如此。另一类是泛读、浏览,满足了一鳞半爪而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每每为传统治学、传统教育所诟病,以为是一种懒人的办法、不正的学风。其实这是一种褊狭的见解,对学术发展的束缚与阻碍甚大。

庄子云:“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对无涯岂不殆乎?”说的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来对付无限的知识岂不是很危险的事吗?确实,如果仅仅精读,一个人终其一生也读不了多少书,故古人有“皓首穷经”之叹。而知识不论是自然科学或是人文科学,其作为文化是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我们认识其中的特定的内容或子系统固然重要,而了解相关内容亦即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母系统与更大的母系统的联系亦不可或缺。后者每每构成了对前者更深刻的理解。如果说前者内容已汗牛充栋,那么后者的内容更是浩如烟海。对前者尚有可能精读,对后者则只能泛读。精读者取其质,泛读者取其量。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我看来,泛读之所以“泛”,一是因为所读书的量大,故只能泛;二是不同门类的知识能读懂的程度也不一,有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不及皮毛,也只能泛。如人文社科工作者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仅了解其结论而不必弄懂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但是这种泛读与不求甚解,毕竟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中构建了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或者说是专业知识背景,或者说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的目录索引。那么,你就有可能在这一知识背景下思考专业方面的问题,亦即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地思考问题。这种多学科的思考有可能是显意识的,也有可能是潜意识的。一旦在研究中真正需要其他学科的具体知识,由于在知识结构中已储备了相关学科知识的目录索引,那么我们也可以循此再学习有关书籍和内容,即反刍。这一回是精读,并且是学以致用的精读。

传统中西教育的异趣之一,在于中国教育是在精读背景下的精读,而西方教育是在泛读背景下的精读。一般来说,中国基础教育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而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由于知识面的单一或狭窄,创新能力不够强;西方教育则反之。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这种认识。我是研究中国历史的,但我对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等,都有广泛兴趣。精读的,自不必说;泛读的,有些书浮光掠影、跳跃式地阅过,即有些书只读序跋,有些书甚至只浏览标题、目录。研究也由古代政治史,而现代政治史而史学理论而哲学。治学中也偶有创新之见。我以为,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交替使用的两种读书方法。

读书之于我,百分之三十是因职业或工作需要,百分之七十是消遣。前者无疑是精读,后者每每是泛读。泛读中的读闲书,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享受。闲书者,没有负担、没有目的,唯有兴趣、唯有闲情逸致的一种读书之谓也。读书构成我的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个回答  2017-04-13
因用途、因人而异;
1,青少年适宜泛读,青少年是需要吸取广泛、大量、先进的文化知识,不宜把大把时间耗费在某特定知识领域;
2,成年人,若是欣赏,可泛读即可;
3,成人若是研究,可先泛读,之后精读。
4,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世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
第3个回答  2017-06-04
阅读好一本名著,应该精读和泛读都要进行。
基本顺序:1.先对全文进行泛读,主要目的是了解文章讲述什么内容(故事),知道文章描写的主人公是谁。大概清楚文章的类型。
2.对文章进行二次或多次的阅读。这次的阅读就是精度。目的是要清楚作者想写这个名著来表达什么中心,或是反映什么社会现象。抓住作者对人物描写是如何进行的。
当你精读与泛读一起进行时,就会对一本名著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第4个回答  2017-04-30

个人idea:精泛结合

原因:若精读完一本名著,首先是花费的时间太长,读者会渐渐失去耐心,其次,全本精读会纳入一些用处不大的文段。略读虽速度快速,但很容易忽略其精华,就像喝蒸馏水一样,没什么营养。

我自己的阅读方法:现将整本书泛读一遍,了解其大意,可以总结一下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在泛读的同时,划出一些重点语段,比如一些你一开始看不懂的句子,看完整本后再去慢慢体味。有些句子关乎到当时背景,比如 海底两万里 中的一些句子,你可以上网查一下作者生平之类的信息。当然,我认为前言什么的对你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

阅读古典名著的五种方法
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需要第一遍泛读,大致了解这本名著的基本内容如作者基本情况、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人物和情节的关系、艺术风格等。这些基本的内容清楚后然后再慢慢读,可以细致的阅读和理解。2、名著阅读次数增加 我们第一遍阅读以后对基本内容有些了解。第二篇要仔细阅读其中内容...

阅读名著的5种方法 阅读古典名著的五种方法是什么
1. 结合精读与泛读:在阅读古典名著时,首先进行泛读,以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作品背景、人物和情节概要以及艺术风格等基础信息。随后进行精读,逐步深入理解文本。2. 多次阅读:在初读后,对作品有初步理解。第二次阅读应更加细致,体会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联系。第三次阅读时,应思考和理解作品中的复杂关系。

读名著是大量的泛读还是少量的精读合适?
读名著是大量的泛读还是少量的精读合适?读书应该先泛读再将书精读。将两者结合为好。王国维先生曾提出做学问的三个阶段。对于读书,也有类似的阶段。第一步,要带着兴趣去泛读。了解整体的情节、人物、故事。第二步,模块化地阅读。将整个故事,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板块单独进行深入、扩展阅读。第三,整...

古代名著阅读方法
应该也进行适当的略读。略读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不求甚解法、扩散参读法等。2、“积累”和“表达”并举 有这样一个比喻,阅读者应该更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

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
一、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初读名著时,应先进行泛读,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作品背景、人物关系和艺术风格等。待对作品有了初步认识后,再进行精读,逐步深入理解文本的细节。二、多次阅读 初次阅读后,应对名著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需要细读,以更深入地品味和思考。第三遍阅读时,应关注句子和段落间的...

你在阅读四大名著时,使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
读书方法很多(1)泛读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2)精读 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

如何阅读名著?
1、首先,要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名著,并且读到一定的程度,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2、在阅读前,先研读一下这本书的简介,了解一下书中的故事背景,以及作者的主题思想。3、尽量了解一些当时发生的历史背景,以便对书中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4、在阅读中认真提炼细节,...

阅读名著既可以什么又可以什么
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在阅读名著的时候需要第一遍泛读,大致了解这本名著的基本内容如作者基本情况、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人物和情节的关系、艺术风格等等。2、名著阅读次数:第一遍阅读以后对基本内容有些了解,第二篇要仔细阅读其中内容,慢慢品味。到了第三遍可以思考和理解作品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读书有什么好的方法?
1、泛读:泛读法侧重阅读量,也就是广度。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览群书”,这些成语都强调了读书的广度,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问。2、精读:又叫细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精读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字、逐句、逐段地读下去,对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每个...

如何赏析名著及方法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