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句话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说君子担心自己死后,名字不被人称赞。
这句话很讽刺地揭示了一个人性道理,那就是很多人都有沽名钓誉的毛病,为人虚伪、欺世盗名。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话题:“老人活着嫂子不孝敬他们,老人死了嫂子年年去扫墓,这是为什么?”从网友的点评中,大概能够看到,大家对这位嫂子的点评可以用《论语》所说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来概括之。
首先,根据背景描述,公婆活着的时候,嫂子几年不回婆家看望公婆,也不买东西孝敬老人,甚至连一个电话问候都没有。
从这里至少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嫂子并不重视老人,至少不把老人放在心上,因为但凡有一丝丝的惦记,总会打一两通电话问候,即便真的忙到无法抽身回去看老人。
不过,也有反方不认同:不打电话不是很正常吗?现在的人一般都不怎么和老人打电话沟通交流。而且真是忙的时候,哪里还能想得那么多,都自顾不暇,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了,自己上班工作以及小孩的事情就已经够折腾了,哪里还有时间去忙些不太急要的事情,知道老人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看到这样的言论,绝大部分人肯定会厉声斥责反驳回去,不过肯定也有少数是默不作声,表示认同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而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现象,和多方面因素有关。
比如自我型人格障碍,包括不太容易和他人保持亲密、良好的相处关系,容易将关系闹僵等。又比如和家庭环境有关。一些家庭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各心怀鬼胎的,为了利益争得不可开交的。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旦闹翻了,连亲人可能都没得做。
老一辈人和晚辈通常存在比较大的代沟,尤其是因为思想观念不同、认知偏差等而导致出现各种矛盾。由于不善于沟通、相处,久而久之,就和老人产生了隔阂。这时,若是再因为某件大事、小事吵起来闹得不可开交,就容易将关系彻底闹僵,变得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客观上讲,但凡不是“透心黑”的,心底里都还会留有一丝丝的善念。比如纵使和对方有很大的隔阂,在对方极其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会提供一些帮助。
但是,从这位嫂子的表现来看,看不出任何的帮助痕迹,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慰藉。所以,从这里大概可以推断,这位嫂子和公婆的关系并不好。
所以,这也难怪被人指责称:老人去世后,再去上坟,这样的行为显得有些虚伪、“做作”、“假惺惺”,因为老人活着嫂子不孝敬他们,老人死了才年年去扫墓。体面一点说,这叫“孔夫子门前讲孝顺一一假斯文”。
因为如果不是“假斯文”,又怎么会如此狠心,在老人活着在世的时候,不闻不问,老人去世了,再来上坟烧香,这种只敬死人,不敬活人的做法,若非不是假孝敬,又何以解释呢?毕竟,要天天伺候一个老人很困难,但是要说一年才一次去上坟,这点“假慈悲”还是能够做到的。
为此,对于这种“怪异”的行为,解释之一就是“这是做给别人看的。”
其原因正如论语所言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因为害怕被人说闲话,害怕被人说做人过于绝情,连人死了都不去上坟,所以,得去做做样子。
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呢?有的。
比如:解释之二,她每年都去扫墓上坟了,可能是迫于现实压力,迫于维系与丈夫的家庭关系,而必须做的。
解释之三,可能是因为思想迷信。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是迷信鬼神的,在他们眼中,活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人。正所谓“做鬼也不放过你”,这样的话就足以令人感到寒颤不已!因为害怕“因果报应”、“循环报应”,所以得年年去上坟,以祈求能够换来“赎罪”。
解释之四,那就是人走茶凉了才感悟到人生真谛;人走了,失去了才活得更明白,才真心悔过。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等真正明白了,活得通透了,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所以,能够弥补内心过错的,大概就是每年去上上坟了。
不过,对于嫂子的这种行为,也有人认为,这并非是她理所应当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哥哥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欠父母养育之恩的是哥哥,而不是嫂子,报恩的也应该是哥哥,而不是嫂子,他人没有资格去指指点点嫂子。
只要嫂子不从中挑拨离间,不作梗,就已经。对父母是否足够孝敬,最大的责任源于哥哥,待公婆好不好,先从自家的源头审视,自查。而不是横加指责嫂子做得不对。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探讨~
老人活着嫂子不孝敬他们,老人死了嫂子年年去扫墓,这是为什么?
5. 另一种解释是,嫂子每年去扫墓可能是迫于现实压力,为了维系与丈夫的家庭关系。6. 还有一种解释是,嫂子可能是因为思想迷信,害怕“因果报应”、“循环报应”,所以得年年去上坟。7. 最后一种解释是,嫂子可能在老人去世后才感悟到人生真谛,意识到自己对老人的不孝,所以通过每年去上坟来弥补内心...
老人活着嫂子不孝敬他们,老人死了嫂子年年去扫墓,这是为什么?
所以,这也难怪被人指责称:老人去世后,再去上坟,这样的行为显得有些虚伪、“做作”、“假惺惺”,因为老人活着嫂子不孝敬他们,老人死了才年年去扫墓。体面一点说,这叫“孔夫子门前讲孝顺一一假斯文”。因为如果不是“假斯文”,又怎么会如此狠心,在老人活着在世的时候,不闻不问,老人去世了,再...
不孝有三,是指哪些?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了。解释2:1.若不懂得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于不义,是为...
“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没有后继人是三个不孝中的最不孝。
我嫂子懒不疼自己的老公,不但不孝敬老人还总让老人生气我哥怎么娶了...
我劝你父母还是让你哥嫂搬出去自己过,老跟你爸妈一起过不是事,她在你爸妈反倒得伺候人家,现在有力气以后岁数大了怎么办?指望不上的。还不如赶他们出去,一是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二是减少下负担。如果你爸妈总把他们留在家里那就等于母鸡翅膀下的小鸡永远长不大,她不自己单过是不知道干活的。...
父母去世每年还要回去烧纸吗?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每年都回去烧纸的,其实这也只是一形式而且,要孝顺啊不要等着父母都去世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该好好孝顺的
哥哥过世了,嫂子有义务帮助赡养婆婆吗?
然后说,法律上就算你哥哥还活着,你嫂子也没有义务赡养你婆婆。《我国老年人权利保护法》明确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注意,这里说的是协助,而不是配偶有义务赡养对方的父母。既然你丈夫还活着,那么他就有义务赡养自己...
哥哥去世了,嫂子有义务和责任赡养公婆吗?
哥哥去世了,按常理来说有责任赡养丈夫的父母,但是按照人情味来说,毕竟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家中的主力,再加上还有孩子要抚养,在一定的能力范围内可以照顾公婆,金钱上可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哥哥嫂子的孩子长大如果有经济能力,可以传给下一辈来赡养。就像我的家庭,我爸爸去世后,...
一家三兄弟,老大死了,嫂子该不该承担老人费用和赡养义务?
你家三兄弟虽然老大死了,但是嫂子还有承担老人费用和赡养的义务。
为什么父母长寿孩子却不孝顺?
虽然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长寿,但是也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孝顺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小时候付出了很多,所以他们的孩子想要回报。但当父母真正长寿时,他们的孩子会开始嫌弃父母活得太久。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不是他们不孝顺,也不是他们不想回报,而是长寿老人太难伺候,所以他们有这种不孝的想法是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