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才子的下场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惨?

如题所述

明朝有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排列第一,其余两位分别是杨慎和徐渭,当然,这两位仅仅是才气接近解缙,其他无论是名气还是地位、敢言度,都没有超越前者。
但是,三人命运却无比相似,甚至可以说:一个比一个命苦。
关于解缙,我们知道,他是被明成祖朱棣以“无人臣礼”治罪、冻死牢中。
再说明朝第二才子杨慎。
如果大家对这个人不很熟悉,我念一首歌词,你们可能马上就产生记忆甚至敬意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没错,这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的开头词《临江仙》,作者可不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罗贯中,而是才子杨慎。本来,元末明初罗贯中版的《三国演义》出现在杨慎出生之前,当然是没有这首诗的。但明嘉靖年间杨慎在流放途中写了此诗,广为传颂,后来被清初文学评论家毛宗岗采用,置于毛宗岗版《三国演义》卷首,于是此诗便和杨慎的名字一同流芳千古。
杨慎,号生庵。明朝著名政治家杨廷和之子。他是正德年间状元,官居翰林撰修。杨慎入仕时,时值明朝江河日下的中后期,政治腐败,学风虚伪,大明学界不是固化儒教的程朱理学当道,就是不务实的王阳明心学流行。而杨慎文才卓越,学术求真,自成一派,力批欺世盗名。因为在大是大非上他毫不含糊,不想骑墙,所以这个样子的杨慎就不慎,在官场屡入深渊,最后倒了在“大礼仪之争”上。
什么是“大礼仪之争”?说在嘉靖年间,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个皇位不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而是从堂哥明武宗朱厚照那里接班的,“兄终弟及”,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还挺孝顺,一直惦记着,要给那个一天也没当过皇帝的死去的爹爹沾点皇气,封爹爹为明睿宗,给自己生父上“太上皇”礼仪,这种情结从亲情的角度或许是可以理解,但却乱了纲常法纪,国家法纪如同儿戏,正直的内阁大臣立刻提出反对意见,这就是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在这场争议中,杨慎与身为内阁首辅的父亲杨廷和表现得最为坚决,强烈反对,劝阻嘉靖不要这么干、乱了国家法纪。从而惹得嘉靖大怒,什么是法,我就是法,偏这么干,跟皇帝叫板的杨廷和被罢了官,儿子杨慎被两次动了大刑,最后充军发配云南,一去三十年,结局是死在南疆。
这就是明朝第二才子的命运。而明朝第三才子徐渭的命运,比杨慎还惨。
徐渭,号文长,所以徐渭又称徐文长,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些。他也是嘉靖年间的人,自小被称神童,学富五车,志在仕途,但一生都没得到一官半职。科举屡试不第,后无奈中年做了师爷。给福建总督胡宗宪当幕僚,这位胡总督非常器重徐文长,但不想胡总督却是首辅严嵩的人,严嵩倒台,他也跟着一起吃了“锅烙”。主人下狱后,徐文长每天战战兢兢,深怕株连到自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生命,但几次自杀未遂,最后精神失常,贫病而逝。
由此可见,这些才子的命运大同小异,他们在学术上很有造诣,但在官场却一败涂地。当然,并非所有的才子都像他们一样。解缙死后,更多的大明才子,向着另一条方向发展。那是一条什么方向呢?
就是我在开头所讲的丁士美之路——“缜密端重”,安身立命。为皇帝做事规规矩矩、在皇帝面前恭恭敬敬,不越雷池半步。可以说,以丁士美为代表的才子,是明朝中后期主流。也就是说,自从解缙死后,大明才子的主流群,已渐渐嬗变为一个精致的“御用美容师群”。他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写写四平八稳的“台阁体”,去专心研究满篇废话套话的八股文。
才子文人,只能为皇帝涂脂抹粉。这是为什么呢?
要追本溯源,这得从明朝前的中国人才制度说起。
虽然中国有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但人才体制的显规则并非一成不变。从秦朝到明朝这近两千年间出现了很大变迁。譬如秦朝规定“穷人不能当官”;汉朝“孝子优先当官”;三国“唯才是举”、唐朝“胡汉合流”;宋朝“重文轻武”……等等等等,形态各异,姿态万千。但不管怎么变,君主专制下、中国封建王朝官场的用人潜规则不会变,这些潜规则,可以归结为一副对联:
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谁说你行就行呢?皇帝。你不服谁不行呢?还是皇帝。
所有的官场潜规则,都是皇权的影子,所谓封建王朝的王法,其立法原则,就是保护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整个国家当然包括所有的人才,都是为皇帝一个人存在,全国都伺候一个人。所以,哪怕你才高八斗,即使你出发点好,可一旦当你侵犯了皇权,哪怕冒犯了皇帝的一点点颜面,人才的口袋罪就会扑面而来。
这些口袋罪,从“泄禁中语(泄密罪)”到“谤讪(诽谤罪)”,再到“无人臣礼(藐视领导-藐视法庭罪)”,比比皆是。
而到了明朝,因为君主专制的升级,才子的存活空间已经压缩到史无前例。表面上看,解缙的悲剧是因为错把桀纣当尧舜,暴君当明君,天真任性所至,而实际上他是被明朝极度专制者改造文人的政治空气所埋葬。
因为在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奠定了皇权专制基调,开辟了变态级的君主专制制度环境,废相、八股取士、意识形态定儒教理学于一尊,彻底扼杀文人士大的权利和个性,使得“君尊臣卑”登峰造极,君臣关系已经完全变为“主奴关系”,主子没表态,奴才不能发表意见,否则就是“位卑言高则为罪”。
杀戮,廷杖,八股,二祖皇帝胡萝卜加大棒,就是让士人俯首帖耳地听朝廷的话,不可再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谁敢越雷池半步,等待他们则是悲惨下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明朝三大才子的下场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惨?
这就是明朝第二才子的命运。而明朝第三才子徐渭的命运,比杨慎还惨。徐渭,号文长,所以徐渭又称徐文长,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些。他也是嘉靖年间的人,自小被称神童,学富五车,志在仕途,但一生都没得到一官半职。科举屡试不第,后无奈中年做了师爷。给福建总督胡宗宪当幕僚,这位胡总督非常器重...

“明朝三大才子”为何无一善终?
明代三大才子是明朝时期三个博学多才的人,杨慎、解缙、徐渭都是自小就被称为是神童的人,但是政治仕途却十分不顺。明代三大才子结局都很惨,杨慎被发配边疆,直到客死他乡,解缙被埋进冰窟窿里冻死,徐渭自杀过九次,晚年还患上了精神病。明代三大才子:杨慎、解缙、徐渭 杨慎在放逐滇南漫长的三十多...

明朝三大才子都是谁,为何其中最聪明的最不得好死,最多才的却求死不能...
明朝的三大才子分别是杨慎、解缙和徐渭,虽然三个人才华横溢绝顶聪明,但下场却一个比一个凄惨。他们生于封建统治时期,而且都是身居高位,所以自然而然会被卷入政治漩涡,这也是导致他们下场凄惨的主要原因。后世对他们的遭遇感到惋惜,但也从他们的经历中悟出了一定的道理。首先说说最聪明的解缙吧,解缙...

冻死、孤独终老、 游遍天下,明朝三大才子结局如何?
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无数个才学渊博之人,诗词书画文在他们那里都是样样精通,后世根据能力和才学做了比较,择其前三者为:解缙、杨慎、徐渭,此三人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此三人在前生都是风光无限,但是如果翻开他们的生平结局就会发现,才子头衔能带来的只能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是要想善...

明朝三大才子,结局各不相同,三人中谁的下场是最惨的?
明朝三大才子下场,最惨的应该是解缙了,他是被活活冻死的。因为解缙是被当时的帝王朱棣所下令埋在雪中冻死的,其他两位才子一个,好歹是客死他乡,一个是活到了70多岁貌似结局都比解缙好。一、解缙虽然是朝廷官员但结局悲惨 解缙从小就非常的聪明,毕竟他也是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

明朝三大才子都是谁,为何其中最聪明的最不得好死,最多才的却求死不能...
一、解缙:被誉为三大才子中最聪明的解缙,曾担任《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全书共3亿多字,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然而,他因高傲自大,最终被皇帝治罪,活活冻死在雪堆中。二、徐渭:徐渭是三大才子中最凄惨、最可怜的一个。他在科考方面并不出众,仅考中秀才,但在诗、书、字、画方面样...

明朝时期的百年大才解缙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
明朝有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这三人虽然不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的名字都如雷贯耳。巧合的是,这三大才子都拥有一个悲剧的人生。其中,结局最惨烈的,莫过于解缙。解缙生于明朝初年,在永乐时期曾一度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朱棣曾直言道:“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意思是,明朝可以没有...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状元郎,为何却官场失意晚景凄凉?
还有明朝的时候,官员的俸禄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低的一个朝代。状元郎不去贪污,朝廷给的俸禄,只够一家老小解决温饱问题,如果人口很多的话,平时再奢侈一些,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再加上家里面有一个败家的儿子,那日子就会更加的紧上加紧。并且状元郎大多并不懂得为官之道,也不会去依附于...

明朝三大才子分别是谁?明朝三大才子都是什么结局?
明朝三大才子,无一有好下场,虽然后世皇帝都为其平反,而且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却掩盖不住他们在世之时的惨状;本都是天之骄子,除了对在文学上的成就外,对朝政也是颇有见解,可惜却因为性格等问题,落得如此结局,让人唏嘘;当然,最惨的还是要数解缙,不仅被埋入雪中冻死,而且还被罚抄家产,家族被流放…… 已赞...

明朝时期的三大才子分别都是谁,最后都是败在哪个方面的?
数次自杀未遂。在徐渭穷困去世时,身边只有一狗,一连席子都没有的床。结语明朝的三大才子,一个得罪了所有人,死于言多必失;一个太过刚直,败在无用功的犯上;最后一个则是被命运和孤傲给逼疯。恃才而傲物,拥有太多的吹捧,未必是一件好事,这几位大才子都成于智商,而败于情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