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如题所述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习惯所称的端午节;这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就是开端,而"午"和"五"古时互为通用,故称端午节。这一天,又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故六朝以来,人们便把这个节日和纪念屈原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谤屈原。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撑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往江里面投,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旧日的端午节还有非常独特的习俗:
第2个回答  2020-03-20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习俗有:吃粽子、
饮雄黄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等
第3个回答  2020-03-13
端午节的来历是纪念屈原,人们把端午节第一天就纪念屈原,人们到时候早晨吃粽子,再有是南方他们可以赛龙舟,这些都是民间的习俗
第4个回答  2020-03-23
端午节最早并不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而是一中民间祭天的习俗,后来经过演变就成了人们普遍认为的,纪念屈原之类的!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最初是古代百越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1、端午节的来历 (1)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2)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

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3、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4、佩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延年缕等,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5、荷包: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端午节期间浸龙舟水是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苍龙群星飞升于正南中天。在民间信俗中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飞天,行云布雨。自然现象上,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
8、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相关 文章 :★ 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 ★ 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 ★ 端午节的...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从名人故事,再到时令传说,曾有过“屈原说”、“伍子胥说”、“夏至说”、“纪念曹娥说”等多个版本,你都知道吗? 1、纪念屈原说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楚国大夫屈原在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的消息后,悲愤地写下绝笔作《...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估计大多数人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其实有几种说法的,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种:【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以下几种:1. 佩饰:如健人、豆娘、艾虎等。2. 画额:以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以驱避毒虫。3. 长命缕: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4.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