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除开这些还有哪些习俗?

春节除开这些还有哪些习俗?说过了的别说

节日习俗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给大家拜年啦!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去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每年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刻木头的重明鸟,或者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子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贴画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贴门神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年画“年年有余”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编辑本段]节日流程
俗谚云: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道酉,三十晚上熬一宿。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腊月廿三、廿四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
灶王龛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廿九、三十(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置天地桌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6],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看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古有的习俗,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过十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
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接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
另外,有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胡子,身上背黄布袋,装扮财神爷的模样,后面跟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散发财神爷像,以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欢喜喜地接过财神爷像给他们分些钱,这些人才连声道谢,更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的户家。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饮屠苏酒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回娘家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祭财神(北方)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预兆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祭财神(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要吃的特别饱。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熏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一种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七宝羹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
送火神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1
节日习俗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给大家拜年啦!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去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每年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刻木头的重明鸟,或者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子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贴画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贴门神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年画“年年有余”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编辑本段]节日流程
俗谚云: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道酉,三十晚上熬一宿。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腊月廿三、廿四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
灶王龛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廿九、三十(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置天地桌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6],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看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古有的习俗,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过十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
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接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
另外,有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胡子,身上背黄布袋,装扮财神爷的模样,后面跟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散发财神爷像,以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欢喜喜地接过财神爷像给他们分些钱,这些人才连声道谢,更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的户家。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饮屠苏酒
聚财

回娘家正月初二

祭财神(北方)
烧门神纸
。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小年朝

贴“赤口”

“送年”
\祭财神(南方)

送穷

吃七宝羹

送火神
第2个回答  2023-05-06

除了春节档期间的共同习俗之外,每个地区和家庭也有自己的春节庆祝方式和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春节习俗:1.过年前的大扫除:人们通常在春节前进行大扫除,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2.贴春联:春联是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人们通常在门口或者房间内贴上春联以示喜庆。3.守岁:守岁是指在除夕夜中守夜,这是为了祈求新年平安幸福。4.吃年夜饭:吃年夜饭是指在除夕夜整个家庭一起团聚吃晚餐,这表示家庭团圆和幸福。5.放烟花:放烟花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夜放烟花来迎接新的一年。6.压岁钱:在春节期间,长辈通常会给晚辈一些红包做过的好彩头。7.拜年:在新年期间,人们通常互相拜年,表示问候和祝福。8.舞龙舞狮:龙和狮子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物,人们通常在春节期间表演舞龙和舞狮,以此来庆祝新年的到来。9.赛猜灯谜: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在家里摆猜灯谜活动来增强节日气氛。10.祭祖: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去祭拜家族先祖,表示祈求先祖保佑他们的家庭。
第3个回答  2010-02-11
一..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七.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八.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十.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十一.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十二.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十三.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十五.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十六.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十七.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十八.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第4个回答  2010-02-1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习俗有哪些除了贴春联还有啥
春节习俗:1、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2、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

春节除开这些还有哪些习俗?
1. 春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重要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民间有迎春日或扫尘日的习俗,寓意除旧布新。2. 除夕是春节前夜,也是团圆夜,守岁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象征团聚和更岁交子。南方则有吃年糕的习惯,寓意生活甜蜜和步步高升。3. 春节期间,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给家族...

春节除了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拜年这些传统习俗,再写几种习俗
1、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传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利市”是一个古老的名词,“利市”一词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2、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

哪些节日有哪些习俗?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熬年守岁、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 习俗: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4、社日节:农历二...

春节还有哪些习俗
春节的习俗除了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习俗。一、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这是为了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对亲朋好友的关心。拜年通常从家中的长辈开始,然后逐渐向外延伸,邻里之间、同事之间都会相互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拜年时的问候语多为吉祥话,寓意着对新年的...

除了过年要贴对联,放鞭炮,除夕要守岁 等传统文化还有哪些?
1.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期间有许多习俗和仪式。2. 吃团圆饭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家人团聚共度佳节,象征着家庭和睦与幸福。3. 拆桐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活动,人们互赠红包和祝福,表达对彼此的关怀和祝愿。4. 贴窗花是春节期间的装饰习惯,用剪纸等工艺制作的各种图案装饰窗户,...

写春联、包饺子和挂灯笼,中国人过年还有哪些传统的习俗?
那除了写春联、包饺子和挂灯笼,过年的习俗还有什么呢?1、大扫除 因为“尘”与“陈”谐音,“陈”又有“旧”的意思,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希望把一切坏运气统统扫地出门,在新年来临之际迎接好运。2、守岁、发红包 红包 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一家人聚在在一起,有的打牌...

春节习俗有哪些30字
春节习俗:1、除夕:祭祖、贴年红、年夜饭、压岁钱、守岁;2、初一:拜岁、开门炮仗、斋日、拜年、聚财。

春节还有什么习俗?
一、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已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如今的人们除了沿袭以往拜年的方式外,又兴起了网络拜年和电话拜年等。二、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

春节有哪些风俗 春节有什么风俗
春节的风俗有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挂年画、放爆竹、看春晚、祭祖、接神、踩祟等。 1、扫尘 “二十四,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风俗寄托着人们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