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题主这个问题有点问题,使用水银作为墓葬的防盗手段,并非只有秦始皇能用。因为在其之前的春秋时期,以及在其之后的宋代,墓葬中出现水银似乎都蕴含深意。
一、谁的墓葬中都出现过水银?
——before——
1、齐桓公
“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 ……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得金蚕数十薄,珠襦﹑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史记》 卷三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正义》引《括地志》第 1495 页,中华书局,1982 年
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年轻时曾“九合诸侯”叱咤天下!但其后却命途多舛:先是被圈禁而活活饿死;身死之后子嗣忙于争权以至尸体生蛆;最惨的是其墓穴也被后人盗掘,得财宝无数!
在西晋永嘉末年,有人对他的墓葬进行两次盗掘,在第二次的时候,挖出了一个水银池子,因为水银挥发的缘故无法进入,隔了好久天之后,才牵了一条狗进去!
2、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穿土为川,积壤为丘……冢池四周,水深丈余,椁三重,倾水银为池,池广六十步。”——东汉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阖闾,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其墓葬中同样倾倒大量的水银(广六十步)为池,作为防盗手段。
但是,在春秋战国之时就能使用如此之多的水银应当存疑,但至少说明在墓中放置水银,一定确有其事。
所以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不是空穴来风,这种传统由来已久!
——after——
3、张俊、杨存中
在宋代,很多大臣死去,为示其体恤优厚,皇帝都会依照礼制赐其水银:
“太师清河郡王张俊葬,上曰:‘张俊极宣力,与他将不同,恩数务以优厚。’乃赐七梁额花冠貂蝉笼中朝服一袭、水银二百两、龙脑一百五十两。其后,杨存中薨,孝宗令诸寺院声钟,乃赐水银、龙脑以敛。”
在这里,水银与龙脑合用,其主要功能应该是防止尸体不腐,灵魂不灭。东晋葛洪就曾说:“金汞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二、秦始皇陵墓中真的有水银?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从字面意思理解:
这里的水银似乎并无他用,反而其象征意义更甚,代表着秦帝国的辽阔水域(江河大海)!先不揣测秦始皇墓中水银作用,如此巨量的水银是否真实存在,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在1981年和1982年,为了验证秦始皇陵墓中是否如《史记》所记载,专家进行了汞量测量工作:如果秦陵地宫中埋藏有巨量的水银,则水银蒸气必然会由陵墓中向上迁移,故而便会在封土表层形成汞异常!
这条南北采样点的纵线,贯穿鱼池水库以及骊山脚下,中间为秦陵高大的封土堆。
从数据上来看,在秦始皇的封土中的确存在一个汞异常区域,其汞含量变化为70-1500ppb!
但是,封土中出现的汞异常,到底是土壤中固有、经过地下水银挥发而成的?还是封土本身的土壤就取自某一处大量富集汞的矿化地区?
文献中的记载有这样一条线索:
“始皇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郦道元《水经注》
水经注里的鱼池,就是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处的现在鱼池水库!而在鱼池水库中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其汞的含量偏低,平均值在30ppb,也就是说,即便封土取自鱼池是真实的,其封土中形成的汞异常,也只可能来自于其本身陵墓中埋藏的汞挥发所致!
三、始皇陵墓中百吨水银从何而来?
根据学者之前的研究:
“按照已掌握的汞藏量和现代汞的生产能力,估计陵墓内储油水银百吨左右,如果此数字能够成立的话,由丹砂炼汞的比率(86·26%),秦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需由115.928吨丹砂提炼!”——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
水银由丹砂提炼而成,古代称之为“抽砂炼汞”,秦始皇陵中炼汞用的是“低温焙烧法”,即用简单的设备,将汞矿石加热至450-8000摄氏度时,把分离出来的气态汞使之冷凝,就成了液态汞!
那么,这巨量的汞矿究竟来源何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神奇的寡妇——她的名字叫“清”,史记中的“巴寡妇清”!事实中的“丹砂女王”!
“巴寡妇清 , 其先得丹穴 , 而擅其利数世 , 家亦不訾。清, 寡妇也 , 能守其业 , 用财自卫, 不见侵犯 。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 , 为筑女怀清台。 ......清穷乡寡妇, 礼抗万乘, 名显天下, 岂非以富邪? ”
这个寡妇可不一般,家族世代经营丹砂富可敌国;虽是寡妇能守家业用钱自卫;秦始皇以其为贞妇而推崇备至;司马迁感慨道:她,一个乡野寡妇,之所以能得到万乘之尊秦始皇的敬重,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她有钱啊!
巴渝地区的河床丹砂与汞储藏量极其丰富,正是巴寡妇清所掌控的地带;除此之外,汞矿的第二个来源,便是如今秦岭以南的陕西旬阳县!旬阳县的汞保有储量居全国之首,亚洲第一,其中公馆南矿的汞储量达5895吨!
如果秦始皇不是有巨量的水银需求,他绝不会对一个寡妇如此感兴趣;如果秦始皇不是有巨量的水银需求,他也绝不会从巴蜀之外的旬阳再次输入!
最后,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除了具备客观上的意义,水银可以对墓葬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不仅在于防人盗掘、也在于尸体防腐。还有至少两重主观意义:
其一,秦始皇的永恒理想,是将生前拥有的一切继续延续在地下,不仅有他一手缔造的政治制度,也包括他所掌控的万里河山,所以水银为江河大海是对帝国疆域中水系的具体模拟!
其二,对于长生不懈执着,对于巴寡妇清的超乎寻常地敬重,其实有点类似于对不死药掌控者西王母的感觉,古代炼丹家多以水银制成辰砂,以求长生不死之药,徐福东渡日本亦是为此!
为什么水银这个防盗墓手段,只有秦始皇能用?
水银有毒,的确能用于防止盗墓。但是秦始皇用水银的目的并不是防盗,而是用来表示大江大河,显示万里江山。在封闭的秦皇陵内,山好表达与制作,但是大江大河只能用水银来表示,水不宜用于墓中。因此后世皇帝并不用水银来防盗,跟秦始皇一样另有防盗系统,管交盗墓者有死无生!《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初...
水银这个防盗墓手段,为什么只有秦始皇能用
准确来说,题主这个问题有点问题,使用水银作为墓葬的防盗手段,并非只有秦始皇能用。因为在其之前的春秋时期,以及在其之后的宋代,墓葬中出现水银似乎都蕴含深意。一、谁的墓葬中都出现过水银?——before——1、齐桓公 “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 …&hel...
陕西秦始皇陵居然布满水银,嬴政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防腐水银是一种剧毒的物质,同时也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和隔热作用。嬴政地宫外围和内部储存的大量水银,就能够使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环境,水银散发出来的有毒气体能够杀菌消毒、抑制微生物,从而使地宫中储存的遗体能够长久不腐,这也正是秦始皇嬴政想要的。为了防盗秦始皇在建造秦皇陵的时候,自然...
秦始皇陵不敢挖是因为有水银,为什么别的皇帝不使用这种防盗技术?
秦始皇陵规模巨大,封存尸体的棺材及周围需要大量的水银,而且在获得水银的过程中必然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水银具有的毒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墓室的完整性。别的皇帝不是没有使用过这种防盗技术,只是相比较秦始皇陵而言,水银的使用量远远不及秦始皇陵的使用量。水银一般称为汞,是一种性质稳定的化学...
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银还有很大的毒性吗?
秦始皇为何要使用水银 ?1、水银能够很好地隔热,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所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宫中的水银是用来防腐防盗的。 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水银有这些作用,所以防腐防盗这种说法不攻自破。2、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解决黄金不足的困难,...
秦始皇陵不敢挖是因为有水银,为什么别的君王不使用类似的防盗技术?
首先现在秦始皇陵不敢挖的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水银,我更倾向于秦始皇陵不敢挖的原因,是因为要保护文物,防止它们迅速氧化。要等到找到能防止他们氧化的方法以后才会打开它。别的君王不使用类似的防盗技术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很信有自信,认为自己的朝代会一直延续下去,不会灭亡。不仅如此...
秦始皇为何要在其陵墓里放水银?
秦始皇在陵墓中放一些水银,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可以防盗,另外一个原因就可以达到防腐蚀性的效果。水银本身就是一种液态金属,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不小心的吸入释放出来的蒸汽,可能就会导致肝脏损伤,导致脑部损伤,同样的对于这些盗贼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因此秦始皇就会在自己的陵墓中放上一些水银。
秦始皇陵墓不敢挖是因为有水银,为何其他帝王不使用这种技术?
秦始皇陵使用水银是因为特殊设计过的,为不是为了单纯考虑后世的防盗,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秦始皇作为千古第一帝,死后也要俯瞰山河九州。其他的皇帝也并不是没用过水银,但量并没有这么大,因为水银本身会破坏很多随葬用品,不符合...
秦始皇陵不敢挖是因为有水银,为什么别的皇帝不使用这种防盗技术?
尽管水银在古代已知具有防腐和防盗的特性,但秦始皇陵中所用水银的量远超其他帝王陵墓。汞,通常被称为水银,是一种稳定的元素,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其蒸气和化合物极具毒性。汞在地壳中的含量稀少,朱砂是其最常见的矿藏。古代技术条件下,人们通过灼烧朱砂来获取金属汞,这一过程既危险又困难,工人易受...
水银是有毒的,又会挥发,而秦始皇墓中的水银如何注入的呢?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物探同时还发现,地宫中有石质墓室的存在。墓室只有东西两墓道 以前曾有媒体报道称,考古人员用钻探方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