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目击者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材料四 “ 诸 君试看日本国,土地 不过我中国两省多,人民亦不过我中国两省多。四十多年以前亦是一个最小、最穷、最弱之国,自明治维新以后,俨然称为列强。全球上能成为列强者,不过六、七国,而日本俨然是六、七国中之一国。他是用何种方法,始能如此?亦只是用开放主义。”——孙中山(1)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3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有哪些?(2分)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2分)(4)材料四中孙中山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1)(3分)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的角度回答。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2)学习规模大,领域广;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极端西化。(6分)
(3)客观原因:中国封建势力强大;(1分)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分)
要义: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1分)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1分)
(4)经验:实行开放主义。(1分)
启示:开放是国家的强盛与进步的重要途径;开放是多方面的;开放与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任意两点即可。2分)


试题分析:
(1)由于描述者的阶级立场不同,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看法不同。第二小问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论证要严谨,论据需充分。观点一“农民跪在地上等候地主宣读法令”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的角度回答;观点二“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观点三“农民……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等角度回答。
(2)依据材料二,“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反映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学习有侧重点;“反对极端西化”等。
(3)注意题干要求是回答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帝国主义的破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等。第二小问考查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4)根据材料四回答,孙中山认为日本“用开放主义”获得明治维新的成功。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切记脱离材料,必须围绕开放与国家强盛的关系等方面回答。
点评: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相同点有:背景相同,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目的相同,都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途径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内容相同,都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影响相同, 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 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回答问题。(10分)(1)19世纪中叶,俄国和日本国内
(1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说的“法令”是指俄国颁布的废除农奴制法令;之所以说农奴制改革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因为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有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进行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19世纪中后期是沙皇彼得一世的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针对俄国的农奴制等 日本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
(2)根据提示即可知识是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这场改革属于资产性质的改革。(3)19世纪中后期,重大转折点可知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揭开中国戊戌变法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纯粹基础知识,没啥解析了。

19世纪中叶,俄国,日本,中国,美国都进行了哪些改革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维新:是指当时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读下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nbs...
(2分)认识:俄国、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避免了社会大的动荡,但同时也导致对封建思想文化清除不彻底,从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也说明了两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小题1:根据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抖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 ...
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试题分析:(1) 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农奴制,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1861年改革。(2) 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措施是“废藩置县”。(3)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对这两...

19世纪60年代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平凡时期,中国、美国、俄国、日本针对当时...
俄国 亚历山大二世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着手国内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主要实行解放农奴政策(二一九法令),设立地方自治议会,修订司法制度,充实初等教育,改革军制,以谋求俄国的近代化革命。俄国历史上有三次沙皇进行的改革,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外,分别是伊凡四世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美国 美国南部十一州以...

19世纪60年代俄国面临的危机
1. 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两国选择了相似的共同方式来解决这一危机,即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2. 俄国的改革以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为标志,这一改革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起。它解放了农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并通过农奴赎买土地的方式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规定...
俄国1861年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这场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其实质是一场沙皇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双重敲诈和掠夺。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是1868年,领导者是明治天皇。两次改革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两次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
(2)“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经济上采取“殖产兴业”的政策,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实际加强天皇制。注意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