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记在史书中有那么高的地位?

再问一下:
史记一共多少字?

参看下文! 对您可能有点帮助!

祝您好运!

鲁迅先生称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什么鲁迅对《史记》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耗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一部长达512万字的历史巨著。该书以纪传体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前后3000年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出现,把史学从经学的笼罩下撂脱了出来,为我国历史学竖起了一座巍然的丰碑。

鲁迅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首先是因为它开创了我国史学上以纪传体编史的先例。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迹;“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主要是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记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尽管有的体裁前人已经用过,但是,把这五种体裁有意识地综合起来,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体系,则是司马迁的创举。此后司马迁的这种纪传体例在封建社会中被视为作史的“极则”由此形成了我国各个时期连续不断的“国史”记载方法。在唐初,《史记》开创的纪传体史书便被称做“正史”,此后1000多年中,官修前朝史书,统统采用纪传体例。这一盛举,巩固了“正史”的独尊地位,并从此确立了历代皇朝为前朝作史的惯例。有的前史己成,后人不满意又重修,用的都是《史记》体例。从《史记》迄《明史》,共有24部史书,同是采用司马迁的纪传体例,称为《二十四史》。如此世代相续,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记载,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今原因,是因为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具有多层次性,给人以立体感。如《平淮书》、《货殖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的历史作传;《儒林列传》、《论六家要旨》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学术史作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卑微者作传。

总之,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所以,有的学者把《史记》视为“全史”是很有道理的。

其三,还在于其中包含着司马迁博大精深的思想。如在“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笼罩下,司马迁却认为历史是连续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并在《史记》中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连续的、变化的、发展的历史画面。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以“原始察终”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国家的兴衰,人物的功过、制度的沿革作了精采的分析。

又如在当时的神意和天命的思想传统很浓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突出地把历史看作是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历史。强调人的作用,把人作为历史的中心来写。他在写帝王将相的同时,也注意为各种人立传。尤其是为那些地位卑微的人如游侠、刺客等立传。

再如他那歌颂大一统的政治观,放任政策的经济观、以及得人才者得天下的人才思想,都闪烁着他的思想光辉。

《史记》涉及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因此,《史记》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通史著作的范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式巨著。

其四是其语言文字水平在所有史学著作中是独居尊位的。首先,《史记》中描绘人物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虽笔墨繁简不同,然一经点染:则精神毕肖,颦笑之间,性格分明。其次,《史记》中说理抒情部分的语言,畅快淋漓,吸收民间语言,土而不俗,怪不得班固在总结西汉人对《史记》语言的评价后,称其为“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自此以后,赞颂之声代代不绝。韩愈赞美它“雄深雅健”,柳宗元推尊其“峻洁”,苏辙颂其奇,韩熙载称其逸。历来赞誉已足以证明它造诣精深。

《史记》这部书把他认识到的这个思想非常有分量地反映出来。《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它的本纪是写的帝王;世家是写的诸侯和特殊的人物,比如孔子、陈涉;更多的部分是列传,写了各阶层代表人物。这在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上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就是说司马迁他不仅认识到了人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而且在历史著作中表述出来了。在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司马迁完成了这样一部不朽著作。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读一读《史记》的《太史公自序》,就是《史记》的最后一篇。他为什么要写七十列传。司马迁用什么标准来写,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引用他的几句话:“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什么意思呢?“扶义倜傥”是说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又是很潇洒的人。“不令己失时”是说要有见识,能够看清时势,不让自己错过历史机遇。第三句话,就更有分量了,“立功名于天下”,是说有一种责任感。他把这些人写到《史记》的七十列传中,我们想想这几句话对我们是不是很有启发。这样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他为什么这样考虑问题,他这样考虑对我们后人有什么启示?我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04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传记文学的开端 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 人文精神的弘扬 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的渊源关系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史记》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畅淋漓的风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

《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

《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同时,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

《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舞台,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后来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的材料宝库,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
第2个回答  2006-10-04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经典常谈中史记成为最富盛名的历史名著的原因?
3. 独立而权威的史学地位:《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独立而权威的地位。它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以全史为体系的通史,也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史书,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4. 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史记》具有对历史事件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追求。作者司马迁力求纪录历史的真相,以...

史记地位
《史记》的地位如此高的原因:一.具有强烈的爱憎观念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司马迁表达了强烈的爱憎观念。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功利评将相。项羽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司马迁都表达了对英雄的爱,对英雄的惋惜,对奸臣贼子的痛恨,对酷吏残忍的痛恨,这种爱憎分明的情感开创了史书类传记的先河。二.我国第...

史记的地位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的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解读:一.具有强烈的爱憎观念在司马迁之前,有很多史书出现,《左氏春秋》《春秋风云录》《战国策》等等,但是却没有像《史记》一样被天下人传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司马迁表达了强烈的爱憎观念。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功利评将相。项羽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司马迁都表...

史记在中国史书编写上有何重要地位???
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

自古通今二十四史,可史记为何成为二十四史之首呢?
二十四史当中,史记居于重要地位,被称为二十四史当中的第一史,这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因为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先河,很多人不太理解什么是纪传体,它其实只是一种记载历史的方法手段罢了,以往的史书在记载历史的时候,采用的方法都是编年体,就比如春秋,还有国别体,比如战国史!它们都有什么区别呢...

史记这部书在我国史学和文学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

史记这本书有什么历史地位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司马迁,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人。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史记享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盛誉,这是为什么呢?
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第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

...无韵之离骚”的高称誉,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史记》在文学上面享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史记》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史记》不仅是一本史学上的巨著,也是一本很有水平的文学巨作。在《史记》之中,我们不仅仅能够看到司马迁对史料的严格要求,还可以看到他高超的写作能力。他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对人物的描写与刻画的深厚功底无疑...

《史记》为什么会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首先,《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为了写出史记就用了不少功夫。他的父亲原本就是史官,然而未写完史书,想要自己的儿子司马迁来继承这门事业,司马迁子承父业。其次,司马迁自幼时即在到处游走,有着丰富的地理经验,对各地的人文风俗也很熟悉。司马迁还读了很多书,不仅是史书,文学书籍也十分精通。司马迁还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