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机处始终是清朝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吗

如题所述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名“军机房”,不久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后省去“办理”二字,遂简称为“军机处”了。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之任命,其名目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所谓“行走者”,即入值办事之意。军机大臣没有定额,军机处初设时为三人,以后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军机章京初无定额,至嘉庆初年,始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之任命,或称为“军机司员上行走”,或称为“军机章京上行走”。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巨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3
当然不是。军机处于雍正六年(1727年)设立,军机处创立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因为对准葛尔策妄阿拉布坦用兵的需要而设。军机处起源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诸王、贝勒大臣会议,也就是一切军机大事通过此会议方可执行操办,包括皇帝立储皇帝登基都要由诸王、贝勒大臣会议决定,顺治帝及康熙帝继位均由此会议决定。一六四四年清入关后一度曾延续着这一制度,到康熙帝亲政后,尤其在剪除鳌拜以后,皇帝在离寝宫不远的南书房设立了一个亲近大臣议事的地方,较之以前的诸王、贝勒大臣会议前进了一步。雍正继位以后觉得此政策有许多不妥之处,使皇帝不能随时了解全国各地军情民情,因此,改南书房为军机处。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由皇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中指令充任,人数不限,正式称呼是“军机处大臣上行走”,统称办理军机大臣,下设有章京和笔贴式等一班办事人员。

军机处最初设在乾清门外西边,不久就搬进了乾清门内,最后移至隆宗门内西边,总之都是离皇帝寝宫很近的地方,以便有要事随时沟通。军机处首辅是康熙帝诸皇子中与雍正关系最密切的十三子怡亲王允祥,而汉大臣是顺治康熙雍正的三朝元老张廷玉,从这里可以看出军机处在雍正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海淀军机处是随着“三山五园”逐步建成以后,海淀成了皇帝避暑的夏宫,康熙帝长住畅春园,从雍正起逢夏季必到圆明园消夏。皇帝既然长住这里,他的心腹大臣自然不能离开皇帝的左右,在海淀建一座军机处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军机大臣们不仅仅在海淀办公,为了伺候皇帝方便,同时也为自己消夏便纷纷在海淀建造别墅和花园,礼亲王后裔在海淀南镇建了一座花园名大观园,恭亲王在今北京大学校园内建立了朗润园,醇亲王在畅春园北侧建立了蔚秀园,庆亲王一度占用了承泽园,同光两代帝师翁同龢与慈禧青梅竹马的小情人荣禄也在六郎庄建起了豪华的府邸,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李莲英更是不甘落后,一下子在海淀镇建三座住宅,一座在南大街彩和坊,一座在椎房居,第三座就建在了军机处胡同北侧,其显赫可见一斑。军机处实际是个上传下达机构,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最高决策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军机大臣未经皇帝批准无权作出任何决定。
第2个回答  2010-01-23
不是,康熙时期及以前是没有军机处的 军机处最早出现是在雍正时期,也是因为当时战争的需要,表面上是一个临时性质的机构,但是实际上却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当然决策权完全在皇帝手里,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的高级秘书而已。 到了清末光绪时期,军机处随着皇权的衰败,也没多大权力,如支持变法的军机四卿,一个个被慈禧逼得弃官的弃官,杀头的杀头,这个时候完全是老佛爷的天下,而到了末代皇帝宣统年间,军机处被撤销。皇帝号令都不好使,更别说军机处有什么用了,就直接给撤了。
第3个回答  2010-01-23
清朝从来没有过什么最高决策机构,只有皇帝(或后来的慈禧太后),一切的决策都不能由军机处自己做出。

清朝在皇太极(崇德),顺治,康熙三朝都没有军机处这一机构,雍正朝设立。
本是为了雍正皇帝处理一次战争所设的临时机构,后来被固定下来
第4个回答  2010-01-25
不是。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才开始设立的。在这之前,没有军机处。
清朝早期,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军机处始终是清朝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吗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

判断正误: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军机处是皇帝的顾问机构,非正式政府机构,更不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清朝的军机处是干什么的?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有何相似之处?
内阁和军机处都是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一般的国家大事如战争之类都应由他们讨论拿出方案,最后由皇上决定,一般小事也直接由内阁军机处直接处理 ,不用上奏

历史赫~~
选择C是不正确的 清雍正七年(1729)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六部”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清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故A项说法错误。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否完善了中央行政的运作程序?
清朝军机处是清朝中央政府机构之一,成立于1661年,是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军事和外交机构,其职责包括了审议并批准中央政府的决策、撰写上谕并处理重大事件等,可以说是清朝的最高政务机构之一。然而,军机处在清朝政治体系中的角色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和不完善之处。首先,军机处在清朝中央政府中的权威...

清朝的内阁和军机处权利到底有多大?
根据历史书上记载,清朝 的内阁和军机处是没有权利作出决定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听从皇帝的命令,不能优越权的行径,否则怎么死都不知道。因为清朝时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国家,中央集权,也就是君权专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军机处是雍正帝时建立的,军机大臣都是听皇帝的口述写圣旨,有个词叫“跪...

清朝的军机处是什么机构
清朝实行以专制皇权主核心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最高军权由皇帝(顺治初是摄政王)掌握。中央设辅佐皇帝的决策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早期)或军机处(中期以后),置主管全国军事行政的兵部等领导机构。凡军国大计,先交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意见,供皇帝采纳和参考,由皇帝...

军机处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军机处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其职能和国务院相似,况且国务院也是国家最高权力和行政机关,与清朝时期的军机处不谋而合。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一个机构,直接由皇帝管理和领导,雍正年间,军机处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是清朝最重要的机关。军机处是在雍正皇帝为了管理机密文件而设立的,一些紧急军务都会上交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