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12月24日,镇远退入威海卫时触礁,经抢修才不至下沉,但已不可再出深海作战,管带林泰曾引咎自尽。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军共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营官周家恩阵亡,炮台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陷威海卫城,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10日,定远号弹药告罄,刘步蟾下令将舰炸沉,随后刘步蟾生吞鸦片自杀。11日,丁汝昌自杀。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在英国籍海军军事顾问建议下,由最年轻管带、海军总长萨镇冰向伊东中将献降,济远,广丙,镇中等10舰为日军所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随后萨镇冰驾驶康济舰并载着丁汝昌等六人灵柩离开刘公岛。北线日军在海军配合下,一路攻陷凤凰、海城、营口、田庄台,提督宋庆扬言再战不降,被制止。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签定《清日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
威海卫陷落丁汝昌献降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甲午战争为什么只有海战?没有陆战?
战争分陆战与海战双向进行,陆战主要是在朝鲜半岛上的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1894年)。黄海海战是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海军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1894年黄海...
为什么甲午海战失利后,清政府就投降,为何不在陆战一决雌雄?
因为当时的海军是清朝最顶级的战力了,陆军在各个方面都不及海军,所以甲午战争失利后,就立马宣布投降。
甲午战争在海上战斗输了为什么不在陆地上在战呢
和北洋水师覆灭有关的重要陆战有两场——1. 大东沟海战结束后,北洋水师主力舰已经基本打残,本来是计划退到旅顺港的(当时只有旅顺有能力维修那几艘“远”字级主力战舰),结果日本同时发动了对旅顺的攻击,很快占领旅顺。导致了北洋水师残舰不仅不能修复战损,而且被迫退向威海卫。2. 北洋水师退到了...
为什么一个甲午海战,清政府就投降,没了海军可以打陆战啊?
组织混乱、派系争斗、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除了北洋的军队能看以外其他的都是很容易被击溃。日军攻占旅顺后针对平民的屠杀 而在海战中也经历了丰岛海战、黄海大东沟海战、威海卫保卫战三个阶段。由于陆海两个方面败得一塌糊涂,且战争的地点就在满清的发源地——东北,所以经过10个多月的激战清庭无力再战...
甲午战争海战失败为什么不打陆战,陆战清朝有优势吗?
因为在慈禧掌权的时候,中国还算是军民同心,势力集中的状态,而当时的日本刚刚经历明治维新,国力刚刚得到发展,他们开展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也是想看看自己改革的成果如何,所以与中国发动战争。而当时中日的差距还不是很大,如果慈禧肯举国家之力与日本在陆地上继续战斗,可以说还是有一战的实力的。当时中国...
甲午海战清政府就投降,没了海军的他们为什么不打陆战?
从朝鲜战场到辽东战场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开打前,其实是在援兵朝鲜半岛,帮助朝鲜抵御日军的袭击。不过因为物资运输的船队被日军击沉,于是才有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在北洋水师失利后,清军在朝鲜战场也接连受挫,被一路打回了辽东半岛。在经历了海上和陆地战场的双重失败后,慈禧失去了作战的决心,于是派出...
甲午战争晚清陆军为何惨败?
曾长期为清朝军事基础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在清朝入主中原后,一直没有创新和变动。后来训练废弛,武器装备也不更新,加之吏制的腐败,使得在甲午战争之前,晚清这两支最为重要的陆军力量早已不复存在。八旗军就不必说了,早就成了一群只会遛鸟斗蛐蛐的公子哥。绿营军在清中期时,是满清军力的支柱,到...
甲午中日战争算从沿海登陆战争吗
不算,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海上,主战场是黄海,日军先是偷袭清朝前往丰岛的运兵船,然后在朝鲜境内偷袭清军,这只是战争的开始,随后的战场主要是黄海海战,威海卫海战,战争中期日军登录旅顺占领大连没有给清朝造成很大损失,主要是2场海战,日军全歼北洋舰队,造成清朝无力再战,所以才签订《马关条约》,...
对甲午中日之战,你认同是海战之过还是陆战之过?
只论争争的话,主要在陆战。甲午战争发端于丰岛海战,日本海军偷袭清政府运兵船,从海上力气比照来看,当时日本举国开展海军从艇船的吨位、数量、后障保证、统帅意志等各方面清军远远落后于日本海军。甲午战争失败的缘由很复杂,战争的失败其真实开战前就曾经必定:当时日本刚刚经过明治维新,国力正在上升期,...
甲午战争中,清朝共有四支水师,为何只是让北洋水师孤军奋战?
但是这个围魏救赵的想法还没有实施的时候,就已经传来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所以说即使南洋舰队前去救援,收效也是甚微的。同时南洋与北洋舰队之间又牵扯到清朝的派系之争,这就使得大家并不能同心协力。综上所述,甲午中日战争,众所周知这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宣告着中国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