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句话出自那本著名的经书?

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佛家有这样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大意是:“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五彩缤纷的三维物质世界其实是不真实的,只是一个假象,而我们的感官不能感知到的表面上看起来空无一物的地方却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实质内容的。”这句话的确违背了我们的常规思维,但是它从逻辑上看又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先来讨论“空即是色”这个问题:我们分别从生命现象的角度,从热力学的角度,从估算生命能量转化的角度,从理论力学的角度都可以证明生命的能量并不守恒,而且从生命一代又一代的生生灭灭现象中又可以得出生命的遗传信息也不守恒,从而得出生命是由生命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组成的,是生命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的结合体的结论。生命机体是一种守恒事物,它是有大小远近之分,有量的差别的东西,它表现为三维物质,而生命能量信息体是一种不守恒事物,它的存在方式只能是这样的:它是一种没有量的差别仅有质的差别的东西,它超越空间无大小远近的差别,“大小远近”这些具有量的性质的东西对它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由于它没有量的差别,它被无限分割下去时丝毫不会影响它的整个性质。但是,虽然不守恒事物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质我们不能象三维物质一样观测到它或者捕捉到它,但它并不等于什么也没有的“无”,它和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它超越空间独立于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正是由于不守恒事物具有这些独特的性质,不守恒事物才通过物质世界中的物质作为载体表现出不守恒现象,这是一个符合逻辑必然性的推论。同样的道理,从生命的能量不守恒我们就可以推导出独立三维物质空间之外的另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由不守恒事物组成的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奇特“空间”,它表面上看起来空无一物,但却是有实质内容的,这对于生活在三维物质世界里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出来的,但三维物质世界里表现出来的“超越空间而发生作用”的大量人类神秘现象都可以证明这个“空间”的客观存在(详细论述见新时代网的《生命现象中的不守恒》系列)。以上就是我对佛家的“空即是色”的理解。

我们再来讨论“色即是空”这个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得先讨论有限与无限的问题: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五彩缤纷的三维物质空间都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维总是要把这个有限的三维物质空间无限地延伸下去,如果说这个三维物质空间是由无限个有限空间累加成的一个无限空间,但这其实是我们先无中生有地假设了一个“无限个”的前提条件下才得出了它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个”又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很难想象的,我们的思维里还根本没有一个这样概念。因此,我们还根本不能从“有限”忽然一下子就推导到了“无限”,它们之间还有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这就是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但是对于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这个“空间”,由于它的特殊的性质所决定,大小远近这些具有量的差别的东西对它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因而它本身就是没有极限的,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无限,当然,这个无限绝非无限个有限的累加,它本身就是没有量的差别的,没有量的性质的,正如人的“心的空间”,“精神的空间”,“思想的空间”一样。因此,这个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空间”的存在方式是不存在象“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这个问题的。

我们再用佛家的“色即是空”来看“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着个问题:由于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是虚幻不真实的,只是一个假象,这样就不存在上述的矛盾了,但是,三维物质世界这个假象后的本质又是什么?佛家又有这样一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者,“同”也,因而三维物质世界这个假象背后的本质是“空”,即前述的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空间”。

综上所述,佛家把整个世界都当成“空”,即宇宙只有一个本体——“空”,这样便从逻辑上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问题,但是,逻辑归逻辑,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却明明百百的是坚实无比的,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变得虚幻不真了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8
般若菠萝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亚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解释一下
佛家语。指 世家 一切色法( 物质 )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 无所 有。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本庵法名,向以‘色即是空’四字为则,如前岁收的几个小徒。” 成语例句: 一入佛门, 色即是空的近义词: 空即是色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佛教等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啥意思?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和现象,而这些事物和现象是由因缘聚合产生,空是事物的本质,有从空中生。用生活化的语言简单来解释,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无论修什么法都要认真。要认真,但不能执着;要放下,但不...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意思解释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意思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听得到的和听不到的,闻得到的和闻不到的。1、拼音:kōng ji shì sè,sè ji shì kōng。2、释义:就是在说物质现象没有恒常不坏的实质,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因而是空;但空并非“无”,不是什么都...

佛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意思是:所以形相等于空间,空间等于形相,形相不异乎空间,空间不异乎形相。色是物质的,空就是非物质的;色是看到的,空就是就看不到的;色是听得到的,空就是听不到的;色是闻得到的,空就就是闻不到的以此类推。出处:出自大乘佛法教义...

佛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什么意思?
1."色即是空"意味着所有的现象,本质上都是空性的。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关联,并依赖于因缘条件而存在。2."空即是色"则指出,空性并不是某种超脱于现象之外的实体,而是存在于所有现象之中的。空性是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3."色不异空"表明物质现象与空性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出处,释义,典故?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信内大谈学问、诗词歌赋、《史记》、《汉书》、诸子百家,东抄西袭,甚至于拉扯至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观自在菩萨,行身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经里老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的意思是:以物质为表象的世界其实质是空无所有的,而所谓"空无所有"是依心起解的。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

就是佛语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辛苦大家!不好意...
色是物质,是物质存在的表象。空是运动,是物质从一种表象向另一种表象变化的过程。所以:色即是空=物质是运动的 空即是色=运动是物质的 色不异空=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空不异色=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哪篇佛经,全文是什么?
该句话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内容如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色之色,非是有色之物;无受想行识,非同有识之流;以凡夫妄执幻相为实有故。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大意是:“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五彩缤纷的三维物质世界其实是不真实的,只是一个假象,而我们的感官不能感知到的表面上看起来空无一物的地方却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实质内容的。”《般若心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