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认为自己生存的社会是扭曲,不均整,污浊而不正当的,心想过去应有均衡正当的人世。然而,实在事物皆有个性,因此常常扭曲,常常混淆,也常常动摇。完美的世道过去不曾有过,今后也不可能有。因此,知道完美只存于人的理念中,是悟的第一境界;即使当下抓到这实在而不失望,反而心情略好地努力做事者,就达到悟的的第二境界;不谈不完美,也不期待完美,但一切言行举止自然朝完美前进者,可说达到大悟之境了。”
---自海音寺潮五郎的小说《天与地》,战国武将上杉谦信。
今天,在朋友的blog中看到上面的一段话,刚开始觉得写的好漂亮,接下来就被自己内心冒出来的一个问题问倒了,人为什么要言行举止自然朝完美前进呢?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结论,但如果问一个为什么,却不会有太多的人能够回答。我深入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得到了能够说服自己的结论,于是写下来,供自己和大家分析批评 。
在我看来,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理想和追求本质上是源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期待回到婴幼期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认识。客观世界对于母亲怀抱中的婴幼儿来说只具有极其简单的规律,却能保证它的一切需求和快乐。于是,一个完美世界的模型就这样诞生了。一般来讲,大多数人虽然不知道这个模型的来源,却能够很好的处理自己与这个模型的关系,那所谓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与这个模型关系的情形就是指:由于文化或家教上的原因,有一些人习惯于将一切导致失败和不快乐的原因归咎于自己(东亚文化尤为典型,这其实是野蛮家长制和不正确教育观念的混血儿),于是他们倾向于将现实世界与完美世界之间的差距看成是由于自己的缺点导致的,并希望在苛求自己之后,复杂的现实世界就会自动回复到简单,安全并且容易得到快乐的情形。
完美和追求完美这个观念在历史上也是大大的有名,被叫做柏拉图范式,这个范式的原因虽然比我在上面给出的模型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样的。在我看来,它也许造成了很多人的悲剧与不幸,但它也给了一些幸运的人精彩的人生和辉煌的遗迹,毕竟,人类文明的大部分都是由它推动。而且它还在继续推动着很多人去生活,去创造和去承受,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