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如题所述

一、学期初的见面,阐明自己的态度
好像生活中的好多事情,态度决定一切。
在和老师沟通的这件事上,家长的态度更是决定一切。
作为中国家长,我们肯定是一切为了孩子,这一点上全世界人民都比不过我们。可是当面对的是外国老师时,如果自己的态度非常的保守且被动,或者是非常的自我和封闭。那么跟老师的沟通在开始前就有很大的障碍。
我的经验是,在学期一开始就跟老师单独进行一次交谈,可长可短(哪怕语言不太灵光),让老师了解孩子大概的家庭情况,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
在这次交谈中,家长可以大概的把孩子的生活状况,生活背景,性格特点,优势劣势都简单的跟老师沟通下。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交谈了解一下这个老师的性格特点,是开朗外向还是内向保守?家长了解这些情况可以有的放矢地准备接下来的沟通安排。
所以,不要忽略这个简单的沟通,如果家长的态度是愿意跟老师沟通、跟老师开诚布公的交谈、互换有关孩子的信息,这也是协助老师的工作,当老师的没有不愿意的。
还有一点是如果孩子感到老师和家长的态度是一致的,那么他们就会有更强的是非意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二、定期见面
法国的学校每年在开学期间有个家长会,这之后的见面都是取决于孩子们的情况。
我的经验是,学期伊始跟老师见一次面,学期1/3再见一次。
除此之外,每天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时也时常的跟老师打个招呼,以便及时与老师沟通需要家长协助的问题。如果人在海外的家长感到有什么差池是不明就里的,那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跟老师通晓。
老师与家长的见面会给孩子们一个提醒,大人们是统一战线的,他们经常互通消息,所以作为小同学,应该意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免大人们见面时会谈论出比较沉重的话题。
三、从内心的深处尊重老师
法国的老师可能并不那么亲切,但是大多还是很敬业的。所以从任何角度来说,我们做家长的对老师都应该是满怀尊敬的。法国每个班级班额30个学生是上限,貌似不多,但是想一下他们的养育理念是“不要惧怕表达和争论”,国训是”自由、平等和博爱“,所以在这些大方向的引领下,每个人在集体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我”,这种情况下,老师想把一天天的内容进行顺利真的不容易,说简单些,这些孩子很难教。
所以,我从来都是对孩子们说老师的辛苦和不易,我从来不会守着孩子说老师的不是,更不会评说老师的作业给得太多了这样的话。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一个社会平台,跟老师友好而信任的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上学期结束,我和儿子女儿一起亲手给班主任们做了饼干,儿子只有一个班主任和一个生活老师,而女儿不光是给二年级的老师,一年级的老师我也提醒她要给。虽说外国人不会强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会尊重老师的人、尊重老师的劳动。毕竟有了尊重作为前提,一切都会比较容易进行。
四、信任,真正的信任!
我们既然把孩子交给人家了,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相信老师,相信老师的方法。
我说的不是迷信,不是所有事情面前都没有自己的判断,而是在经过判断之后,能够公平而客观的看待实际情况,从而做出积极的消化和回馈。
顺顺的班主任是一个非常爱留小纸条的老师,虽然还没有给他留过条子,可是能看出她是一个凡事都爱较真、又有些挑剔的人。记得有一次,我送小二去上学,孩子因为高兴上学所以蹦跳着进入教室,我平日里对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习惯要求的挺严的,而那天我确实觉得没什么过火的举动,但是他的老师在教室门口迎上去说了句:你要静一点,你现在进入教室了,知道吗?要静一点。还有,你跟我问好了吗?进门第一件事要问好,知道吗?
她说的道理都对,可就是方式太生硬、语气太冷酷,让我不禁想起其他家长对她的评价:吹毛求疵、求全责备。
我当时真想进门跟她问问情况,可是转眼看到小二,两眼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话,并且点头认可,说明他是接受老师这种方式的。
是呀,不能说孩子年龄小就可以为所欲为的。上学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不就是学习接受吗?接受集体生活的节奏,接受集体生活的规矩,接受管理者发出的指令,接受暂时离开妈妈爸爸视线的时间,接受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更包括接受来自老师的批评和教诲。
所以,我什么也没说,远远地看着,之后转身走了。
五、当有话要说时,一定注意措辞和说话的时机
我觉得好多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沟通地不顺畅是因为说话的方法、措辞的方式以及说话的时机不对。
话说上次看到老师那么严苛的对待小二,我的心里咯噔了好久,虽说当时我说服了自己接受了眼睛看到的画面,可是我始终觉得我需要说些什么。
我找了一个周五的清晨,没有多少家长围着老师的时间,非常轻松地问老师小二平日里的行为习惯等等问题;这个对话是个引子,是非常感情用事驱使下的对话。
老师说了些顺顺的优点和特点,能看出来,老师对顺顺各方面的情况很满意。
顺着她的话说下去:顺顺毕竟是个男孩子,有时一兴奋了就会手舞足蹈的,也不知道是否会给您添余外的负担。那天我看他进门四脚朝天的,也没有跟您打招呼,您把他拦住了,还非常认真地对他讲解了在教室里的规矩和见到老师要问好的重要性。这样他记得就很清楚,对吧?!
老师可能没料想我那天看到了这一幕,听我说起时一愣,之后缓和地笑了笑说:是呀,我们这个教室建材结构很特殊,如果孩子们每个人都发出稍大点的声音,回音特别的大,所以为了不影响其他的小朋友,我要求大家只要进了门就只能静静地走。
如果不是用这个时机、这种方式跟老师轻松地聊起这个话题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老师觉得家长挑剔、家长觉得老师苛刻的结果;但是换了一个沟通方式,不但了解到老师的苦衷,从而理解了老师的立场,并且也给老师提了个醒,告诉她家长也有自己的渠道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学生家长,就是一个对孩子的事比较上心的妈妈。深知跟老师沟通顺畅、有效的重要性,也知道作为外国妈妈的我们有很多的挑战要面对。但这样的事就是靠心思和时间的。老师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外国家长,只要家长的心意足,老师肯定会愿意配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庇质茄�=逃�牟钩洹W魑��。�彝ナ巧缁岬南赴��茄��牡谝凰�把�!保�页な茄��钠裘山淌Γ�页ざ宰约旱淖优�鸬角币颇��淖饔茫��裕�彝ナ歉鋈顺沙さ囊±海�彝ソ逃�谡�鼋逃�低持衅鸬降旎�淖饔谩W魑�钩洌���杂泻艽蟛糠质奔涫窃诩抑卸裙��绦�邮芗彝ジ鞣矫娴挠跋旌徒逃��页ざ匝��云鹱殴匦摹⒓觳椤⒍酱俚淖饔谩S胙�=逃�啾冉希�彝ソ逃�哂腥�鱿灾�奶氐悖�1、具有亲缘性。家庭成员间有一种深厚的天然的爱的感情作为动力,这种爱会产生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影响。2、业余性和不规范性,并带有随意性。由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爱好、乐趣等的差别,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与学校提供的全面、系统教育不同,家庭教育往往是有重点、有选择的,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3、教育方式方法上具有个别性和针对性。学校教育是对全体学生的,有标准化的特点,尽管对不同学生有少量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可能提供全面的差异化教育。家庭教育则是一对一的,具有个别性和针对性,方便解决学生出现的个别性问题。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不同特点,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而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必要条件。下面从一名普通学生家长的角度,就教师与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谈谈自己的想法:一、 沟通的及时性学生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会给家长与教师带来新的信息(好的与不好的),当家长(教师)发现学生存在新的信息,并且该信息应当引起对方关注,但对方可能没有关注时,就应及时沟通,以便对方根据新的信息,调整教育思路与内容,达至良好的教育目的。例如:教师发现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家庭作业完成数量与质量有很大下降,已影响到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而家长对该情况不一定了解,就应及时告知家长,以引起家长重视。又如:教师发现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有某一方面进步特别大,应予以鼓励,而家长未必了解此信息,也可及时与家长联系,以便由教师与家长同时鼓励学生,使鼓励的效果最大化。再如:家长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发现学生与班上一些同学相处有很多问题,对学生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教师由于工作忙,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则家长应及时与教师沟通,以便教师关注并协调解决。学生的学习是连续的,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家长应相互沟通的信息)有相当强的时效性,如及时沟通,则对相应问题的及时解决、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很大作用,反之,堆积起来,形成痼疾,就错失了解决问题(或正向激励)的良机。二、 沟通内容的互补性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其中最明显的是教师对学生在校情况了如指掌,而家长对学生在家表现心中有数;教师通过课堂表现及其他同学的反映,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较多,家长通过与学生沟通、谈心(一般比教师细致深入些),对学生思想状况更易把握。相互间的沟通,双方都应注意向对方提供这种对方不易了解到的信息。除此之外,沟通内容的互补性还可体现在更深层次: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理论及普遍教育实践的掌握要优于家长,也容易从学生的行为特点及日常表现中发现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提醒改进。家长则从小看着学生长大,对学生的性格、优缺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由于遗传特点,学生表现出的性格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很可能在上一代也出现过,则上一代对这一问题的成功解决方法很可能是该家庭的“独门武器”,家长通过与教师沟通这些“独门武器”,对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使之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与家长多注意上述深层次互补性问题的沟通,可真正做到“教”(教师)“家”(家长)相长。三、沟通内容的多样性一般情况下,教师与家长往往是在认为学生有了一定问题,需要对方配合解决时,才与对方沟通。这是不全面的。双方应注意沟通的多样性,不但就问题(负面信息)进行沟通,也应就成绩(正面信息)进行交流;不但就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沟通,也应就学生优秀性格塑造、良好习惯培养进行沟通;不但就学生当前学习情况进行沟通,也就就如何提升学习的学习能力与基础素质进行沟通;不但针对学生个体的情况进行沟通,也应对班级、学校的相关信息进行沟通与交流。总之,沟通内容应是多样的,不应单一化。四、沟通形式的灵活性当前的信息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变得更多样化,教师与家长之间也应通过各种灵活的渠道,使信息传递及时、全面。例如:除了每学期例行的家长会之外,目前作者孩子所在学校的网站上有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平台;所在班级设立了公共信箱,供老师、家长及时沟通相关信息;组织了家长委员会,以便家长之间及与老师之间定期沟通、交流。通过这种灵活的形式,达到了信息传递的通达与快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31

会和老师沟通的家长才是好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

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技巧
1. 关心孩子心灵的成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我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因此,我们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灵沟通,并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交流。2. “了解”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有助于我们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并及时处理各种问题。3. “倾听”是教...

幼儿园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1、及时沟通,避免麻烦。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和家长见面,所以,最好把孩子每天的状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不要等一些情况发展严重了才想起和家长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这就要求老师在孩子在校期间,认真观察每个孩子,把孩子的各方面表现记在心里。2、主动沟通。教师要与家长主动交流幼儿情况,不仅能让家长...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应保持坦诚相对、有礼有节的态度。尊重家长,避免在场合上互相指责,而是共同探讨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沟通时机和地点,确保沟通顺畅。9. 平等独立,不卑不亢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应保持平等独立的态度,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即使遇到不讲理的家长,也要保...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调整自己的心态,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使家长感到亲切而不设防。即使需要批评学生或家长,也应保持诚恳和尊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距离感。3. 尊重与真诚的重要性 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家长的人格,尤其是对于所谓的“差生”和“不听话”学生的家长。描述学生问题时应保持客观,...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2. 流露真诚感 通过真诚的语言和行动与家长沟通,以情感人,要求教师以诚意和情感相结合,唤起家长的真情实感。教师应以诚恳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家长交流,避免教训式语气,而应采用商量的口吻,保持真诚、亲切的态度,以便建立信任。3. 注意谈话的形式和方式 教师与家长之间应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在谈话...

教师和家长沟通随笔
1. 定期交流:家长应利用接送孩子的时机,与老师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避免问题积累。轻松氛围下的交流有助于双方理解孩子,共同教育。在孩子全部接走后,是进行深入交谈的最佳时机。2. 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工作压力,家长应从老师的角度考虑,主动提供支持,即使对老师的某些行为有意见,也应...

教师如何跟家长沟通更有效
1、要尊重家长,这是沟通的前提。尽管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家长的作用不可小看。所谓“差生”和“不听话”的孩子不能见到缺桥家长就告状,多表扬孩子,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和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要有说话的艺术,讲话尽量做到条理清晰,...

老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1.主动联系家长。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包括主动联系家长、坚持协调一致和采用电话联系等。主动联系家长可以表达自己的诚意,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在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教师应该主动联系家长,以表达自己的教育愿望和家长的期望。在电话联系中,教师可以用电话与家长保持联系,但不要只...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1. 电话访问:在电话中,教师应保持礼貌和专业的态度,用语坚定而不失温和,确保沟通的有效性。2. 家庭访问:教师应在家访中表现出诚意和尊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在家表现,并与家长协商教育学生的策略。3. 家长会:教师应准备充分,明确会议目的,内容充实,以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计划。4...

家长和老师沟通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 要尊重老师,才有效果 1、端正对老师总体的看法:不论你对老师怎么看,而是要考虑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2、发自内心尊重老师:概念化的老师 ——所有教我们知识的人,指的是群体。老师的素质未必都能到你的要求,尊重老师实质是尊重自己。3、不要事事依靠老师:要不看成神,要不就白痴,就以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