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清代获赐文正称号的人中有谁是公认配不上这个称号的?

如题所述

清入主中原后,效仿中原王朝继承了谥法制度,因此朝廷重臣或是立有特殊功勋之人死后照例会赐谥。封建社会,文官谥号中以“文正”为最高,有清一代,获赐谥号者共有八人: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和孙家鼐。

不过,能获得文正谥号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实至名归的。综合来看,刘统勋、曾国藩的道德功业,死后得此殊荣是受之无愧的;汤斌作为康熙时期的封疆大吏,虽然也有政绩,但授予其文正谥号,显然有点勉强;朱珪是乾隆、嘉庆朝理学名臣,也是清流领袖。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协助嘉庆帝铲除和珅,不过晚年痴迷宗教,授之文正似乎也有争议。李鸿藻位居大学士,为官清廉,是不可多得的朝廷重臣,谥号文正倒也说得过去;孙家鼐在国事方面谈不上有大功绩,但为人正派声誉不错。至于曹振镛和杜受田两人是公认最配不上文正谥号的。

先来说说曹振镛。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以崇尚节俭著称,宫中用度每年不过二十万两。作为大清朝最肥的内务府衙门官员在道光帝这占不到多少便宜,以至于成了清水衙门,其官员甚至贫困欲死。单说节俭,汉文帝、宋仁宗在道光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可是,道光统治的三十年中,吏治腐败,民生日困,他所处的时代首开千古未有之变局。可就在这关键时期,朝廷言路闭塞,导致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便是大学士、军机大臣曹振镛。道光晚年时,已丧失进取的锐气,更不希望言官对朝政指指点点。

自康熙朝开始,大清就有不杀言官的祖制,可道光帝不解气,想要惩戒一下这群多嘴多舌的言官。曹振镛为道光帝出了一个主意,他对道光说:“惩戒言官不难,只要在他们的奏折上找出一些文字错误便可,然后交给都察院和刑部议处即可。”

于是,一大批言官因为上奏时出现错别字而被道光帝罢官免职,如此一来,朝臣们一心钻研文字游戏,对国家大事却置之不理。再者,曹振镛多次主持乡试、会试,其门生数千人。他经常奉劝弟子,让他们安心做官,不要出头找事。在曹振镛的主持下,朝廷上下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嘉庆以前,殿试大臣奉旨阅卷,原则是先看文章再看书法,主要是以文章取士。到了曹振镛手上,这规矩就给改了,他不看文章也不注重书法,唯独看卷面,只要是卷面上整齐划一,便认定此考生谨慎、心细,只有取了这样的考生,日后才会老实本分,不会主动闹事。

我们不能说曹振镛是奸臣,但绝对是个庸臣。道光一朝正是在他和穆彰阿的主持下,才让大清失去了同外界接触的机会,可是这样的人死后竟然还能得“文正”谥号,真是愧对了这文官的至高荣誉。

再来说杜受田。说杜受田得“文正”配不上主要是因为他没有为国家建功立业,只是帮助自己的学生咸丰帝争得了皇位。杜受田其人理政之才平庸,而治学尚能胜任。加上他颇有心计能揣摩道光帝的心思,才能让处于劣势的咸丰帝最终胜出。

咸丰即位后,杜受田不久便去世了。对于这位恩师,咸丰给足了面子,亲自为老师送行,而且盖棺定论赐谥为文正。据清代史料记载,杜受田灵柩返乡之时,咸丰帝派钦差大臣和内廷侍卫护送。他还下旨,杜受田灵柩返乡道路阻隔极为不便,凡是遇山则填平,遇水则建桥。此等师生之情,倒也世所罕见。

但仅凭师生之情便赐杜受田文正谥号,明显是不能服众的。后人对此颇有诟病,认为杜受田当不起这个称号。不过话又说回来,杜受田较之曹振镛来说,虽然没有大功于社稷,可对朝政也没有起到消极负面的组作用,仅凭这一点,他似乎又比曹振镛要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八位清代获赐文正称号的人中有谁是公认配不上这个称号的?
至于曹振镛和杜受田两人是公认最配不上文正谥号的。先来说说曹振镛。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以崇尚节俭著称,宫中用度每年不过二十万两。作为大清朝最肥的内务府衙门官员在道光帝这占不到多少便宜,以至于成了清水衙门,其官员甚至贫困欲死。单说节俭,汉文帝、宋仁宗在道光面前也是黯然失色。可是,道光统...

姓氏:曾;的来源?
1、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发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2、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