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偷东西”的时候都会觉得愤怒,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尤其是在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的时候,家长的愤怒更是会提升很多,轻则斥责孩子,重则一顿严打,生怕孩子以后走上歪路。
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是不是合适的呢?其实不一定合适。那家长在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我们要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去“偷东西”。我们要明确“偷东西”不代表孩子就是品德败坏,特别是孩子刚刚开始出现偷窃行为的时候。孩子“偷”往往是因为他有自己的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同时,他的这种需求过于强烈以至于他难以自控,如果从正常渠道不能够满足,比如让爸妈买,那他就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像“偷钱”,来满足自己。
那有的家长会问,他想要的话,为什么不跟大人说,而要去“偷”呢?这个问题就需要爸爸妈妈去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和孩子的交流状态,是和孩子平等地交流沟通呢?还是总是以“权威”的身份去命令孩子、纠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即使是给了孩子
零花钱,有没有了解过孩子是怎样使用的,或者问过孩子够不够用?那如果家长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即使孩子表面是遵从了家长的安排,但内心还是会有反抗,自己的想法总会要找个途径去实现。因此,家长平时要注意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不要总是以强硬的态度去给孩子安排一切,可以试着用商量的方式来让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但是要注意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那该怎么应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呢?首先,应先去了解孩子偷的原因。这时家长需要冷静下来,询问孩子偷窃的原因或者目的,不要一着急冲动就斥责甚至打骂孩子。在了解孩子“偷钱“的原因之后,可以和孩子谈谈父母对他这个行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并让孩子知道,就算犯错,爸爸 妈妈还是爱他的,此时,切记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之后,还可以和孩子讨论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时,怎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恰当的。比如“零钱不够了就告诉爸爸妈妈,正当地从爸爸妈妈这里获得,不要私自拿家里的钱,好吗?”这样孩子既不会一直处在要被惩罚的恐惧,也能去反思自己,去信任爸爸妈妈,以后有需求的时候就能主动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