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庙为什么没有武则天

如题所述

首先说一下人物关系,李世民的第9个儿子是李治,武则天既是李世民的妻子,又是李治的妻子,武则天和李治的比较出名的子女有: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李显的妻子为韦皇后。李旦的儿子为李隆基。
首先列出重要人物的在世时间
李世民(598–649)
李治(628–683),武则天(624–705)
【袁天罡573–645】,【李淳风602–670】
李显(656–710),李旦(662–716),太平公主(665–713)
李隆基(685–762)
再列出皇帝的在位时间
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在位
唐高宗(李治)649–683在位
唐中宗(李显)683–684在位
唐睿宗(李旦)684–690在位
则天大圣(武则天)690–705在位,改国号为周,立武周。
唐中宗(李显)705–710在位
唐睿宗(李旦)710–712在位
712年过后是李隆基在位,后面的就不说了
准确的说应该是武则天的确做过皇帝,但不属于唐朝的皇帝,因为她把国号改为周了的,所以搜索唐朝的皇帝搜不到武则天。
李治死后由儿子李显登基这不用怎么说了吧,1年后被武则天罢免了,李旦登基做了6年皇帝后又让给母亲(武则天)了。
其中李显和李旦当了两次皇帝,这里李旦三让天下,非常出名。第一次让母亲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死后,第二次再让哥哥李显称帝,李显死后(由于韦皇后想当女皇,被韦皇后和李显的女儿杀害,后李隆基发动政变,拥护父亲(李旦)登基,联合太平公主杀死了韦皇后),李旦由于无法面对与平衡儿子李隆基与妹妹太平公主的争端,因为太平公主地位特殊,于是干脆直接禅位给儿子李隆基,自己去做太上皇,断了太平公主夺权的念想。713年太平公主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李隆基)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的政权宣告稳定,开启了开元盛世,也结束了从626年玄武门之变九十年以来,首都多次兵变的现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19
武则天死前就已经消除了帝号,而武则天的后代都是李氏子弟,只能认武则天是皇后而不是皇帝。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又被称为武则天或武后,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第2个回答  2010-04-13
雍正七年即公元1729年,北京历代帝王庙自建成以来将近200年了。由于建筑物件的损坏,有碍祭祀活动。于是,雍正帝下令修缮。这次修缮前后用去4年时间。 修缮时,雍正帝在正殿西侧特意立了一块无字碑。重檐歇山式的巍峨碑亭,雕刻精美、气势雄浑的巨大碑体,在石碑上竟然不留文字。雍正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对历代帝王庙均作过大修。《日下旧闻考》说历代帝王庙"雍正七年重修",乾隆《御制重修历代帝王庙碑》称"庙自雍正癸丑(十一年)缮葺"。看来雍正年间的大修当始于雍正七年而迄于其十一年。这次重修,除修葺明代诸旧构外,增建的似只有景德殿正西与东南的两座碑亭,正西碑亭内置无字碑一通。这种于帝王陵庙建无字牌的做法,据说始于唐代皇后武则天的乾陵,其用意似乎是将自己生前功过听任后人评说。帝王庙立此碑,也应有类似效用。 按有关文献记载,雍正帝为历代帝王庙所作的几件事情都是可圈可点的。 其一,他继承了康熙帝未竟的遗愿,于登基之初,立即把康熙帝未能来得及听取的大臣们讨论的意见予以认真地整理,并一一落实父皇康熙帝谕旨中的精神,修改相关的规定。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将以往崇祀的21位帝王,大幅度地增加至142位。所增的帝王大量属于守业明君。专家们分析:雍正帝虽然仅仅在位13年,但他上承康熙大业,下传乾隆盛世。他从自身经历中深感:创业难,守业更难。他认为历代帝王庙在明初创建时,由于大臣们不识大体,只崇祀创业之君,不祀开国之臣,由此留下缺憾。对此,雍正帝予以补充,他强调对那些"英君哲后",或"继世而生",或"间世而出"的大多数守业帝王和功臣也应在历代帝王庙中祭祀。 其二,雍正帝先后5次亲往历代帝王庙拜祭。他在三皇的牌位前改一上香为三上香。他还下旨:往后亲祭历代帝王庙,大驾卤簿俱由庙门映影外行。 其三,雍正帝在历代帝王庙修缮时,重绘了庙里的彩画。这些精美的彩画至今还留存在内檐梁枋上。尤为难得的是,雍正帝亲自为142位崇祀帝王书写牌位,以表达他对前朝帝王的敬仰之情。 其四,雍正帝还在正殿东南立了一通御碑《御制历代帝王庙碑》

由上面可知,大概雍正帝看她不顺眼吧!
第3个回答  2010-04-13
在李唐王朝武氏与其丈夫唐高宗一起入祀太庙,后世王朝因其是女子,因此武则天虽为中国唯一女皇帝也不可能被供奉历代帝王庙。
第4个回答  2010-04-13
武则天临死的时候说:废帝号,以皇后之礼与高宗合葬。
武则天与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由此可见武则天死前自己就已经消除了帝号,而她的后代都是李氏子弟,只能认她是皇后而不是皇帝。

历代帝王庙为何与武则天无缘?
在这个阶段里面,奉行传统想法的士大夫阶层,受到了严厉的打击。因为历朝历代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就算有一些后宫干政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像武则天这样,想要登基称帝的女性。这在传统思想中,无异于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做法,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严厉反对,而武则天应对这一切的方式,...

历代帝王庙里面有武则天的排位吗?
北京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帝王中,没有武则天,也没有秦始皇、秦二世,三国中没有魏、吴以及隋朝;南北朝也不全;五代十国只有:后唐的明宗和后周的世宗。

历代帝王庙-有碑没有文
只有武则天的是这样的

明太宗的庙号用了115年,为何改为成祖?谁这么大胆敢动朱棣庙号?
之后,朱厚熜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专门建了个世庙,用来单独祭祀,而他的生父虽然被追封为皇帝,但根据明朝的祖训,生前没有当过皇帝,是不能称宗入太庙的,所以暂时不能进入太庙祭祀,后来扬州府同知丰坊为了巴结嘉靖皇帝,上了一封奏书,请皇帝以孝道为由,恢复古礼,建明堂,把生父抬入太庙配上帝。

刘邦和朱元璋的比较
1.都是平民出身。2.都是以弱胜强取的天下。3.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人。第一个王朝的开国君王;一个是汉人最后一个开国之君 。不同之处 1.出身不同 刘邦是个市井流氓出身而朱元璋本名朱重八,父亲朱五四,可以说往上数九代,都是贫农。2.军事战略眼光以及军事指挥才华不同 刘邦一生很少打败仗,...

中国古代帝王庙号有的称“祖”,有的称“宗”,依据是什么?
回答:乃古代帝王驾崩后,必于太庙立室奉祀而追尊之名号。例以某祖或某宗名之。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等。关于选定庙号之依据,《礼记》有云:“祖有功,宗有德。”汉应劭注曰:“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称太宗是也。”唐颜师古注曰:“...

什么是嗌号~?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 本来不...

汉武帝是谥号吗?
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有关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的工具书 有清代沈炳震编《廿一史四谱》、清陆费墀编《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谥》、清刘长华编《历代名臣谥法汇考》及各种“中国历史纪年表”等。 已赞过 ...

无耻的帝王,
刘邦为什么不如朱元璋?那就从史料上看看他们二人是怎样的不一样。 一样的皇帝,不一样的“夫妻生活” 当年,朱元璋称帝后,拜祭历代帝王庙时,仅给刘邦敬了一杯酒,原因就在这句话里:“惟公与我起布衣而有天下。”意思就是说,他们两人一样都是从平头老百姓起家当上皇帝的。 虽然刘邦是朱元璋的...

古时皇帝的封号是怎么来的?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皇帝的谥号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末代皇帝的谥号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或者由遗民政权上谥,比如明崇祯帝的谥号。南明上的是“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代定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