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在招研究生时排外现象是否严重

如题所述

坦坦荡荡说出那六个字! 此qin shou老师代表了很大一部分风气!!!

2003年就读,本科住在升升公寓,上课跑马房山和鉴湖。食堂很烂,宿舍很破,宿舍只让接校园网,网速按Byte算(你没看错,聊QQ都会看不到消息);C语言老师做习题演示,结果出来的答案和教案上不一样,她一个人在那鼓捣了半节课,学生坐下面哑口无言;接触的专业课老师,只会就本宣科,并且人品恶劣。一个南湖校区建了多年费钱无数,新生就住后食堂还没建好,每天用车拉饭去。。。学生家长上告教育厅,一查管后勤基建的副校长就进去了;正校长周祖德论文抄袭被媒体曝光,汽院、材料这些优势专业江河日下。总的来说,慎重择校,远离武理工。

最后说点正能量的:大一大高数老师很棒,退休后返聘的,学识渊博授课风趣,待学生很热心,对待逃课的学生也如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我就是外校考到武汉理工的。怎么说呢…………复试的时候,很多本校的都已经订好导师了~~但是基本上所有学校都会照顾本校考生,所以,这么说的话,武汉理工没有特别排外。起码现在我的同伴同学除了保送的,还是有很多外校的。
另外,如果你的分数线到复试线的话,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这非常重要,学校网站上还是有不少导师联系方式的,你联系一下吧。复试面试比较重要,不要太紧张,好好表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1
比较严重!打个比方吧复试分数线划300分的你如果是外校的,必须考370分左右才能进去,否则复试肯定把你踢掉。因为复试这一道关其实是定好的了,你初试分数高复试好好发挥就可以进去
第3个回答  2010-03-04
没有排外现象,只是每个学校都会保护自己学校的考生,应为要算就业率的,校外校内同样分数,校外若无其他任何优势可言,一般优先录取校内考生,总之,尽快找导师,在他招满人之前,让他接受你(此时他并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报他),只要他答应你的就会兑现的。武理还是很重能力的,不光只有分数的,做份简历,表现出自己优势的地方,找熟人推荐下,应该OK!
第4个回答  2010-03-04
研人不可不知的六大内幕
一 考研之近亲繁殖
面对日渐升温的考研热,很多人发现,报考本校的录取情况普遍比报考外校的情况好,不少考生埋怨考研“内幕”不少,考研存在歧视问题。对于外校,特别是一些不出名的地方院校的考生,名校或多或少会有些偏见。导师都倾向于要本校或本地的学生,考研中的这种近亲繁殖的现象,是考研界公开的秘密。请看以下数据:
天津某名校物理学院光学专业:12个人报考本校,考上9个,考取比例为75%;3个报考外校,考上一个,考取比例为33%。天津某理工学院外语专业:5个报考本校,考上1个,考取比例为20%;4个报考外校,没有人考上。武汉某名校新闻专业:23个报考本校,3个没考上,考取比例为87%;16个报考外校,考上3个,考取比例不到20%。
几乎所有考研学子都知道,考研尽可能地先找导师。许多跨校考生在报考前,都会想方设法到报考学校找熟人,找导师,找资料,找信息,找关系。“你为什么不报考本校?考名校你有熟人吗?没有熟人不找导师很难考上!”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向学弟学妹们介绍经验时,都会少不了这样一句话。
无可否认,跨校报考的确存在很多困难,例如,要重新买专业书、找专业笔记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此外,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报考的专业完全不同,即使考的是同一个专业,也必须比他们本校的考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上,而公共课复习就会随之受到影响。而且,考生所选择的地点、学校和专业一般都是比较热门的,它直接加大了考生考研的难度。一般院校的录取比例一般是1:4,而那些热门的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比例一般都比较低,有的甚至高于10%。
但是,从导师的角度上说,导师个人好恶和本人所从事专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他们对研究生的选拔,由于他们对本校的学生情况比较熟悉,有些名校的导师不喜欢招收外校学生,因为他们觉得外校学生虽然分数高,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还是信任一手调教的本校弟子,所以导师们更倾向于录取本校的考生,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它会影响外校外地考生的录取情况。而本校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对这些老师的观点、习惯都比较了解,而且,本校学生与导师们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考前就有可能得到了某些专业课考试信息,本校学生专业课就占有很大优势。
在获取信息方面,外校考生也处于劣势。各校对外公开的招生专业目录仅有专业名称与考试科目寥寥几项。相关的招生录取比例、自费和公费名额、保送名额等则少有提及。有些学校甚至连考试试题都不对外公布,并美其名曰体现公平。这一政策只会让外校考生望洋兴叹,而使本校本专业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的学校的“土政策”更是直接歧视外校生。最近听说了有关武汉某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录取中的额外的加分制度,该校规定,考生是从它划定的“12所名校”本科毕业的,可以加15分,这15分是在笔试和复试成绩加权和加总后额外加15分,是不经过任何加权的15分。12所名校当然就是公众耳熟能详的北大、清华、中科大等等,当然还有它自己。仔细想想,清华、北大等“12所名校”的本科生,除了该校的学生,有多少人会报考这所学校的研究生呢? “名校”毕业的本科生考该校的绝大多数,还是该校学生。暂且不论设计这一土政策的出发点如何,而事实上的效果,就是该校的考生大大占了便宜。而且,该校在研究生考试报名之前甚至全国统一笔试之前根本没有公布此项规定。也就是说所有毕业于非“12所名校”的考生都被蒙了一回,否则,一定有相当的考生都不会报考该校了,谁会愿意在这样不公平的考场上赌上自己的未来。
导师爱招本校学生、排斥外校学生的“近亲繁殖”现象从来就没有逸出过人们的视野;一些考生与导师私下交易以获取特殊照顾的招生内幕也不乏其事;而利用权力、金钱等特殊途径钻营考试、利益寻租的行为亦不在少数。
对于考研中的近亲繁殖,我们考生实在改变不了什么。如下建议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第一,知己知彼,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实力和兴趣特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对自己所选择的院校和导师的学术地位、历年的报考录取情况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切莫盲目行事。有的学校有的专业近年录取的学生大多是本校弟子,对于这样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不是实力强大,最好别报考。第二,跨校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应注意专业课的复习,要注意所报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动态或动向,立足于书本知识,但不能局限于这些知识。不能死读书,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让导师赏识你。
二 考研之保研内幕
尽管保送上研究生的比例在整个研究生招生中的份额并不大,但由于可以免试,许多人将其作为一条捷径,千方百计争取保送上研的机会。下面介绍保研中的一些内幕。
两份保送名单前后不一。某高校法学院2000年保研之时,第一次公布的保研名单和之后公布的第二次名单不一样。在第二次的名单中,党史系的一名学生被刷去了,换成了一名成绩并不好,原来根本无缘保研的学生。同学们都认为,两次名单更换部分候选人这种事在以往的保研过程中也时有发生;但绝不至于用较差的学生来换下优秀的学生。最后,经了解,被保送的这名学生原来是一名据说曾经给法学院做过很大贡献的干部的孩子。有了这个人情在,也就难怪了。
打个招呼成绩也能通融。该校党史系96级一女生,其男友是她的班主任,同时在某校招办也认识人。大三时候,她在其男友陪同下向所有任课老师“打了招呼”,借口是“因为她想保研,而保研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很严,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在给考试分的时候能通融一下。”这样,本来一门考得不好的课,找了老师之后,最终分数从“中”变成了“优”。到了大四确定保研名单时,她如愿以偿。
排名倒数也能保送读研。 1999年,某高校经管学院的一名毕业生,其成绩班级排名在倒数之列,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被保送上研究生。可是那一年该校的保研形势很特殊,学校对于保研的名额没有限制。所以按照标准,尽管当年他们班有十几个人有保研的资格,但是很多人都出国深造了,最终这名没有资格保研的同学在同学的指点下直接找到经管学院的一名硕士生导师,根本不需要送礼、托关系之类的事,他顺顺当当连考试都没有参加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经管学院的研究生。
“旱鸭子”成了游泳专业研究生。北京某体育院校的一名男生,不会游泳,竟然还是报考了体育系游泳专业的研究生。原因是该专业比较好考。当年该专业招录两人,他的成绩在本校所有考生中位居末位,在复试时他的前面有三个人,其中一人为游泳系本系学生,另两人是外校的,他的复试内容中根本就没有游泳,本校的老师走了个过场就算他通过了。原来,在此之前他所在系的系主任给体育系的老师打了招呼,“本校学生照顾一下”。因为这名学生如果考上研究生的话,就可以算做留京,是该系本科生毕业分配上的成果。
学校也帮忙作假。北大BBS上曾有同学反映,某师范院校提供给北大的保送生申请材料中有作假的情况,北大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确认这一事实后,立刻给出答复,建议该学校对参加作假的教师和盖公章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取消了保送资格。
保研竞争招来人身攻击。保送研究生名额的紧张,也带来了同学关系的紧张,一些无中生有,小事放大的情况在保送名单确定之际特别严重。某政法学院法律系一女生和系主任、班主任关系都很好,当年该班仅有一个保研名额,在五个有资格保研的学生中她排第二。这时候其余四人纷纷对她进行人身攻击,指责她和系领导有不正常的私人关系,“作风有问题”。
口吃也被拿来说事。某医学院的一位同学成绩在全班排在前三名,本来保送机会极大,但在保送名单确定前,许多不利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全都出来的,“这个学生有口吃,而且是生理性的”,“这个学生不会和同学处理人际关系,同学对他都有看法。”尽管最终这位学生也取得了保送名额,但和他理想的专业相去甚远。而这种经历也让他重新思考学生间的关系。“难道为了一个名额就可以去诽谤自己的同学?不择手段?”
重学术能力还是重活动能力? 在某一流学校的一个小系的研究生保送名单中,除了学生党员干部,只有一两个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大批进入保研名单也是学生意见的一部分。据一位学生干部说,虽然学生干部保研也有成绩的要求,但是因为学校里参加保研工作的人也是以往团委和学生会的干部保研留校的。对于曾经一起做过工作的同志,在这方面条件控制当然并非事实上那么严。学生的分数和学生工作经验可能与学生的学术能力没有丝毫关系,但现有的选评标准,没有给那些专注于学术特长的学生有任何倾斜。
保研内幕之原因。在研究生招生中分配一定的名额进行保送,原本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但各个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多少让研究生保送有了一些变味。研究生保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制度问题,有人情问题,还有学术问题。每年到保送时期,学校的各个系院、行政部门都会收到来自各方的条子。有些家长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具备条件,也想走这条路子。对于保送工作确实会有一些影响。保研相对于考研录取来说,其“黑”度还要轻一些,毕竟保送生的名额要小,能够运作人情的空间并不大。应该说,绝大多数保研的学生凭的还是真才实学。
三 考研之复试内幕
由于现在实行差额复试,有一小部分参加复试的考生不能被录取,因此大家要重视复试。现根据笔者本人及同学的经验,提供一些关于复试方面的内幕信息,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第一:并非所有学校所有专业都实行差额复试。
虽然各校在招生简章中都申明实行差额复试,但在招生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由于报考人数比较少,甚至出现报考人数少于招生人数,在这种情况下,该专业就不会实行差额复试,因为导师也担心招不到学生。如果三年招不到学生,导师资格就会被取消。所以不少报考冷门专业的学生,不必过于担心复试难以过关,极有可能复试只是走走过场,不会严格按规定办事,本来40分钟的面试,可能4分钟就完事,内容也是导师随便问问罢了。笔者参加的复试就是如此。
第二:关于公费名额的确定。
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很多学校都是依据成绩来定,所以大家争取考个高分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的成绩主要是指初试成绩。如某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2004年考研复试中就明确规定,初试390分以上才有公费,少一分也只能望洋兴叹。但在录取后,才发现还有一部分半自费名额,即只交一半学费。至于这半自费名单是如何确定的,则不得而知。笔者有一同学考湖南某大学的行政管理,读的就是半自费,而他称他是凭与导师的良好关系才争取到半自费名额的。而有的学校,要想读公费,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本校考生;二、与导师关系良好。外校考生在竞争公费名额的过程中处于劣势,笔者有同学考广州某名校的行政管理,初试成绩名列前茅,复试成绩也不错,复试后拟定为公费,但后来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却是自费。
第三:复试过程中对外校考生的歧视。
由于导师与本校考生往往都很熟悉,导师在考前往往会对本校弟子讲:只要初试过上了线,复试肯定没问题,一些考生甚至早就是导师“内定”好的人选,因此不少学校复试考的不是本校考生。确实还没有谁见到本校考生复试过不了的。而不少名校,对外校考生都不大“放心”,认为外校考生不是自己培养的,素质不大好,只知道埋头应付考试,科研能力不行,因而复试时考官们特意重点考察外校考生。这样外校考生可得小心了,复试考的就是你们外校生。外校考生不仅在面试时是主要考察对象,而且被录取后,外校考生难以争取到公费名额,这又是因为各校一般都倾向于照顾本校考生。
四 考研之阅卷内幕
考研政治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等题型,其中论述题的打分尺度最灵活,甚至比高考作文的打分还要灵活。这不仅因为考研办公室提供的答案是“参考答案”,而且因为观点的表达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考生能够自圆其说,就不能判错,就可以给分。然而,“灵活性”往往意味着“模糊性”,也就意味着,只要阅卷老师打的分不是太离谱,就不能算批阅差错。打分尺度的模糊性给极少数缺乏责任心的老师快速阅卷提供了方便,使得他们有可能瞎打分。比如,一道满分15分的论述题,假定某位考生应该得到12分,有可能被阅卷老师打上8分;反之,如果某位考生答得文不对题,按道理应该给零分,至多给1、2分的“辛苦分”,却也可能因为他写满了卷面,而被阅卷老师给到7、8分之多。
据说,考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甚至非常搞笑。有这样一位考生,估计他是实在答不出来,又无事可做,他在一道论述题后面写了篇小散文,在另一道论述题后面给阅卷老师写了封信。阅卷老师根本没看他写的是什么,便随手给了两个10分。后来幸亏被复查组发现,才纠正过来。
多数阅卷小组会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阅卷,分工协作。流水作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迫使每位阅卷教师必须尽量提高速度以避免“掉队”,你追我赶,整体阅卷速度必然越来越快。可以毫无夸张地说,很多批阅论述题的老师,几乎在眼睛瞄上答案的同时,手下的分数就已经给出,连考生写了些什么都没看清楚,便匆匆地一翻而过。考研阅卷在很多老师那里,就是不停地翻卷子、打分、签名,完全是机械劳作,根本不用动脑子。有些老师说,这哪里是阅卷,干脆叫“翻卷”或许更贴切些。
考研专业课的命题也有内幕。考研与高考有很大不同,除了法律硕士与MBA等少数学科外,占考试分数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的专业课命题和评卷是由招生院系各自负责的。由于国家对此缺乏相应的管理与监督,造成考研存在极大的暗箱操作。专业课的命题大多由研究生导师负责,而大多数科目尤其是文科没有像公共课那样实行标准化考试。在命题时没有任何的保护性措施,于是为幕后交易造成可乘之机。有些有背景或与导师有特殊关系的考生考前就知道考试重点甚至考题,而大多数考生只有头悬梁锥刺骨昏天黑地背书的份。再次是评卷也是如此,绝大多数考研专业课没有相应的标准答案,而考题的封面就是考生的考号和姓名,评卷老师心中的尺度就是学术良心与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在导师的一念之间一些人平步青云,一些人坠入深渊,数月的寒窗苦读化为乌有。
五 考研之辅导班内幕
在北京,大的小的,真的假的,红的黑的,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上千家,其中考研班占了大头。由于管理的缺失,这种竞争有时竟以极不公正的、甚至以黑社会的某些形式公开进行:授课质量差,老师不到位或效果差;授课时间缺斤短两,原先承诺的“名师”讲课时间不足;教务安排非常混乱,有时政治课十天半月才上一次,有时一天内要到两个地方上课;承诺不兑现或流于应付,有的考研班承诺有午餐并提供午间休息的地方,事实上学生得自己掏钱在外就餐;有的承诺考研班有资料有自编教材,事实上什么也没有。
第一:广告陷阱。
现在不少培训班都借鉴了商家们先尝后买的促销策略,在开班之前先大量投入广告宣传,各种类型的广告轮番轰炸,举办一些免费讲座,吸引考生的注意力。往往这些“样品”讲座的主讲都是些实力派的人物,他们非常了解听众的心理,内容都说在点子上,但却是欲言又止,想听具体分析,就只能报名。一些培训班的免费讲座相当精彩,但等你交钱后就是敷衍了事,令学员大呼上当。
再看广告,几乎所有的考研班都打着高校的牌子,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实际上,从2001年开始,这些高校陆续注意到各种培训班给学校声誉带来的损害,并开始着手整顿,现在很多考研班和高校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之所以还打上“与某某高校联合办学”等字样,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可信度。广告内容的误导也很严重,比如“拟邀请某某老师授课”,而这些老师根本无法到位,上课时只能胡乱找一些研究生代课,教学质量当然不能保证。
第二:名师陷阱。
“学外语,找鬃”,“数学考高分,要找鬃”,这是流传在各大高校考研一族间的顺口溜,由此可见名师出高徒的概念深入人心。所以现在的培训机构无不在自己的师资上大做文章。一些培训班就先打出“名师”的旗号吸引生源,在正式上课时却以“老师生病”等各种理由临场换人。
第三:学时陷阱。
现在一些考研班的广告上都是按学时来计算上课时间的,少数培训班就故意模糊学时和小时这两个概念,达到偷工减料的目的。
第四:资料陷阱。
现在不少考研班在上课之余还兼推销教材、辅导资料、磁带等,虽说有些是辅导老师的独到之秘,学生能够从中获益匪浅,但也有一些是粗制滥造,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或是盗用他人的版权。个别不负责任的老师上课的目的就是想把他的资料推销出去,学生花钱听讲座的结果是买回了一大堆资料。
第五:承诺陷阱。
有些考研班美其名曰实行“会员制”服务,承诺这个,承诺那个,但在实际操作中,所谓会员制成了一纸空文,几乎所有的承诺都不能兑现,即使个别的兑现了,也大打折扣。
第六:溜之大吉。
由于现在的考研班是先交钱后上课,所以有极个别的考研机构在收到钱后就溜之大吉,等你去上课时已不见其踪影。
教育培训是个大市场。在某些人眼里,一旦贴上“大学”的标签,招生广告无疑成了“消费者信得过”的赚钱机器。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俨然已成为某些考研培训班提高身价、诱人目光的最佳包装——“与鬃大学联合办学”、“鬃大学教授亲自授课”成了金字招牌。一些人靠出卖大学的声誉赚钱,而这种做法也越来越使大学的名声贬值。有人称这些人为“吃大学”的骗子,他们云集在大学校园或周围的写字楼内,以大学为招牌,举办各种培训班。
对于考生来说,选择辅导班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被辅导班的广告所迷惑,多向师兄师姐请教经验,选择口碑最好的辅导班。我想,最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辅导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专业考上研的同学没有一个参加了辅导班。而参加了辅导班的两位同学却遗憾地没能考上。
旧书新卖是书商惯用的一招。考试大纲一般在每年的六、七月出台,但大部分考研辅导书却早已在考研大纲出来两三个月前就已出版发行。各类辅导书先于大纲出版,销售情况却相当不错,因为有些考生想提早动手进行备考。很多辅导书内容与往年大同小异,只是注上“根据新大纲”,改头换面,又在招摇过市。由某位英语辅导“权威”编写的辅导书在三月份业已出版,该书也仅仅适应形势,加入了一些听力内容,为壮门面甚至把去年的考研真题塞了进去。
原则上,各类考研辅导资料要严格按照大纲来编写。但由于现在考研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抢占商机,争取主动,占领更大份额的市场,各个出版社都争先恐后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出书大战。由于各出版社认为每年的基本知识点不会有太多的变动,很多出版商往往先对去年的辅导书进行稍微变动,再版一次,在封面上注明“200*”字样,就又重新出版上市。等到大纲出来以后,再根据大纲略作调整,这时再注上“根据新大纲”编写的字样。像这样“旧书新卖”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各出版社还会夸大宣传,采用如“全国政治理论考研辅导第一人”、“全国考研辅导最畅销书”、“去年总共命中72分”、“绝对权威”等等诸如此类的宣传口号对考生进行迷惑。
现在出书最主要是靠作者的名气,书的质量一方面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以及内幕消息有关,另一方面,现在考研市场上盗版猖獗,有部分非法出版商,甚至一些正规出版社受利益驱使,对别人的辅导书进行改动并且加上诱人的广告语,打着“名师”的旗号,组织一帮人编写,然后以打折价出售,牟取暴利,影响了整个考研辅导书的质量和可信度。
考生为应试而应试,商家也借机投其所好,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如何应付考研的“绝招”。所谓的考研“应试技巧”、“考研高分突破”等辅导书应运而生。各种如“万能鬃”、“密压”等小册子遍布考研书店。不仅编写质量差,而且往往夸大宣传可信度,极易误导考生。
盗版书籍问题自然不少,那正版“名师”大作真实质量又如何?考研辅导书越来越杂,以前,考生们通过辨认出书单位和作者,还能挑出一两本中看也中用的,现在则是考研书满天飞,一所学校里可能有来自同一系的八个老师出的八本书,随便翻开哪一本都能找到一些常识性错误。有的政治辅导书号称“全国几十家辅导机构郑重推荐,绝对权威”,书倒编得挺厚,但内容相当繁琐,而且有的内容与平常使用的教科书,不但体例相似,内容也几乎原原本本的COPY。有的辅导书错误不少,其中很多还是概念性错误,甚至连一些基本概念都定义错了。另外,书中的不少复习题在别的辅导书中见过,也不知是谁抄袭谁。最令人琢磨不透的是书中有几道一模一样的练习题,答案却大相径庭,解释得更是令“内行人”啼笑皆非。
对于日益壮大,却又混乱不堪的考研辅导书市场,由于竞争的激烈和利润的驱使,盗版和不正当竞争手段也会出现,而我们出版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再加上广大考生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遇到质量问题得过且过,这些都助长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商的嚣张气焰,造成了考研辅导书市场上良莠不齐现象的泛滥,产生了一大堆“文化垃圾”。
因此建议考生买辅导资料要买有信誉保障的出版社,最好到正规书店购买,这样质量会相对有保证,毕竟还是有一部分辅导书编得比较好。
六 考研之辅导书之内幕
旧书新卖是书商惯用的一招。考试大纲一般在每年的六、七月出台,但大部分考研辅导书却早已在考研大纲出来两三个月前就已出版发行。各类辅导书先于大纲出版,销售情况却相当不错,因为有些考生想提早动手进行备考。很多辅导书内容与往年大同小异,只是注上“根据新大纲”,改头换面,又在招摇过市。由某位英语辅导“权威”编写的辅导书在三月份业已出版,该书也仅仅适应形势,加入了一些听力内容,为壮门面甚至把去年的考研真题塞了进去。
原则上,各类考研辅导资料要严格按照大纲来编写。但由于现在考研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抢占商机,争取主动,占领更大份额的市场,各个出版社都争先恐后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出书大战。由于各出版社认为每年的基本知识点不会有太多的变动,很多出版商往往先对去年的辅导书进行稍微变动,再版一次,在封面上注明“200*”字样,就又重新出版上市。等到大纲出来以后,再根据大纲略作调整,这时再注上“根据新大纲”编写的字样。像这样“旧书新卖”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各出版社还会夸大宣传,采用如“全国政治理论考研辅导第一人”、“全国考研辅导最畅销书”、“去年总共命中72分”、“绝对权威”等等诸如此类的宣传口号对考生进行迷惑。
现在出书最主要是靠作者的名气,书的质量一方面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以及内幕消息有关,另一方面,现在考研市场上盗版猖獗,有部分非法出版商,甚至一些正规出版社受利益驱使,对别人的辅导书进行改动并且加上诱人的广告语,打着“名师”的旗号,组织一帮人编写,然后以打折价出售,牟取暴利,影响了整个考研辅导书的质量和可信度。
考生为应试而应试,商家也借机投其所好,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如何应付考研的“绝招”。所谓的考研“应试技巧”、“考研高分突破”等辅导书应运而生。各种如“万能鬃”、“密压”等小册子遍布考研书店。不仅编写质量差,而且往往夸大宣传可信度,极易误导考生。
盗版书籍问题自然不少,那正版“名师”大作真实质量又如何?考研辅导书越来越杂,以前,考生们通过辨认出书单位和作者,还能挑出一两本中看也中用的,现在则是考研书满天飞,一所学校里可能有来自同一系的八个老师出的八本书,随便翻开哪一本都能找到一些常识性错误。有的政治辅导书号称“全国几十家辅导机构郑重推荐,绝对权威”,书倒编得挺厚,但内容相当繁琐,而且有的内容与平常使用的教科书,不但体例相似,内容也几乎原原本本的COPY。有的辅导书错误不少,其中很多还是概念性错误,甚至连一些基本概念都定义错了。另外,书中的不少复习题在别的辅导书中见过,也不知是谁抄袭谁。最令人琢磨不透的是书中有几道一模一样的练习题,答案却大相径庭,解释得更是令“内行人”啼笑皆非。
对于日益壮大,却又混乱不堪的考研辅导书市场,由于竞争的激烈和利润的驱使,盗版和不正当竞争手段也会出现,而我们出版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再加上广大考生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遇到质量问题得过且过,这些都助长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商的嚣张气焰,造成了考研辅导书市场上良莠不齐现象的泛滥,产生了一大堆“文化垃圾”。
因此建议考生买辅导资料要买有信誉保障的出版社,最好到正规书店购买,这样质量会相对有保证,毕竟还是有一部分辅导书编得比较好。

武汉理工大学在招研究生时排外现象是否严重
总的来说,慎重择校,远离武理工。最后说点正能量的:大一大高数老师很棒,退休后返聘的,学识渊博授课风趣,待学生很热心,对待逃课的学生也如是。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排外严重吗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排外不严重,每个学校都会偏向于本校,这是正常的武汉理工大学,简称武汉理工,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

这些考研黑名单院校\/看见赶紧跑
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排外,非名校考生需谨慎。华中师范大学:不保护一志愿,倾向优质调剂。武汉大学:专业课压分,复试偏爱名校生。

武汉理工大学复试难吗
武汉理工大学的复试相对公平,尤其是对于非本校考生。我作为外校考生成功被录取,可以分享一些经验。复试阶段,本校学生往往已经与导师初步接触,但这并不意味着外校考生会受到排外待遇。实际上,根据我身边的情况,包括我自身在内,外校考生在众多同学中占了不小的比例。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复试时的背景因素。

考研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校选择问题
3.武汉理工是有点排外的,但还不至于看不起差学校的人,因为它自己也好不到哪去。最后剩下1.中南大学了,这个学校你可以多加考虑,第一它不排外,我同学就在这个学校读研究生,第二它并不是很难考,第三如果你分数考得高,我是说初试,它会很看得起你,而不是看不起人。朋友最后给你说一下南方...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好考吗?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试题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eWdHya5I3LmMNtKiHwwCA 提取码:b0jb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若资源有问题可以追问

...结构工程研究生,请问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哪个学校好?_百度...
首先,这没有可比性,华中科技大学是985,武汉理工大学是211.层次就不一样。在结构工程学科方面,两校的差距不大,某些程度上来讲,武汉理工大学的结构工程还是强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从近几年的科研成果来看,武汉理工领先。如果你想保险的话,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它的招生人数较多,考试难度相对华科低一些。

土木工程考研可以选择那些学校比较好?
土木工程考研比较好的学校有: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科研基地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

请问各位华中科技大学的材料类专业研究生难考吗?
15年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345分,武汉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没有细分到材料学和材料加工)321,南航材料加工333分,单看分数是华科最高,南航其次,武理工最低,但是全国材料的排名是武理工在前,华科其次,南航靠后一些,虽然华科材料没武理工好,但是华科难考些,主要是985高校,所以分数有些虚高。

为什么清华大学的硕士招生量如此地少?
培养模式 在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管理(金融、 会计、经济学)、人文(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和法 学等专业推行相似的“4年本科+2年硕士”的培养模式, 多数学生本科毕业后可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从而加速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进程。因此,清华对外招的硕士才会那么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