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此唐太宗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如题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此唐太宗采取了统治措施: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唐太宗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欲使治国方略顺利地进行,关键在于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因而用人不论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
唐太宗还能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他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7
在初唐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代表的执政者那里,“民为邦本”的传统已经化为用明确概念提了出来的指导思想。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贞观政要》卷入务农篇)这环环紧扣的“三为本”的思想,意味着以民本与农本合一为特色的“民为邦本”思想已经成为指导当时执政的主导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导致了在百废待举、民生凋敝几近废墟的基础上创造了初唐贞观之治的奇迹,打开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通渠。

初唐执政者首先是畏民。唐是在亡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亲眼目睹了隋亡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唐太宗经常组织群臣讨论隋亡的原因,他善于纳谏,很大程度上也是吸取了亡隋的教训。唐太宗曾准备修建乾元殿,大臣张元素以乾元本隋初建,乾元毕工,隋朝解体相谏,使太宗猛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本是荀子的名言,由于太宗经历了隋朝覆舟之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了唐太宗口头禅,不少人误以为这就是唐太宗的名言而忘记了荀子的“版权所有”。(其实荀子也引自“传”,也不是最初的版权所有者)不过也正是这种畏民之心,才使他不得不去重视“民为邦本”。

其次是静民。唐太宗“民为邦本”的指导思想直接产生出抚民以静的治国方略。当时的抚民主要是抚农民,静民主要是安静农民和农业生产。他们通过推行均田,奖励垦荒,改革赋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增殖人口、兴修水利等措施使农民得到修养生息,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从而保护和发展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经济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强盛了国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了贞观之治。史学家杜佑说:“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通典》卷七)粮价从原先斗米匹绢的价格,跌至斗米四五钱,再跌至斗米两钱,这确是难得的治世景象。
第2个回答  2010-04-20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此唐太宗采取了统治措施: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唐太宗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此唐太宗采取了哪些统治...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此唐太宗采取了统治措施: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唐太宗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欲使治国方略顺利地进行,关键在于广招...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为何会有这样的认识?这体现了他...
这是唐太宗在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后得出的认识,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为此他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巩固中央集权,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重视选官用人和纳谏。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

结合材料一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问题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一: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材料一可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保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1、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轻徭薄赋,减轻...

唐太宗统治时,为了缓和君与民的关系,用了哪些措施?结果是什么局面...
1、轻徭薄赋,劝课农桑。2、税收上:实行租庸调制,使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障,负担也相对减轻。3、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贞观埋藏人才济济 结果: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
畏民,固然表明封建统治集团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对立。但从另一方面看,却又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中有识之士对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承认和服从,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就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对李世民君臣来说,居安思危的畏民观正是他们采取一系列进步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二、先存...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为什么这样说
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要维护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体现了他重视百姓,以民为贵的思想 体现了唐太宗对老百姓的重视态度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弊”.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促进社会安定的措施,使唐朝国内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

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
水能载舟。他还下令合并州县,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社会安定,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爱惜民力,亦能覆舟,舟也,使唐朝经济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减轻徭赋,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知人善用,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

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和效果
1、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⑴ 政治: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革除弊政,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潜;以人为镜,...

问一道历史题
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贞观之初,在...

唐太宗为什么要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12揭示了唐太宗深刻理解君民关系的本质。他认识到,百姓如同水,而君主则如同舟。舟不能离开水而存在,同样,君主也不能脱离百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百姓的力量既可支持王朝兴盛,也可能导致其衰败。基于此理,唐太宗深知人民百姓在王朝兴亡中的决定性作用,将“以民为本”作为施政的重要原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