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高一历史必修1,2复习提纲

如题所述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三、 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

1、 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

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2)影响: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C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2、 宗法制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大宗、小宗相对

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3、 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

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 秦朝的统一 (前221年)

1、 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B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1、 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2、 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3、 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4、 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 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 西汉

1、 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

2、 解决:A 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B 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

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

二、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

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

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 影响:A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C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 隋唐:三省六部制

1、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2、 影响: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

二 宋朝: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

三、 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

四 明朝:(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 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

2、 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

3、 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演变

1、 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2、 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五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 背景:清朝建立, 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2、 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3、 影响:A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B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C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

六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遭到压制。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 爱琴文明

1、 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700年)标志—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2、 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前12世纪)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陵墓和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

二、 黑暗时代: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

三、 古希腊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1、 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2、 殖民扩张:A 原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少人多。B 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3、 城邦政体—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A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没有公民权B 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

4、 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一、 民主里程

1、 民主初兴--贵族制: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2、 走上正轨: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3、 确立民主:前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4、 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二、 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A.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

B.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C.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三、 意义和局限

1、 积极:A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B多数人参与,决定更民主

2、 消极:A非公民无民主权利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C伟大文明的催化剂,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 从共和国到帝国

1、 君主制: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2、贵族共和制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

3、 帝制(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2)概况:A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B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 《十二铜表法》

1、 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2、 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3、 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C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三、 查士丁尼法典

1、 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查士丁尼法典。2组成:《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3、 影响: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B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8课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大宪章》1、原因: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2、签署:13C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二、《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

1、目的:限制王权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三、责任内阁、

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2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3、两党政治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四、 英国君主立宪制1、 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2、 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 联邦宪法

1、 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 制定:1781年费城制宪会议

3 原则: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4、补充: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联邦制度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4、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党政治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2、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 初创共和:波旁王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 法国大革命(起因、标志、含义)2、《人权宣言》(时间、机构、影响)3、《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二、曲折共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1、政体演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波帝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2、《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

三、确立共和-----标志: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四、维护共和: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对宪法进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一、 德意志的统一

1、 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 过程: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3影响:这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1、性质:《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国会为人民代表机构,由普遍平等的直接选举产生,虽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有浓厚专制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权力。2、局限: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1919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并颁布魏玛宪法。

2、局限: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3、结局: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统治

4、启示: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第13课鸦片战争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 原因: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 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直原因接: 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2、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内容: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此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

3、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根本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背景:列强侵略-清朝腐败-广西天灾-秀全创教

二、经过: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标志失败)

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影响)《资政新篇》(评价)

四、失败:(1)农民阶级局限性(2)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五、意义:(1)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产生巨大影响。(2)扫荡了清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政治基础。(3)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最高峰。(4)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 甲午中日战争

1、 原因:A、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B、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 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 1894年3、 结果:《马关条约》 1895

4、 影响: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

二、义和团运动

1、起因: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B、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2、口号:“扶清灭洋”3、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4、影响: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

三、八国联军侵华

1、 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 过程: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3、 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 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第16课 辛亥革命

一、 背景

1 一战后,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2、 民族矛盾:1918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二、 过程

1、 爆发: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2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有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

3初步胜利A 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B 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 释放被捕学生。

三、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四、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空想社会主义

1、 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B、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 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主张: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

1、 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B、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2、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巴黎公社

1背景:内忧外患 2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权3措施: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B维护劳动者利益。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意义: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教训及启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势力的反扑;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无产阶级缺乏一个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

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 背景: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业化,但不彻底;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使俄国落后腐朽充分暴露,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 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2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B实行土地改革C退出战3、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4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2、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

四、 意义: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经

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

类别:高中资料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769) | 评论 (0) 上一篇:2009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下一篇:香港大学面试经验谈 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重点问...
•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重点问... •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 高中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3) • 高中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2)
•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 走向世... •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一,中国传...
• 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要点版】(... • 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要点版】(...
更多>>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若雨米兰 Paranoia_偏执 shifei2 洧蓝 wenjiacheng56 xx_67 冰¢儿♀ ln1990121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姓 名: 注册 | 登录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网址或邮箱: (选填)

内 容: 插入表情 ▼ 闪光字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取消回复

©2009 Baidu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8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A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

  B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C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2、商朝的政治制度

  A商朝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指:王畿,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指: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B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1)通过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2)通过神化王权,强化商王的盟主地位

  (3)但商王的控制力有限,方国有较大自主权

  二、封邦建国(本节重点知识)

  1、西周建立:

  A周族以农耕著称,生活在陕西关中地区。

  B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2、分封制(重点掌握)

  A、目的:核心目的:巩固周王室;具体目的: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安抚商的降族,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便于监督管理;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B、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封国: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古方国。

  掌握受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C、受封者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诸侯要要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继续分封。

  D、影响:①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③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E、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的关系:继承与发展

  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宗法制度(重点掌握)

  A、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什么是宗法制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C、宗法制的内容: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和小宗关系。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和小宗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D、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E、宗法制的特点: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世卿世禄。

  F、影响:①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③但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回疏远,封国势力一旦强大,中央的控制力必然减弱。

  G、分封、宗法、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

  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规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不可缺少的工具。

  3、礼乐制度

  作用: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掌握)

  ①有巩固的血缘关系 ②具有浓厚的专制神话色彩

  ③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④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为奴隶社会 战国为封建社会

  1、春秋争霸

  (1)春秋争霸的原因:

  诸侯势力强大,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2)争霸的旗帜:尊王

  (3)诸侯争霸的结果:大国兼并小国,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2、战国纷争与变法(见教材p6)

  (1)纷争: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变法:

  3、秦统一

  秦为什么能实现统一?

  (1)春秋战国的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为统一奠定基础。

  (2)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起来,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3)长期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4)兼并战争打碎了各族的血缘纽带,促进了民族融合,提供了统一的社会基础。

  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点掌握)

  1、制度的主要内容

  (1)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2)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

  (3)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4)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三公的职责: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5)地方制度:郡县制(重点掌握)

  级别:地方分为郡县两级,下设乡、里。

  起源:春秋后期 战国时大国广泛实行。

  官吏职责:郡守、县令是郡或县的最高长官。郡丞和县丞辅佐郡守或县令管理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和县尉负责郡或县的军事和治安。

  郡县制的作用: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在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6)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

  ①怎样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世袭否: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

  ③独立性: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2、巩固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1)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考察官吏制度:殿罪制

  考核官员的方式:中央委派专职官员监督视察,年终官员自行汇报政绩。

  (2)颁布严苛的秦律

  秦律立法指导思想:轻罪重罚

  特点:细密、严苛

  作用: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也给人民带来极大苦难。

  (3)统一货币度量衡

  (4)修长城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总体影响:①积极: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秦汉—宋元),积极作用是主流——表现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建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

  ②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消极因素突出,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危害尤甚——表现在:钳制思想文化、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严重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汉初——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重点掌握)

  1、王国问题的产生

  西汉初年地方制度:郡国并行(郡县与分封制并行)

  王国问题产生的原因:刘邦建汉后分封同姓王

  2、解决:

  A、汉景帝

  措施:削藩

  结果:引起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叛乱,废除诸侯王的政治权力。

  B、汉武帝集权:

  措施:①建立中朝,削弱相权(掌握中外朝制度:中朝取代外朝,掌握大权,表明中央权力中枢发生变化。)

  ②设置刺史,监察地方(联系秦朝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③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与削藩相同之处都在于削夺王侯封地,加强中央集权。不同之处是削藩采取强制性削夺王侯封地的办法,推恩令采取渐进缓和的办法。)

  ④酎金夺爵

  集权措施的影响:

  积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权力过度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导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的专权。

  二、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一般了解)

  1、藩镇割据

  A原因:安史之乱后,平乱之将和降将被封为节度使,在其所辖范围势力发展过快,拥兵自立,独霸一方。

  B政局动荡,战争不断,人民痛苦不堪。

  2、五代十国

  问题: A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根源:藩镇割据势力的继续和发展。

  B 五代十国:五代:在黄河流域(即中原一带)十国: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

  C十国政权地区:南方局势相对稳定,一些证券劝课农桑,经济发展。

  D后周周世宗改革

  改革内容:革新政治、发展经济、严惩贪官、抑制藩镇

  周世宗最大的贡献:积极改革,南征北战,魏以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基础。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重点掌握)

  1、措施:

  A兵:杯酒释兵权,收精兵

  收精兵的措施:①三衙统兵,枢密院发兵,相互牵制;②“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布兵的原则

  收精兵的特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三衙指: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收精兵措施的作用: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宋朝军队的种类:禁军、厢军、乡兵、蕃兵

  B权:削实权:

  具体措施:①分割相权,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宰相仅有行政权;②州郡直属中央;③设通判监视,可直接向朝廷奏报;④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⑤派文臣做州郡长官。

  C钱:设转运使,财富运京师。(意义:中央掌控地方财政,消除了割据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

  利: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皇权,结束了割据局面,从此,地方势力已经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

  弊:三冗,造成宋朝的贫弱局面。

  3、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

  相同:①目的相同: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②内容相似:在中央,削弱相权;对地方,重视监督——汉有刺史,宋有通判③结果相似:强化了集权,带来了弊端(有利有弊)

  不同:①手段:汉武帝主要采取行政措施;宋太祖从权钱兵全方位进行②影响:汉武帝的积极影响突出;宋太祖的消极影响突出—导致北宋地方毫无独立性可言,最终造成“三冗”的积贫积弱局面。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 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② 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

  ③ 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④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第4课 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
  。。。。地方太小啦,只能放这么多。。。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4-24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炒股专用\桌面\fuxi\历史\历史必修1,2,3总复习_知识点_提纲.doc

急需高一历史必修1,2复习提纲
八、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的起因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的起因是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九、太...

急需高一历史必修1,2复习提纲
1、目的:限制王权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三、责任内阁、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2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3、两党政治...

急求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历史,政治三门课的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部分(高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1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 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提纲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考点提纲...急需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实行改革开放意义:...

高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概括
高中历史必修1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一)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二)分封制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①分封: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

高一历史必修一时间轴 急需!!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人教版江苏高一历史必修一新教材的复习提纲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

求高中历史必修岳麓版电子版教材!忘记把历史书带回来了,急需!非常感谢...
1.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如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K12 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 百度网盘 提取码: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2.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请问谁能帮我归纳高一英语必修(1、2、3、4)单词表的全部动词然后造句...
wo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