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价值是什么?与员工的区别是什么?要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麻烦各位帮帮忙,小妹这里先谢过了~!

  今天谈谈自己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价值理解,纯属个人观点。所谓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这句话上的理解,可知物以稀为贵,人们对千里马和伯乐在价值上,后者更为可贵,不过我不这么看,我觉得千里马和伯乐同样重要。虽然人们总是说:人才可贵,可到底有多贵?值得你为此付出多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企业,有所谓的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可能不能这么严格的区分两者,因为有很多的管理人员实际上也是被管理的人,要说纯粹的管理者可能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是总裁。这只是一个角度上的问题,暂且不说。就上级与下级关系的方面来讲,上级是管理者,而下级是被管理者。
  首先我想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一个管理者不仅要有管理能力,更应该要有识别人才的能力,因为他所管理的人很多,其中有精英,也会有滥竽充数的人,可是他需要安排这些人的工作,所谓能者多劳,而多劳多得,付出应该与收获成正比,一个管理者就必须事先发现能者,而委以重任,当然能者必然比普通人得到的要多,如果他没有办法发现这一点,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更严重的有可能会丢失这宝贵的“财富”,这只是一个管理者识别“千里马”能力;除此以外,还应该有很大度的胸怀,做为管理者需要被管理者为自己,为公司,更伟大的可以说是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管理者又应该为此付出多少代价呢?我认为为此应该考虑付出尽可能多的代价,为长远利益考虑,如果你所付出的,使员工不为之满意,那么必然留不住,结果可能是一批新人换旧人,永远处于发展阶段,而又无法前行的境界;如果你所付出的,是员工比较满意,那么员工必然会为你创造效益,企业可能会稳步发展,直至一定高度后停滞;假如你所付出的,不仅仅让员工觉得很满意,甚至愿意为你掏心掏肺,并会产生不论什么利益驱动都无法动摇这份工作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代价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了,而且相信所得到的也远远超出所付出的了,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这样大度的胸怀,也只有这样才能为长远的利益建立坚定的基础。
  其次我是一个被管理者,虽然不敢妄自是人才,但觉得也可以为企业创造出一定的利益,为此也常会衡量自己付出与得到的比重,利益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排在前面的,当然还有尊严,原则等等,不谈利益,纯属虚伪。对于我而言,常常自问,我所得到的值得我为此付出多少?假如我所得到是1W,我应该为此付出5K呢?1W呢?2W?甚至10W?你的老板的想法自然是希望越多越好,否则他何以为生,何以经营,但是做为一个被管理或者说是一个生产者而言,何以付出那么多,又以什么让我觉得我值得为此付出这么多呢?责任心,态度这些只是对于个人而言,那么对于企业而言,又应该如何让员工觉得付出是值得的呢?相信一个好的企业会给员工一个满意的答案,万事皆有因果循环,付出是“因”,得到是“果”,我同意,毕竟天下没白吃的午餐,企业何以发现你,提拔你,都是因为你的表现,你的贡献,但是当你做出贡献后,也被发现后,此时就应该是得到为“因”,付出才是“果”了,再继续循环,不仅使得生产者提高了付出,企业此时也应获得了更高的效益。
  所以我再次认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各自的分工,存在平等的价值,缺少管理者的企业就像是群龙无首的散兵游勇,毫无领导力,丧失存在的意义;缺少被管理者的企业也必然毫无战斗力,同样也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8
在彼得德鲁克等诸多管理大家的管理理论中都谈到了,在知识经济社会,每个知识性员工都是管理者。所以我觉得将企业中的领导职级的人成为管理者其实已经不合适了。因此,你要问的就是企业中干部层级的价值是什么?与员工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这不是一二句话就能说完的,我也懒得打那么多字。我这里有很多管理类的书籍,也有一些如何做成功主管、经理的培训自理啊,你要的话,就问我要。

在管理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假相,当然也就有躲在假相的迷雾之后的真相。管理的假相就像是错误的地图,会把管理者带到错误的终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当然要携带一本正确的地图。

管理是管理者的职能,我就先破除一个关于管理者的假相——就是认为管理者要有下属,而有了下属就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什么?我举三个定义。

第一个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这本词典其实没有管理者这个词条,不过它对管理的定义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那么与之对应,管理者就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的人”。

根据这个定义,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该是管理者。

第二个是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定义。在强调管理上司也是管理者的职责时,他说:管理者不是“负责下属工作的人”,而是“负责自己的业绩所依赖的所有人的业绩的人”。

根据这个定义,有下属的人应该是管理者,因为他的业绩依赖于下属的业绩。没有下属的人,如果他的工作业绩依赖于组织中的其他人,也应该是管理者。而今天的组织中,很少人的业绩能够不依赖其他人。因此,组织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该是管理者。

第三个也是德鲁克的定义。在强调管理者的有效性时,他给出了管理者的又一个定义:“在一个现代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根据这个定义,有下属的人不一定是管理者。德鲁克举的例子是制造业的工厂领班,因为他们并没有对组织的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对其下属的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及工作方法,他们既无责任,也无职权”。

而没有下属的人可能是管理者,比如一些知识工作者,他们尽管没有下属,但是做出的决策可能极大地影响公司前程。德鲁克比较两家竞争企业的市场研究员,一位可能有200个下属,另一位可能只有一个秘书,“然而就这两位市场研究员做出的贡献来说,却无太大差别”。

这三个定义至少有两个共同点:都承认没有下属也可以是管理者,都用成果而非职位作为衡量标准。因此想当管理者的员工,追求的不应该是职位,而是成果;那些身处所谓的“管理层”的经理人,如果没有成果,也不是管理者。

管理者的真相,就是管理者不在于有没有下属,而在于有没有成果。类似这样的被假相掩盖的真相很多,至少还有十大假相,以及与之对应的十大真相。

一、自我管理。假相:管理从管理下属开始。真相:管理从管理自我开始。

二、团队管理。假相:团队只有一种,管理的方法相同。真相:团队不只一种,管理的方法不同。

三、管人。假相:员工是人力资源,或者人力资本。真相:员工是人。

四、职场。假相:向下管理是经理人最主要的职责。真相:向上管理也是经理人的重要职责。

五、领导力。假相:领导力是魅力,或者是随职位而来的权力。真相:领导力是效力,是学来的和赢来的影响力。

六、企业的目的。假相: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真相: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为社会做贡献。

七、顾客。假相:顾客是上帝;非顾客不重要;所有的顾客都一样。真相:顾客不是上帝;非顾客很重要;对顾客要区别对待。

八、企业文化。假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真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内在的价值观。

九、中国制造。假相:世界已经进入中国制造的时代,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真相:世界还没有进入中国制造的时代,先把中国制造做好。

十、大师。假相:管理大师为经理人提供答案。真相:管理大师启发经理人发现答案。

前面谈到的管理者的三个定义,也有不同点:它们强调不同的成果。第一个定义关注任务,强调个人业绩。第二个定义关注人,强调团队业绩。第三个定义关注组织,强调组织业绩。从管事到管人,再到管理组织,这是管理者的三层境界。

成为管理者不难,关键是成为哪一层次的管理者。只有掌握管理的真相,才能成为高层次的管理者。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那张正确的地图,帮助管理者顺利地达到第二层、乃至第三层境界。
第2个回答  2010-04-17
要看是什么管理了,我做的是行政管理,和员工也没什么区别都是帮老板打工的人,管理的职责就是听从老板的安排,做好场内的相关管理制度,如员工随地扔垃圾,你就可以督促他,如果不听的话就是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给予相应的惩罚,你们公司的规章制度里应该都会有写的,
第3个回答  2010-04-15
管理者的价值是通过组织协调员工实现额外的价值,与员工的区别是,员工工作产生直接价值,而管理者是优化员工间的合作使之产生更大的效益。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是将现有的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及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4个回答  2010-04-19
说得简介点,其实管理者的价值在于统筹管理的协调,对各项内容进行合理调配能够极大地发挥各个人物资源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