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乃……乎?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一般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①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② 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2. ……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例】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②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3. ……之谓也 / 其……之谓也这是宾语前置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
句首有“其”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43565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
【例】①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②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4. 得无……乎?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
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 莫非……吧; 该不会……吧【例】①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②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③ 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5. 奈……何 / 如……何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 “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
【例】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②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6. 何有于……?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需要强调的是,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 原到“有”的前面。
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例】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7. 何……为?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读“wè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
读“wéi”的时候,一是动词性,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
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第三种情况。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例】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还要告辞做什么呢?)② 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8. 不亦……乎?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
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例】①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9. 有所…… / 无所……这两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可以说比比皆是。
“有”、“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的,“所”字短语作它们的宾语。这两种固定格式的翻译比较灵活。
【例】①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对财物没有取什么,对妇女没有宠幸谁)②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
《与妻书》(贫困没有什。
括
动词义:
1、形声字。本义:结;扎束。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2、引申为约束。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3、阻滞;闭塞。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4、包容;包括。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5、搜求。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6、征购。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7、征集。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8、汇集。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名词义:
1、法。
2、箭的末端。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和用“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编辑本段]香港和澳门地区对文言文的定义 香港、澳门,一般的报章和杂志都是用粤语书写的,他们会把用普通话书写的中国 *** 书面语(台湾地区称为国语)称为文言文,最近香港推行普通话教育,由于香港学生习惯了用粤语书写的课本,学生们都向老师反映这些文言文很难学,其实他们指的文言文就是中国大陆的普通话或台湾地区的国语。 详见,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2008年10月7日6点半新闻报道。
语常会今个学年开始,分四年资助一百六十间中小学,转用普通话教中文,但今年只有二十多间中学申请,有中学表示,宁愿自费推行,也不申请。[编辑本段]文言文结构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
11个句子囊括文言文所有翻译题型
【例】①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② 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
文言文中表示含有意思的字
括,包括;含有。《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含,包含;含有。《图画》:“而于面之中仍含有体之感觉者,为图画。”;包,包含,含有。《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具,具有;含有。《核舟记》:“罔不因势像形,各具情态。”;涵,包含,含有。《木兰花慢·席上送孙仲固帅兴...
高中过秦论原文及翻译文言文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1、《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
囊括文言文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
文言文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高一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文暄生活科普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高一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1、原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文言文中意为“包含,含有,包括”的字?
包:包藏,有包含的意思,但是比较隐秘的包含,如:包藏祸心。含:容纳,包含,如:窗含西岭千秋雪。括:包含,包容,如:囊括四海之意。有:古时表示“含有”的意思,常用“有”来表示,如要表示“含有...的意思”,就说“有...之意”。一时想不起许多,得看楼主在什么语境用呢,具体语境具体...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这句文言文怎样翻译?
像卷席子一样卷走天下,像包包裹一样包走九州,像装口袋一样装走四海,吞并八方荒远之地的意图
《过秦论》文言文翻译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
不错的文言文
1. 请给我推荐些比较好的文言文 过秦论 [西汉]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
“括”的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聚;会集 括【kuò】的详细解释 <动>捆束;结扎 《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肩举驴上。”<动>包括;包容。《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动>搜求;网罗。《北史·孙搴传》:“时大括人为军士。”<名>箭尾;箭的末端。《列子·仲尼》:“言善射者能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