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如题所述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经过20年努力,建设一个能够惠及10多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要看到,经过前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虽然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小康社会,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比如,到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时,我们原定的16项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有三项没有达到。

一是农民的人均收入,指标是人均1200元,实际达到1066元;

二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指标是人均75克,实际达到73克;

三是建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原定指标是100%,实际上建成80%。

这三项未完成的任务,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进入21世纪后,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3年下降,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

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中的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2、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不要忘记,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

《决定》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的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决定》在论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时,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至于这样的发展观叫什么发展观,全会后有各种说法,有的称它为"新发展观",有的称它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有的称它为"全面发展观"。

其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已经明确指出,这样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需要重视的是,科学发展观在全会上是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来的。  

3、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大决策,就是针对粮食生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党中央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联系起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4、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党中央注意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候,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处理得不好,会引起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出现政局动荡、政权更迭。

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正处于这一特殊的发展时期,因此要格外重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努力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扩展资料: 

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发展问题有许多研究,这些研究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和现代化的推进,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而逐步加深认识并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发展理论。我们党非常重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向全党介绍了这些发展的新理念,而且大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参考资料:李君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人民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

试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问题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形势动荡等严重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的问题更加凸显。世界各国都从以往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2、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不要忘记,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

简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其指导意义?
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全球化与多极化。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全球化与多极化。全球化指的是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球互联互通与交流,而多极化则指的是世界格局由单极或双极向多极演变。这种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增强,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适应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挑战...

你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吗?
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世界背景环境。二、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50多年...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什么?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实践、发展理念的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及新的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进入新世纪,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不断增多。我国发展已具备一个较好的...

简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其指导意义?
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全球化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迁,以及发展理念的逐步转变。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和发展需求紧密相连的。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发展全局,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深刻理解时代特点和我国经济社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