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共有七章,下面来赏析第四章。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①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陶偶。孔子对俑殉深恶痛绝。
译文
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反对霸政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恢复井田制度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保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除《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而且,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孟子·梁惠王上》第四章赏析
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孟子梁惠王上第四章的论证方法
《孟子梁惠王上》第四章,运用举例的论证方法。孟子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
《孟子·梁惠王上》04:孟子的解题思路
面对梁惠王,无论使用怎样的说辞,都很难让他从“做一个有为君王,缔造一个伟大邦国”的梦想中超脱。孟子没有从这个方向上解题,反而因势利导,利用梁惠王在这个方向上的求索精神,帮助他回到治国理政的常道上来。以挺杀人与以刃杀人都是杀人,这是人人皆知的常理;以刃杀人与以政杀人都是罪过,这...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赏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看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
《孟子梁惠王上》第四节和第五节的翻译
(四)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曰:“无以异也。”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以刃与政,有以异乎?”(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4不嗜杀人保民而王
《 孟 子》卷 1梁惠王 章句 上诗解4 不嗜杀人保民而王 题文诗: 见梁襄王 , 孟子出 后,而 语人曰 : 望不似君 , 就之不见 , 其 所畏焉 ; 卒然问曰 : 天下恶定 ? 吾对 之 曰 : 定于一 统.曰 孰能一 ? 对曰 一者, 不嗜杀人 . 曰 孰能与 ? 对曰天下 , 莫不与也 . 王...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 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区;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测出。’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 我自己...
孟子梁惠王下第四章
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一国之主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
《孟子梁惠王上》全文翻译是什么?
《孟子·梁惠王上》出自《孟子》,作者孟子。 【简介】 《孟子见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第一章】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
必修二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1、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