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辉的学术成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1.《刑事诉讼目的论》(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2.《职务犯罪监督论》(撰稿),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年
3.《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国家’85社科重点项目)(撰稿),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7月
4.《律师制度比较研究》(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5.《现代日本法》(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6.《当代司法体制》(执行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
7.《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撰稿),法律出版社1998年9月
8.《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副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
9.《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10.《当代司法体制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11.《刑事诉讼原理》(主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成果之一),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
12.《诉讼原理》(撰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成果之一),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
13. 《刑事诉讼原理导读》(独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
14.《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撰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月
15.《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
1.《外国刑事诉讼法概论》(撰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2.《刑事法学(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撰稿),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刑事诉讼法学》(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4.《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5.《证据法学》(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6.《诉讼法与律师制度(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3月
7.《证据法学》(撰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8.《刑事诉讼法学(修订二版)》(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01年7月
9.《外国证据法》(合作),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10.《拟任检察官培训教材》(撰稿),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月
11.《刑事诉讼法学》(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2.《外国刑事诉讼法学(新编本)》(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7月 :
1.《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合作,53万字), 载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5月
2.《日本刑事诉讼法》(独立翻译,21万字), 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3.《外国证据法选译》(日本部分,2.6万字), 载,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4.《刑事程序中保护被害人等附带措施的法律》(4000字),载《诉讼法学研究》第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7月 :
1.《英美法联邦德国四国刑事被害人保护对策之比较》, 载《法律科学》1990年第5期
2.《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载《政法论坛》1991年第1期
3.《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问题新探》(合著),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2期
4.《刑事诉讼主体论》(合著),载《中外法学》1991年第4期
5.《免予起诉制度新探》(合著),载《法学研究》1992年第1期
6.《刑事诉讼目的论》,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2期
7.《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程序问题的研究》(合著),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4期
8.《论刑事程序中的控审分离》,载《检察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
9.《试论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与人权保障》(合著),载《检察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
10.《论非法证据运用中的价值冲突与选择》,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3期
11.《论法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合著),载《政法论坛》1993年第3期
12.《论刑事程序中的权衡原则》,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5期
13.《刑事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政法论坛》1993年第5期
14.《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与审判结构之探讨》(合著)《政法论坛》1994年第1期
15.《关于刑诉法总则修改的几个问题》(笔谈)《政法论坛》1994年第4期
16.《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5期
17.《关于日本刑诉法及司法实务的几个问题》,载《现代法学》1995年第5期
18.《关于自白排除法则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
19.《关于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物的排除之比较》,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1期
20.《刑事程序中警、检关系模式之探讨》(合著),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2期
21.《日本刑事诉讼的新发展》,载《诉讼法论丛》第1卷 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
22.《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载《中央检察官学报》1998年第3期
23.《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义务》,载《法学研究》第20卷第5期(1998年)
24.《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
25.《关于测谎证据有关问题的探讨》(笔谈),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26.《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研究》,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法学卷)
27.《刑事程序中的技术侦查研究》,载《法学研究》第22卷第3期(2000年5月)
28.《刑事审前程序中的裁判权及其主体》 ,载《诉讼法学新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
29.《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 ,载《中英刑事诉讼研讨会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
30.《刑事诉讼中法官评判证据的自由裁量及其制约》,载《证据学论坛》第1卷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10月
31.《不起诉裁量权研究》(合著) ,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
32.《刑事审判前程序的理念与原则》,载《诉讼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
33.《外国证据规则的立法及发展——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一》(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3期
34.《相关性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二》(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4期
35.《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三》(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6期
36.《意见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四》(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7期
37.《自白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五》(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8期
38.《排除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六》(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
39.《证据规则的适用——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七》(合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
40.Song Yinghui & Wu Hongyao,〝The Principle of the Privilege Against
Compulsory Self-Incrimination and Its Procedural Safeguards〞(1999),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Spring 2001),YALE UNIVERSITY RIS Publishing Center Course Materials Packet(LAW21179_Pkt09),Professor: P.Gewirtz & J.Hecht(宋英辉、吴宏耀:“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耶鲁大学教材《当代中国法律》(2001年春季),耶鲁大学教材中心出版,编号LAW21179_Pkt09,主讲教授:葛维宝、何杰森).
41.《证据展示的法理与构建》(合著) ,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
42.《诉讼法学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变革》(合著),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9月28日
43.《论刑事证据规则及其制度构建》(合著),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第1卷 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
44.《刑事诉讼法学回顾与展望——“九五”成果总结与“十五”发展展望》(合著),载《诉讼法论丛》第6卷 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
45.《中西传统诉讼文化比较初论》(合著),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卷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
46.《刑事案件庭前审查及准备程序研究》(合著) ,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
47.《全面认识辩诉交易》,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7期
48.《关于劳动教养程序立法的设想》(合著),载《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02年8月
49.《我国刑事证据立法模式之选择》(合著),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1期
50.《刑事审前程序与刑事司法公正》,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51.《辩诉交易制度之评介与思考》(合著),载《辩诉交易在中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3月
52.《论合理诉讼构造与我国刑事程序的完善》,载《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53.《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之比较》(合著),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54.《证据裁判原则评介》(合著),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55.《从刘涌案件改判引起的社会反响看公开裁判理由的必要性》,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56.《关于搜查、扣押电子资料的立法完善问题》,载《证据法论坛》第7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月
57.《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合著),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
58.《建构我国刑事诉讼合理构造的理念与原则》,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3期
59.《我国刑事确定裁判救济程序之重构》(合著),载《刑事法前言》(第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60.《检察机关刑事诉讼职权之比较》(合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1.《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合著),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62.《刑诉法再修改的构想》(合煮),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11期
63.《日本秘密侦查手段之评介》(合著),载《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64.《我国羁押制度与保障人权》,载《超期羁押与人权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7月
65.《刑事诉讼法,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合著) 载《检察日报》2005年1月12日
66.《程序法定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合著),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7.《刑事诉讼中的警检关系模式——兼谈我国刑事诉讼法之完善》,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68.《庭审前程序中辩护律师信息知悉权的保障》(合著),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9.《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争议焦点与评述》(合著),载《证据学论坛》第10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70.《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合著) ,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
71.《未成年人案件取保候审、酌定不起诉问题的实证研究》(合著),载《中国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72.《刑事诉讼法若干前沿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3.《刑事程序中的检警关系完善构想》,载《人民检察》2006年11月(下)
74.《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最新改革评析》,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
75.《酌定不起诉适用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1期
76.《<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念与原则》,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3期
77.《宽严相济: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载《检察日报》2007-4-27
78.《商业贿赂犯罪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8期
79.《刑事和解的几个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80.《我国取保候审适用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合作) ,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
81.《日本1999至2005年刑事诉讼法改革介评》(合作),载《比较法研究》07年第4期 82.《对取保候审功能传统界定的反思》(合作),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07年第4期

宋英辉的学术成就
40.Song Yinghui & Wu Hongyao,〝The Principle of the Privilege AgainstCompulsory Self-Incrimination and Its Procedural Safeguards〞(1999),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Spring 2001),YALE UNIVERSITY RIS Publishing Center Course Materials Packet(LAW21179_Pkt09),Professor: P.Gewirtz & J.Hecht(宋英辉、吴宏耀:...

求助!司法考试
(1)重理念,轻规则:法律研究求本溯源,价值探究,教学中无不体现教师的研究方向、内容。课堂成了教师推广学术的礼堂:百家争鸣,各持己见。我们的教材更是各有所长、大不相同。 (2)重文论,轻实践:我们的学校教学是纯粹的本本教学,事例(案例)较少,实践没有。我们的教学成果、成就、学位的取得等关键看论文,可谓“一文...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