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科普‖航天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航天小知识
失重情况下航天员如何睡觉?航天员在睡袋中漂浮着,用绳子将人倒挂在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
太空闻起来是什么味道?宇航员描述,它闻起来就像烧焦牛排、高温金属和焊接烟雾的刺鼻气味。专家表示,太空气味呈现出的金属味可能是来自于高能离子的振动。
中国空间站设计寿命有多长?中国空间站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还可通过维护维修,延长使用寿命,并具备一定扩展能力。
航天玻璃能做啥?空间用抗辐照玻璃盖片,这是航天器的“护身铠甲”,能让太阳能电池方阵免受太空中高能粒子和有害射线的撞击。
为什么发射嫦娥五号要选在凌晨?天气条件对于航天发射至关重要。在凌晨,天气状况比 较稳定,云层更少,有利于火箭发射及信号的传播。同时,可更好地利用望远镜等天文设备,对观察到的发射情况做出总结。此外,由于凌晨整体环境亮度较低,火箭喷射火焰飞向太空时非常显眼和突出,有利于地面光学和测量设备跟踪到目标,收集相关信息。
航天员在太空怎么洗澡?不能洗淋浴,把湿毛巾加热以后擦拭身体。戴浴帽,免洗洗发液挤出来揉搓,洗完后擦干净。
宇航服穿着舒适吗?航天员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比如要求要是防火材料)有特殊要求以外,通常和我们在地球上穿的没什么差别。当在失重情况下穿航天服的时候,航天员实际上就是在衣服内漂浮,感觉不到衣服的存在。一套舱内的宇航服一般需要20多万的人民币,重量为20公斤左右,一套舱外的宇航服的造价通常需要2亿多的人民币,重量也达到了120多公斤。
航天员在太空怎么上厕所小便用特制漏斗收集,定期向宇宙空间排放。大便经压缩处理,暂时存放在马桶内,最后被带回到地面上来。在太空如厕,要将上身→鞋→依次固定好,双手握紧扶手,用屁股把马桶密封住。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1)第一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年、月、日等时间概念。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
(2)第二阶段:借助望眼镜等工具观测。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
(3)第三阶段:航天时代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开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测任务,其中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天问”系列行星探测卫星、"祝融”号火星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从敦煌壁画的飞天,到明朝万户的壮举,-代代中国人都期望着能到天上去看一看,幸运的是中华民族的梦想,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由神话变成了现实。中华民族迈着雄健的步伐,在浩瀚的天宇上,蹼出一条条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飞天之路”,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揽月",从"天问探火”到“北斗指路”,这些标志着中国航天奋斗史的大国重器,载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飞天梦想,腾飞升空。千年飞天梦,今朝一夕圆。--摘自杨利伟2021年《开学第一课》重要讲话
航天员训练的8大类58项专业训练
基础理论学习: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空间站概览,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解剖生理学,天文学,地理环境及气候学,载人航天发展史,航天心理学,工程数学与力学,空间法概要,机械原理与机械制图。
体制训练:体制训练项目和一般运动员或飞行员的训练项目非常相似,但强度更大,要求更高。这是因为航天员要去的太空站没有重力,当重力消失后,生命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人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航天环境适应训练:飞船高速上升和返回时会出现超重现象。科研人员为模拟这种状态制造了载人离心机。离心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模拟出超重过程,同时做出俯仰、滚转等动作,来增强航天员的超重耐力。此外,航天员还会进行飞机训练和血液重新分布训练,来提前适应太空的失重环境。
心理训练: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科学的生理、心理调节方法,能够让宇航员适应太空飞行中的孤寂与恐惧等各种情绪。但这还不够,航天员还要学会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在必要时给予同伴积极的心理知识。
航天专业技术训练:航天员必须学习飞船的各种操作和控制技术,并且要识别一些可能出现的故障并会进行应急处理。另外,他们还要根据飞行任务的需求进行训练,比如手动控制航天器交会对接。当然,预定在太空中进行的实验也要在地面提前进行实操练习。
飞行程序与任务训练:执行飞行任务时,所有的指令和操作都要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因此,航天员必须熟悉从进入飞船到返回地面的全部飞行计划并且要掌握在意外情况下使飞船顺利脱离轨道,并返回地面的应急飞行程序。
救生与生存训练:载人航天是高风险事业意外可能发生在飞行任务重的任何一个环节。应急救生训练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救生方案进行弹射座椅或救生塔的救生训练。有时还把人员投放到人迹稀少的大森林和冰冷的海水中,以训练人员在特殊情况下的自我生存能力。
大型联合演练:航天员要和正式飞行时执行任务的地面支持人员一起展开一场实战演练。这不仅仅是彩排,更是航天员与地面团队之间的相互熟悉和磨合。
研学科普‖航天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1. 失重情况下航天员如何睡觉?航天员在睡袋中漂浮着,用绳子将人倒挂在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2. 太空闻起来是什么味道?宇航员描述,它闻起来就像烧焦牛排、高温金属和焊接烟雾的刺鼻气味。专家表示,太空气味呈现出的金属味可能是来自于高能离子的振动。3. 中国空间站设计寿命...
关于航空研学的手抄报图片
关于关于航空研学的手抄报图片及内容如下:一、航天科普 航天(Spaceflight)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是指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各种活动的总称。航天活动包括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部分。航天技...
为什么要航天研学
航天研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和研究,深入掌握航天科技的知识和技术,激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兴趣。航天科技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航天研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甘肃研学旅行精品课程:「火星 1 号基地」航天科普研学
甘肃金昌的「火星 1 号」基地,作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的科普合作项目,以独特的火星生态模拟和科技应用为核心,打造了一个集教育创新和体验式学习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基地提供了多样的课程,旨在通过实践和探索,激发学生的空间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首先,「火星」环境勘测课程让...
航天日活动反思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国航天日,有幸参与了四川科技馆航天日半天亲子研学活动,不知道是因为疫情原因还是科技馆最近本来参观人数就很少,哪怕预约过后最终参加研学的也不到10组家庭,整个活动我以为是科技馆已经有一些前期安排,结果到了现场我才知道,之前的科普老师突发一些状况,本来是他全程策划(其实就是...
航天研学心得体会
航天港作为研学目的地的选择,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探访航天港,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航天技术进步的历程,深入理解探索宇宙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宇宙探索的前沿科学知识。航天港不仅是航天技术的摇篮,更是历史与科技的交汇点。通过参观航天博物馆,学生们能够回顾航天历史,体会航天事业的辉煌...
航天研学心得体会
航天港作为研学目的地的选择,展现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通过身临其境的参观,学生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并深刻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探索宇宙的意义,以及掌握人类探索宇宙的前沿科学知识。航天港不仅是航天技术的摇篮,更是历史与科技的交汇点。其博物馆内珍藏的历史文物和科技模型,让学生们能够亲眼见证人类...
科普研学基地介绍
基地内还设有多项互动体验项目,如“万户飞天”、“陆海空天一体战”、“航天梦工厂”、“星空地投”等,让青少年在互动中学习航天知识。为了更好地服务研学群体,基地配备了2个研学教室、1个亲子活动教室和1个党建活动室,此外还有1000余册青少年科普读物和手工书籍,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求。基地...
松滋九号宇宙研学日记怎么写
松滋九号宇宙研学日记写法如下: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宇宙的奥秘。为了激发青少年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松滋九号宇宙研学活动应运而生。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宇宙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二、...
中国航天科普研学基地是不是国防教育基地
兵器馆、部队荣誉(军史)馆等、用于开展军事训练的场所,包括民兵训练基地、学生军训基地、少年军校等、以及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而中国航天科普研学基地为青少年和体验者提供多元化的航天科普教育,是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是具备国防教育功能,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国防教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