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材变化了好几次,但《卖火柴的小女孩》却一直都在,可以说,这个故事影响深远,基本上每个孩子都知道她。
正因为它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还带火了一首诗。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节选)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
我要把蛋糕送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这应该是大部分孩子的美好愿望,对于小女孩,也普遍报以同情的态度,就像童话的结局一样。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
想必很多人对这个结尾,也不陌生。我们知道大部分童话的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知道了,童话也不一定都是骗人的,它也有人生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
所以,对于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我们除了同情,可能还有更多的思考。
比如说,人们对她究竟是冷漠还是同情。以前,很多人都把这个当成万恶的资本主义来批判,但公平地说,不管是哪个社会,人们不应该都是冷漠无情的,就好像托尔斯泰的《穷人》中的桑娜一样,有的时候,人们冷漠或者无情,也可能真的是自己都无能为力。
换句话说,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小女孩的幸福憧憬,有的人可能还会想,这或许是小女孩最好的解脱吧?
因此,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对于你这个结局,你又是怎么解读的呢?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