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两位主角:安禄山、史思明作为唐军统帅,为了攫取更大权力,起兵反叛自己效力的朝廷,让繁华的大唐生灵涂炭;戏剧的是,这俩人后来都被各自的亲儿子杀死,其原因也是为了权力。
暴躁的安禄山,被亲信和儿子联手杀死
安禄山是出生于营州(辽宁朝阳)的杂胡,母亲是突厥族的女巫、父亲早死,因此他自小没接受过什么好的教育,后来全靠着灵活的头脑、凶悍的性格、一流的口才,逐渐在平卢军中熬出了头,并被试图用胡人将领制衡朝中势力的李隆基看上,由此开启了飞黄腾达之路。
但这样的人,内心是没什么道德观、廉耻心的,更没啥忠义的概念。李隆基是如此的欣赏他,不仅任命他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还经常召他进京,皇帝做到这份上,也算是天恩浩荡了。但安禄山这种人,没有什么感恩的概念,而是典型的得陇望蜀、永不知足。长安的荣华富贵、酒色财气看多了,他就动了自己要取而代之的心思。再加上李隆基为了保证各个节度使之间的平衡而玩弄权术,结果计划了矛盾,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
当然,安禄山的军事冒险起初也确实一度获得了成功,没多久就顺利杀进了长安,自己也当上了“大燕”皇帝。但他也许不明白一句俗语:上梁不正下梁歪,他背叛视自己如儿子的李隆基,就不怕自己的儿子照葫芦画瓢、有样学样的对付自己?
安禄山
安禄山极为肥胖,史书称“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这种体格,肯定是要得病的,古代也一样,搞不好就有什么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什么的。
安禄山的症状有两方面:一是视力越来越差,称帝后甚至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二是身上长了很多毒疮。这都是肥胖的关联病症。
这种身体条件,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安禄山本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何况如今已经成了掌控生杀予夺大权的“天子”?因此,越来越暴躁的他,时不时拿身边人出气,轻则鞭打、重则直接杀头。身边的官员、太监们无不胆战心惊,生怕下一个人头落地的就是自己。
此外,安禄山称帝后虽然没有立太子,但最具备接班人资格的,无疑是骑射一流、屡立功勋的二儿子、被封晋王的安庆绪。但是在称帝后,安禄山越来越喜欢小妾所生的安庆恩,甚至时常跟人透露,自己百年之后要让这个小儿子接班。如果真的落实的话,按照宫廷斗争的一般潜规则,安庆绪肯定是活不了的。因此这位晋王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压根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少天。
严庄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但如果把身边人得罪完了,八成没啥好下场。那时,由于身体不便,安禄山经常深居宫中,大小事物都通过自己的“狗头军师”严庄汇报。但这位左膀右臂式的人物,也经常遭受鞭打的羞辱;同时享受这一待遇的,还有安禄山的贴身太监李猪儿。
“人们总是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才能走向联合 ”,惶惶不可终日的安庆绪、严庄、李猪儿很快达成了战略盟友,这种储君、权臣、宦官的组合,几乎没有多少皇帝能够防备,何况是眼睛几乎瞎掉、身体无法挪动的安禄山。
至德二载(757年)的一天晚上,严庄、安庆绪手持武器把守在安禄山的门外,李猪儿手持大砍刀冲进房内,直接对着安禄山的大肚子剁过去,肠子瞬间流了一地;安禄山根本看不清对方是谁,只能伸手去枕头下摸刀、试图反击,但无济于事,没过一会就咽了气。
严庄等人就地在床下挖了个大坑,把安禄山的尸体用被子一裹,草草的埋了进去。宫中其他人平日里早就受够了安禄山的打骂,这时在严庄一伙的警告下,一个个都守口如瓶。
没过几天,严庄对外宣布:安禄山病重驾崩,遗命立晋王安庆绪为太子。不久安庆绪即皇帝位。
史思明
到了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借着战局不利的机会,以替自己老领导安禄山报仇的名义杀掉了安庆绪一伙,自己接任“大燕皇帝”的宝座。但不久后,他也步上了老友安禄山的后尘。
更加暴虐的史思明,步上了老伙伴安禄山的后尘
史思明跟安禄山有太多的共同点:血统一样,都是杂胡;家乡一样,都是营州;出生的日期几乎一样——史思明比安禄山早生了一天;性格一样——都很急躁,但也都很骁勇。
因此,这么多的共同点,让二人自小就关系不错。他俩共同冒险、一同参军、一起打仗、一起造反,就像孪生兄弟一样。
而在当上皇帝后,相比较安禄山,史思明虽然在身体上没病,但“精神上”的问题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安禄山只是对手下进行鞭打,最严重的也就是砍头而已,但史思明不一样:“史思明猜忍好杀,群下小不如意,动至族诛”。史思明手下的状况也跟当初安禄山时一模一样:朝不保夕、战战兢兢。
这还不算,史思明对待儿子也跟安禄山再次一模一样。他的长子史朝义向来恭谦谨慎,而且作战勇猛、爱兵如子,得到手下将士的一致爱戴。然而,史思明只喜欢小儿子史朝清,甚至私下谋划杀掉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但由于父子俩的人际关系天差地别,史思明的这一打算被人偷偷告诉了史朝义。
上元二年(761年)3月,史氏父子试图进军关中,连续被唐军击败。史思明迁怒于儿子,计划借机除掉史朝义以及他麾下的所有将领。
安史之乱形势图
有一天,史思明命令史朝义修筑三隅城,并且限期一天修完。这明显是要找事,但史朝义也不敢争辩,赶紧组织将士们加班加点的开工,好在部下们比较得力,史朝义几乎在限期内完成了任务,仅剩下抹泥这一道工序。但史思明前来检查时却借题发挥,不仅大肆怒骂,还威胁要在攻克陕州后就杀掉史朝义。
碰上了这样的爹,史朝义心里也真是苦啊,被吓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同样的,他的部下们也不愿意束手就擒,在这些人的鼓动下,史朝义决定冒险自救。有一天,史思明驻扎在鹿桥驿,心腹曹将军担任警卫工作。史朝义的部将骆悦、蔡文景等人经过策划,先设计把曹将军骗出来,威逼利诱下,对方背叛了史思明;其后,他们连夜率领300士兵,直接闯进史思明的卧室。
史思明此时竟然刚好去上厕所了,只剩下几个手下在。骆悦、蔡文景连杀好几人,逼迫众人交待史思明的去向,其后他们追到马厩,抓住了试图逃跑的史思明。
起初,史朝义并不愿意杀掉自己的父亲,但骆悦等人害怕夜长梦多,于是先斩后奏,私下勒死了史思明。(史书中这么说,不排除是史朝义指使的)
于是,史朝义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帝位,并且在第一时间清除异己、杀掉了弟弟史朝清及其党羽。
安禄山和史思明曾猖狂一时,为何最后都被亲儿子杀害?
这还不算,史思明对待儿子也跟安禄山再次一模一样。他的长子史朝义向来恭谦谨慎,而且作战勇猛、爱兵如子,得到手下将士的一致爱戴。然而,史思明只喜欢小儿子史朝清,甚至私下谋划杀掉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但由于父子俩的人际关系天差地别,史思明的这一打算被人偷偷告诉了史朝义。上元二年(761年)3月...
为什么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最终被自己儿子干掉了呢?
因为他们儿子的野心太大了,所以才想把自己的父亲杀掉取而代之。
安史之乱中嚣张无比的安禄山,为何会命丧亲儿子之手?
所以安禄山的死因可以概述为两点,一是由于儿子中对皇位的觊觎,权利相争导致了他死亡的主要原因,二是由于他自身对自己身边的人恶毒,造成叛离,促进了他的死亡。
安禄山史思明为何都被儿子杀
安禄山史思明都被儿子所杀害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权力斗争、个人野心以及家族内部矛盾等多重因素。具体解释如下:一、直接答案 安禄山与史思明均曾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害。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个人恩怨和权力争夺。二、详细解释 1. 权力斗争与家族纷争:在古代社会,权力的争夺往往极为激烈。安禄山与史思明...
为什么安禄山与史思明最终被自己儿子干掉了?
即使重创了唐朝,安禄山和史思明最后都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了,不得善终。他们之所以被自己的儿子杀掉,首先与他们本人的脾气性格有关,其次就是他们儿子的地位受到威胁,担心被杀害,于是就杀父获得权力。一、安庆绪杀安禄山安禄山是一个很肥胖的人,他的眼疾也逐渐严重,定都后就十分暴虐,对身边的人拳打...
为什么安史之乱的造反两兄弟:安禄山跟石明思,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由于长子安庆宗之前以前被唐玄宗处死,所以当时的次子安庆绪已经被安禄山确定为了继承人。可是安庆绪很快听说,其父安禄山要改立安庆恩为继承人,甚至还要杀了他。一时之间,安庆绪的情绪极度紧张,毕竟叛唐以来他也是出生入死的卖命,要是为了这种事被他残暴的父亲杀了,他自己都觉得不甘心。正巧此时,...
安禄山、史思明为什么最后殊途同归都被儿子杀死?
曾经风采昂扬,万邦来潮的荣耀一去不复返,这场动乱的首祸者安禄山史思明的死因值得后来者深思,与其说安史叛乱被唐军平定,还不如说安史叛乱灭亡于自己,当安禄山、史思明只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时,当他们暴虐无常,嗜杀成性时,当他们作死般地想在战争期间更换继承人,众叛亲离的时候,他们生命的...
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什么都被儿子所杀?他们都做错了什么事情?
协同那个整天被安禄山不当人的下人李猪儿一起把安禄山杀害了。为什么史思明的儿子也把他杀了呢在安禄山死后,史思明借着为他清理家贼的理由,把安庆绪杀害了,并且成为了第二个安禄山。在权力的吸引下,史思明变得也像安禄山一样残暴,每到一个地方就实行自己的暴行,杀害百姓,只要是他看不顺眼的都没有逃...
为什么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长子安庆绪杀安禄山,是因为安禄山想传位给幼子安庆恩 史朝义杀史思明,是因为史思明不顾父子之情想杀子立军威。综观二人都是叛将,疑心颇重,又生性残暴,喜杀戮。左右下属皆惧之,不得人心。乱臣贼子,不得善终啊
为什么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最终被自己儿子干掉了呢?
而原先只是安禄山的部下兼老乡史思明渐渐不服安庆绪,逐渐有了异心,即便安庆绪调兵,他也不肯出兵,反而逐渐占有了范阳。后来安庆绪被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围困在邺城,不得不求救于史思明,许诺将皇位让给史思明。史思明这才出兵救援安庆绪,并在唐军撤兵后杀死了安庆绪,理由就是:“尔为人子,杀汝父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