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破北京时 明朝还有百万军队 为何不赶来救崇祯帝?

如题所述

1644年4月,春天已经来了,崇祯帝的心却跟冬天一样冰凉。

李自成的部队,早已将北京城包围得水泄不通。明朝守军连吃败仗,早已斗志全无。崇祯帝下诏各地部队紧急赶来勤王,他们却迟迟不见身影。在李自成包围北京城的一个月时间内,竟无一兵一卒勤王部队抵达北京。

4月25日,当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之际,崇祯帝在皇宫中大开杀戒。他逼死了周皇后、张皇后、袁贵妃,亲手杀掉了6岁的幼女昭仁公主,砍伤了15岁的长平公主。随后,在提督太监王承恩的追随下,来到景山,吊死于一棵歪脖树上。

崇祯帝的衣服上写着:“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享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我们回过头来看,虽然崇祯帝唯一能够直接调动指挥的孙传庭部队,已经于一年前在陕西潼关全军覆没,但当时明朝在各地还有近百万部队,只要运筹得当,大明王朝未必没有翻本的机会。

最大的一支部队是左良玉大军。左良玉最初在山海关外抗击后金军队,后来入关参与围剿李世民义军,势力越来越大,手下兵力最多时有80万,号称百万。

第二支部队是吴三桂大军。吴三桂担任山海关总兵,长期镇守山海关。他手下有10万军队,其中有4万关宁铁骑。这4万关宁铁骑的当年袁崇焕留下的精锐力量,战斗力极强,后来在山海关大战中和李自成20万大军打成平手。

另外,山东总兵刘泽清和总兵高杰而言各有不下于5万人的部队。

然而,虽然各地还有百万部队,可这些部队的将领心怀鬼胎,并未全力赶来北京援救崇祯帝。

刘泽清收到崇祯帝的勤王命令时,撒谎称自己坠马受伤,拒不奉诏。高杰则持观望态度,静候事态发展。左良玉军队最多,他的动作最慢,当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城时,他才向朝廷递交出兵计划。

倒是吴三桂,在收到崇祯帝勤王命令后,发兵来救。只不过,大军还在半路上,就传来了崇祯帝自缢的消息。

崇祯帝在诏令天下大军勤王时,又是加官进爵,又是重金赏赐。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何如此高的赏格,都没有让各路将领动心?

这是有原因的。

一、各地明朝军队虽然还有近百万之巨,可他们对于打败李自成,很有疑问。

左良玉是李自成的手下败将,早就对他产生了恐惧心理。刘泽清手下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拿来吓唬百姓还行,真要他们跟义军作战,就实在勉为其难了。高杰本是李自成部将,知道李自成军队的实力,自然也不敢去鸡蛋碰石头。至于吴三桂,他已预留投降清军的后路,也不愿将军队全部投入到勤王。

二、在崇祯帝当政时期,勤王将领从来没有好下场。

崇祯帝刚愎自用,疑心极大。当年,皇太极率10余万八旗精锐部队,绕道蒙古草原,从喜峰口关口进入关内,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北京城下。袁崇焕得到勤王命令后,亲自率领关宁铁骑主力日夜兼程赶到北京勤王,在各路援军的配合下,击败皇太极大军,让北京城转危为安。

战后,崇祯帝是怎么对待勤王功臣袁崇焕的?北京保卫战硝烟未散,崇祯帝就以“通敌”的罪名,将袁崇焕抓捕关进牢狱,随后将他凌迟处死。

有了袁崇焕的前车之鉴,谁还敢卖力勤王呢?

【参考资料:《明史本纪第二十三》《明史左良玉传》《明史袁崇焕传》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李自成攻破北京时 明朝还有百万军队 为何不赶来救崇祯帝?
然而,虽然各地还有百万部队,可这些部队的将领心怀鬼胎,并未全力赶来北京援救崇祯帝。刘泽清收到崇祯帝的勤王命令时,撒谎称自己坠马受伤,拒不奉诏。高杰则持观望态度,静候事态发展。左良玉军队最多,他的动作最慢,当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城时,他才向朝廷递交出兵计划。倒是吴三桂,在收到崇祯帝勤王命令...

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还有军队,为什么不赶来呢?
三、地方上起义军较多,军队比较散乱无法形成合力勤王。当时的农民起义不止李自成一个队伍,还有各地零散的造反队伍,朝廷的军队都在各地散乱着对付这些起义军。崇祯下令让他们进京勤王,这部分人没有办法形成合力,然后组成大的军队去勤王。他们被当时的其他起义军缠住,实在是走不开。

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明朝还有百万军队,为何不赶来救崇祯帝?
第三个原因,就是起义军的力量太强大了!声势这么大的军队,会让人还没有碰面就心里发慌,胆怯,未战而败!这也是最直接,最表层,最重要的原因!加上有能力的将军都在前期,被起义军杀的杀,降的降,被皇帝坑死的也有不少,其他的军队再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都不想打仗了。

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明朝还有百万军队,为什么不来救崇祯帝?
二、精兵不靠谱 的确,崇祯帝花费重金,痒了几路精兵,可是这些人,个个都有着反叛之心,比如后来起义的吴三桂,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精兵们的确是,骁勇善战,可是耐不住他们在四面八方镇守,待李自成带兵打进来的时候,已经是难以召回。尤其是在京营中的一些大将们大多是坐吃空饷,能贪便宜就贪便宜,打...

李自成包围北京城时明朝还有半壁江,为何没有一支勤王部队驰援京师...
勤王之师进度缓慢的原因 首先虽然他们合起来拥有百万大军对于打败李自成没有必胜的把握。左良玉曾经是李自成的手下败将,对李自成大军有心里恐惧感,人一有恐惧心里自然做事不会积极,对待京师勤王能敷衍就敷衍。刘泽清不但军队数量少,而且其整体不过一帮乌合之众,自然不敢首当其冲的去京师勤王。高杰更不...

左良玉坐拥80万大军为什么不去救驾?
李自成就已经攻陷了紫禁城了。因此,左良玉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前去驰援崇祯帝,明朝灭亡已经成定局了。总而言之,明朝的倾塌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人一军之过,是因为整个大明王朝都已经腐朽不堪以致大厦崩塌。况且左良玉本身并非完全的忠臣良将,崇祯帝之死、明朝之亡自然就成定局了。

崇祯死前,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左良玉为什么不救崇祯?
那时朝中的大将,能够数得着的就只有吴三桂和左良玉。在李自成打进京城以后,崇祯当时就下令让吴三桂赶紧回来,可是吴三桂的行军速度太慢了。剩下的就只有左良玉,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接到崇祯帝的任何命令,所以他才不会发兵,这也能算是一个理由。况且,当时到处都在打仗,军队抢劫百姓的东西已经是习以为常...

崇祯自缢前,左良玉为什么不救他?真相是什么
手握重兵的左良玉,不来救崇祯帝有三点原因:第一点原因:明朝气数已尽,内忧外患,已经无法挽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大变动的一年,这一年,明朝、清朝、大顺三方博弈。当时的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打到北京了。明朝的关外,吴三桂在宁远,成为山海关外一座孤城。这个时候的多尔衮率军已经抵达翁后...

崇祯自缢前, 左良玉拥兵百万, 为何却见死不救?
但是左良玉却并不是因为明朝的颓势而选择不帮助崇祯,其实在李自成大军压向京都之前,左良玉还是一直勤勤恳恳的为明朝剿灭匪徒,平定祸乱的。但是崇祯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有功不赏,但是喜欢找人背锅,这样一个皇帝,左良玉也选择了放弃。首先我们知道明朝的军队也是文官政治,像宋朝一样,武官的地位是很低...

崇祯自缢前,李自成送给他一个东山再起机会,为何被他白白放弃?
实际上崇祯如果当时能跟李自成达成协议,也不至于使得明朝灭亡的。当时李自成一路从西安向北京进攻,后来李自成曾经向他们提出了条件,并且派出了杜勋去跟崇祯那边进行谈判。杜勋之前是朱由检宫里的太监,所以气焰方面就相对比较嚣张了点。他向崇祯提出的条件是:把西北一带给李自成,并且让李自成称王,由崇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