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明显外在标志,源自人们对于保护身体的需求,刚开始兽皮树叶,后来上升到审美礼仪观念,功效得到扩充,从而形成了服装。
服装分开为衣服和装饰,从记载来看,我国是人类最早对服饰进行分类研究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然后在夏商时期服饰制度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
《竹书纪年·五帝纪》:“[黄]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记载了黄帝开始对服装进行革新(《竹书纪年》真伪值得怀疑,然而服装起源于三皇五帝是得到公认的。)。《诗经·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诗经.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周礼·春官·典瑞》:“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记载了商周时期人们对服饰的讲究。
《礼记·玉藻》是第一篇系统化阐述古代关于服饰礼仪规定的文献资料,记载了当时天子和诸侯的衣服、饮食、居处及其后、夫人、命妇的服制等,说明我国最迟在周朝就已经对服饰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而且非常完备。
在西周时期,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使得国家凝聚在以周室为核心的统治下,文化基本统一,服饰制度按部就班。周王朝以“华夏”自居,古代“华”、“夏”通用,意味着自己继承了“诸夏”,是三皇五帝的真正后代,以区别于周边少数民族,并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至汉代以后成为汉族的别称,始带有民族概念。
服装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明显外在标志,源自人们对于保护身体的需求,刚开始兽皮树叶,后来上升到审美礼仪观念,功效得到扩充,从而形成了服装。
在西周时期,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使得国家凝聚在以周室为核心的统治下,文化基本统一,服饰制度按部就班。周王朝以“华夏”自居,古代“华”、“夏”通用,意味着自己继承了“诸夏”,是三皇五帝的真正后代,以区别于周边少数民族,并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到了唐朝,历史上我国文治武功的第二个黄金时期,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服装则被称为“唐装”,逐渐取代了“汉服”,成为华夏服装的代名词。
最后,希望华服能够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广,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在春暖花开赏玩之时,在秋高气爽祭祖之节,能够看到更多的人们,身着精美的华服,男士峨冠博带,飘逸潇洒,倜傥风流,女士长裙曳地,大袖舒缓,倩影款款;老人鹤发童颜,华服一袭,垂髫童子,短衣打扮,举家欢乐,万民同庆,那是多么美妙的世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