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仁人志士如何看待生死

如题所述

生死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对待生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死观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平常错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赤条条地来,空着手走”、“生死天命”、“好死不如赖活”等话语都是对生死看法的一种表达。
人类有了文化以后,生死观也成为了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待生死的不同看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死观本身就是一种信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生死观。
先看看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人把人的出生看成是喜事,而人的死亡则是丧事,认为生离死别是人生最悲苦的一件事情。平时忌讳言死,健康长寿是吉庆之言,对人的咒诅也莫过于“不得好死”。 古代官员遇到父母丧事,必须离职回家居丧三年,谓之“丁忧”。生死问题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佛教和道教的终极目标。
下面介绍中国古代儒家、道教和佛家的生死观念。
儒家的生死观。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是中国人的思想基础,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儒家重视品德修养,追求人生的福祉。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中说的“五福”就是指:寿、富、康宁、攸好德(立德)、考终命(善终)。
活着的时候能健康长寿,生活富足康宁,具有高尚的品德,最后能得以善终,这就是儒家基本的生死观。
在生死的问题上,儒家崇德、仁、义,认为这些比生命还重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 朝问道,夕死可矣。”,对于这一点,孟子讲了更清楚,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的东西,就是仁义道德。孟子常用“性命”来代替“生命”,他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舍生取义”和“杀身成仁”历来被儒家所推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即是婉约词人李清照也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悲壮的句子。
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视死如归的人。贪生怕死和苟且偷生则是贬义词。现代人所说的“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旧活着。”也是讲的生死和人生价值之间的关系,其中不乏有着儒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及道教的生死观。
道教是中国的国产,老子和庄子是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特别是生死的观点形成了后来的道教,道教在生死问题上注重养生,追求长生不老,练就所谓的仙风道骨。古代很多出名的医家也常常是道家,例如东晋的葛洪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也是一位名医。
庄子认为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生死是相对存在的,没有了生也就没有了死;反之,没有死也就没有了生,死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庄子主张齐生死,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
庄子的这些观点很具哲理,是古人对生死问题朴素的辩证看法,对今天的人来说仍有许多启发和值得深思。
老庄的思想发展成后来的道教,道教的生死观主张在精神上追求清静无为,在身体上注重养生,即是在今天,在养生问题上道家依然独树一帜。
道家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和通过养生来达到延年益寿都具有积极意义,特别道家所发明的导引术(包括气功、按摩、太极拳等)至今仍为人们健身的重要方法。
至于道教的长生不老和成仙,只能说是古人对生死问题的一种善良愿望,道家在这方面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传说,这也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3、佛教之生死观
佛教在汉朝时候由印度传入中国,曾经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直至今天佛教依然有着很大的思想影响和群众基础。
佛教对人生基本看法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受难的。佛教认为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人生不仅有生、老、病、死之苦,还有种种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苦。现实生活的人们确实有着种种苦难和不幸,而且人生有着许多不确定性,佛教的生死观点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佛教认为生死是一种轮回,根据你生前的所作所为,死了以后将进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佛教还认为人生的一切富贵贫贱、祸福得失皆出于因果关系,人们的不同的行为会造成不同的报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为因缘所定。
佛教主张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自我,通过修行灭掉对自身的执着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能转化成佛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实现永恒幸福。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的两千余年中,不断地渗入了儒家思想,在积德行善等许多道德要求方面都能和儒家保持一致。
道家主张长生不老;佛家主张生前受百般苦,死后投往极乐世界;儒家认为人生追求福祉但道德高于一切,这些都是彼此在生死观上的差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5
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第2个回答  2014-06-25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生活死,要死得有意义就好。

古代仁人志士如何看待生死?
古代仁人志士对待死亡主要思想是成仁取义,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舍身取义,生死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生存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的社会。而在当今和平年代,许多人却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对待生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取...

如何正确对待生死 作文
在动乱的年代,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生存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的社会。而在当今和平年代,许多人却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战乱年代的人想活却活不成,和平年代的人能活却不知怎么活,想来可笑。人的生死大事,一方面在于人的主观因素即人的生死观;另一方面在于客观因素,即外部作用。在...

如何正确理解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_百度知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并不是说为了求仁而刻意去赴死。死一己可以救众生,可以益众生,可以避免更多的人死,当然应该“杀身以成仁”;如果徒死无益,那就是轻生。对孔子的这段话不应拘泥的理解,应该以人为本,对众人无益,甚至给民族、国家、人类带来后患的死,非但无益,...

古代仁人志士如何看待生死
在生死的问题上,儒家崇德、仁、义,认为这些比生命还重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 朝问道,夕死可矣。”,对于这一点,孟子讲了更清楚,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的...

.;仁人志士看待生死的事迹..!有名言更好额..!
志士不忘在沟壑。———《孟子.滕文公》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马援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

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正确对待生死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孔子有句名言:不知生,焉知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意思是什么
当古代仁人志士面对生死抉择时,他们坚守道义,宁可为理想献出生命也不愿接受微不足道的物质诱惑。"乡为身死而不受",这句话揭示了他们对原则的坚定和对世俗诱惑的坚决拒绝。然而,时代变迁,我们看到有些人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意味着有些人开始为了表面的...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为什么古代人多把义大于命,为了义不惜牺牲生命?
因为在古代义气十分重要,没有一起就相当于苟活于世,没有精神的存活,还不如有意义的死去。但是有义气的人,并非有一个好的下场,比如《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好汉看似一团和气,诸位好汉之间都是肝胆相照,充满了义气的氛围。其实梁山好汉并没有那么美好,他们之间的争斗和杀心,都是时刻存在着的。

为啥古代人多把义大于命,为了义不惜牺牲生命?
因为在古代义气十分重要,没有一起就相当于苟活于世,没有精神的存活,还不如有意义的死去。但是有义气的人,并非有一个好的下场,比如《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好汉看似一团和气,诸位好汉之间都是肝胆相照,充满了义气的氛围。其实梁山好汉并没有那么美好,他们之间的争斗和杀心,都是时刻存在着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