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3则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论语·为政》
白话翻译:
学习到的东西,常常去练习、实践,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凭此做学习的榜样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为迷惑而更加危险。
《论语》三则中第一则提出了学习中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别人取长补短。
第二则以对颜回这一正面榜样的称赞,倡导了勤学苦学,以学为乐的学习精神。第三则指出了学习《诗经》能够产生的多方面的学习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
论语第一则到第3则
论语1~3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论语·为政》白话翻译:学习到的东西,常常去练习、实践...
论语前六则原文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四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五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论语三则必背古诗有哪些?
论语三则必背古诗有如下三则。一、第一则 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2、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
《论语》五则
《论语》五则:第一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
说出1-3则论语及其注释,并说明其出处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
概括论语六则第一,二,三则的主要内容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篇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1、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表达了做人的基本方法;2、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表达了学习的基本方法;3、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达了学习态度;4、 第四则:子贡问曰:"孔文子...
论语十则解释
第一则: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第二则: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第三...
论语十则求翻译
论语十则 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过后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第...
论语:第一篇~第三篇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⑶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