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王安石《元日》一诗适合作新年对联

如题所述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龙书本作《除日》)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一作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一作争插)新桃换旧符”,说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唐人卢仝《除夜》诗说:“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宋人苏辙《除日》诗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两诗都提及长者最后饮酒的风俗.饮酒大概是子夜时分刚刚进入新年的那一刻开始的.屠苏,也名“屠酥”“酴酥”,古代元日饮酒屠苏的风俗,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是因为一个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唐韩谔《岁华纪丽》一《元日》:“进屠苏”注)王安石诗中的后两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桃符,又涉及另外一个风俗: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二神,能食百鬼.因此,才有用桃木板画二神于门上以驱鬼避邪的风俗.《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五代后蜀始于桃符板上书写联语,其后改书于纸,演变成为后来的春联.陆游有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除夜雪》),正是这种风俗的生动记载.
当然,作为大政治家、哲学家的王安石,其写作此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从王安石其他优秀诗作来看,传达那种变化之美,革新之美,以及那种不为世人理解的孤独之美,也确乎是其主要的诗意表达,如“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的对于日升新日的礼赞,“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动感和春天的欢呼,“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夜直》)中的那种静态美中的动态,以及“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的对于商鞅政治变革的赞美等,无不如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16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龙书本作《除日》)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一作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一作争插)新桃换旧符”,说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唐人卢仝《除夜》诗说:“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宋人苏辙《除日》诗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两诗都提及长者最后饮酒的风俗.饮酒大概是子夜时分刚刚进入新年的那一刻开始的.屠苏,也名“屠酥”“酴酥”,古代元日饮酒屠苏的风俗,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是因为一个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唐韩谔《岁华纪丽》一《元日》:“进屠苏”注)王安石诗中的后两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桃符,又涉及另外一个风俗: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二神,能食百鬼.因此,才有用桃木板画二神于门上以驱鬼避邪的风俗.《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五代后蜀始于桃符板上书写联语,其后改书于纸,演变成为后来的春联.陆游有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除夜雪》),正是这种风俗的生动记载.
第2个回答  2017-11-13
王安石《元日》是描写春节的,但其句子并不符合对联的规范。所以如果要作对联,只能拿出其中的句子作上联或者下联。比如,
彩灯光下千门秀
爆竹声中一岁除
第3个回答  2017-08-23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4个回答  2017-08-1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这一句

宋朝王安石《元日》一诗适合作新年对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龙书本作《除日》)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一作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一作争插)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诗作《元日》中描写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有贴春联的习俗的诗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哪两副对联是根据王安石的诗句改编而来的?
第1副对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春节诗词,《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而上面这一副春联,显然是根据王安石的诗词意思,加以改编,变成了一副妙趣横生的春联。虽然对联是在王安石诗作的基础上加以...

贺新春的古诗七言对联
1,《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白话文释义: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

关于贴春联的诗句
关于贴春联的诗句如下:一、《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二、《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

王安石的诗句那句描写的正是贴对联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

春节的古诗,对联,童谣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来鹄《除夜》二、对联 1、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联的下一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原文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白话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

关于春节的古诗和对联
关于春节的古诗和对联:1.《元日》宋朝·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春雪》唐朝·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3.《除夜宿石头驿》唐朝·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元日这首诗中写春节热闹气氛的诗句是
《元日》中写春节热闹气氛的诗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