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指的是分两种去解释,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解释二:“有教无类”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从根本上决定了儒家学说的本质。“有教无类”的涵义不是某些特定阶层、特定集团、特定群体的人可教,而是人人可教。人人可教即人人可学,人人可学即大众之学。
“有教无类”不是某部分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的问题。孔子教导人的,不是如何挣大钱、发大财、当大官,而是人如何才称得上是人,怎样才能算作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做人比发财更根本、更基础、更富有根源性。要做人,就要修己。……孔子儒学的意义就在于将礼乐教化不分族类、不分老少向所有人敞开,实践“有教无类”。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已形成并贯彻的教育思想,这个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莘莘学子。无论是之前还是在当下,这个教育思想都是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在孔子之前,当时的社会风气一直是“学在官府 ”。教育是上层社会的专利,一直是“有类”的,也就是说受教育的权利,始终是把持在少数贵族的手中,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的传播是极其缓慢的。
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才彰显了它的重大意义。孔子率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口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框架,这在一定意义上打断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
这样一来,私人讲学的社会地位提高,劳苦大众的受教育范围也拓宽了。
据记载,孔子的学生只要献给孔子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礼,便可以跟随孔子进行学习。
“有教无类”的主张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在孔子看来,无论是谁,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对他们进行教育。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他不分贵贱,不看地域,也不分智愚,只要肯虚心向学,孔子一律对他们进行教育。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七十贤人中属于贵族出身的有孟懿子、南宫敬叔、孟武伯、司马牛四人;属于城市贫民和卑贱之人有颜路、颜回、仲弓等人;甚至连颜涿聚这样的“梁父之大盗”也列入门墙。就像孔子所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
孔子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孔子还能做到因材施教。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学有所成。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孔子并未因品行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最好的学生。
在孔子看来,不论你的出身是什么,我都会教你的;但是我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予你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成不同的人才。
但我们今天的教育,或者说教育从业者,却不都是这样。有的老师,看人下菜碟,看学生的出身,甚至看学生给了自己多少好处。在教学内容上,也是唯分数论。也就是说,他们更注重教考试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却不一定就是有用的东西。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下您的精彩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指的是分两种去解释,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解释二:“有教无类”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
例句: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这句出自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谢质彬先生在1989年第11期《文史知识》提出来了关于“有教无类”的新解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三,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第一种不对。因为教与类不像勇与谋、名与实,是矛盾对立的两面。第二种也不对,理由同上。第三种更不对。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即“有A则无B”。比方说,有备则无患,有恃则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通过教育,可以消除人原本的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