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军虽然打了胜仗,却签订了澶渊之盟??

如题所述

宋军虽然在澶渊之战时打败了辽军,掌握了主动,可是宋军并没有全歼辽军的实力。而辽军失了锐气,军心不稳,也没有打败宋的能力。总之两方都没有实力吃掉对方,所以结盟了。

其实澶渊之盟很不错的,宋朝是很富的,那点钱在宋朝看来真的不算什么。澶渊之盟在宋朝看来最主要的是保证了宋的正统地位(宋辽结为兄弟之盟,宋为兄辽为弟。这保证了宋朝拥有华夏正统的地位)还有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敌对(和平啊,多好)。

首先北宋并未胜利,当时的情况是辽军兵临澶州,可以说是首都最后的防线,不过宋军趁辽军来临之际用当时射程最远的几个人拉动的大弓箭直穿辽军战前统帅,杀了其锐气,加之真宗亲临并在双方的妥协下订了澶渊之盟,所以这次战争基本上并没有多大损失,也没有实际的胜负。对于盟约,就是妥协的产物,宋每年给辽好处使之不在大规模侵犯,而辽得了好处也不好意思大规模掠夺(小规模冲突无法避免),但是有一点要记住,就是宋代经济发达,双方之间的贸易宋方总是处于顺差状态,所以宋每年把东西送过去,每年的贸易又赚回来,从整个国家层面,损失不大,然而商人富国家穷,相当于商人赚了政府的钱,不过妥协归妥协,好处也是大大的,几十年的和平也是很难得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19
1.客观上来说,宋军虽然 打了胜仗,掌握了一定主动,可是宋军并没有全歼辽军的实力。
而辽军吃了败仗,军心不稳,也没有打败宋的能力。
辽国当时先锋被射杀,士气受损,而北宋二十万边防军正在回援,若不议和,胜负难料。而两败俱伤不是宋辽的本意。宋先提出议和,约为兄弟之国,已使辽国脸面尽得;而又有不少岁币提供给辽。辽国觉得面子上过的去了。
总之两方都没有实力吃掉对方,所以结盟了。

2.从宋这边来看,当时的皇帝宋真宗是个胆小鬼,惧辽人如虎,加上之前宋辽之间的战争,宋朝是败多胜少,百官中也有很多人惧怕辽国,他们组成了主和派;而且寇准这个人,有才是有才了,可是做人就呵呵了,得罪的人多,他主战,他的很多政敌就和他作对,主和。总之,朝中主和派势力大,而且有皇帝支持。
有上面2点原因,签订这个不算太屈辱的盟约就很正常了。
请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19

    过程: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

    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原因分析:有上可以看出,辽国处于军事考虑,提出议和后,这次结盟还是宋真宗皇帝自己的主张,他向来主张和,这次辽国给卖个篓子,他肯定接着,当然有的会说是臣子的作用,但是归根到底还是皇帝自己的主张。


第3个回答  2014-08-19
1、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当时宋辽两方势均力敌,辽国想一举灭点北宋是不可能的。宋朝想把辽人赶出国境也是痴心妄想,战争进行不下去了,只能和谈。
2、澶渊之盟,30万的岁贡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万万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

3、澶渊之盟规定“关南”之地,瀛莫二州属于宋朝,这两州是幽云十六州之内,本石敬瑭送给契丹的,后又被后周柴荣夺回,辽人一直想要收回失地。澶渊之盟解决了两国的领土纠纷,为两国百年和平创造了条件。
第4个回答  2014-08-19
宋积弱已久,能打胜是因为皇帝亲征,士气大振才打败敌人。这就说明,这次胜利是有偶然性的,宋在军事上依然是弱势方,再加上朝中主和派大臣觉得应该趁此大胜与辽签下和约,皇帝可能也觉得自己不可能一直靠亲征取胜,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万一对方皇帝也亲征,那就不妙了。皇帝自己也有和谈,修养生息之意,所以签盟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为什么宋军虽然打了胜仗,却签订了澶渊之盟??
首先北宋并未胜利,当时的情况是辽军兵临澶州,可以说是首都最后的防线,不过宋军趁辽军来临之际用当时射程最远的几个人拉动的大弓箭直穿辽军战前统帅,杀了其锐气,加之真宗亲临并在双方的妥协下订了澶渊之盟,所以这次战争基本上并没有多大损失,也没有实际的胜负。对于盟约,就是妥协的产物,宋...

在赢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北宋为什么会签订澶渊之盟?
宋军在这次战争中,并不算是取得了胜利,只是抵挡住了辽军进攻,使得双方进入了僵持阶段。但宋军也完全没有必要与辽签署“檀渊之盟”,或者说,议和可以在打一场持久战之后再进行。以宋军的经济力量,完全可以消耗孤军深入的辽军,拖上那么一年多,辽军必然退军,自然也不需要议和了。但...

北宋在胜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签订屈辱的檀渊之盟呢?
真宗是个很不愿意打仗的人,巴不得讲和罢兵,宋朝特使曹利用经过几轮谈判,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宋朝每年给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宋朝打败了辽国,为什么还要签订“澶渊之盟”呢?
因此,尽管北宋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考虑到辽国可能无休止的南侵,以及宋军战斗力的局限,签订澶渊之盟被视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实际上,澶渊之盟不应被视为北宋的卖国行为,而是两国为了长期和平而达成的协议。

宋辽之战,宋朝仗打赢了,宋真宗为什么还有签澶渊之盟?
这里大家心中有个梗,为什么仗打赢了,反而向辽支付赔银呢?原因是宋真宗根本不想再战,澶州一战,刀剑声音犹在于耳,再加上辽一再声称宋占了他们的关南之地,宋觉得理亏,只得赔些银帛息事宁人。其实这个时候局势是宋朝最好的时期,北方经澶州之盟,停止战争了,而西北也很安宁,西北党项人李德明被...

宋真宗为什么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仅仅是因为赵恒害...
回答:有利的军事形势只是一时。从檀渊之盟的条件中不难看出。在大环境下,宋朝还是比较弱势的。宋朝本身就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钱多的要死,所以用钱换和平。

北宋在胜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签订屈辱的檀渊之盟?
首先,“澶渊之盟”签订前,北宋在与辽国的战斗中并未获胜,直至签订盟约那刻,双方都依然是处于对峙状态,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宋军虽在草城川、瀛洲等战场上打赢了辽国,击杀数万辽军,并斩杀了辽军主将萧挞凛,但是辽军的主力尚在,其主心骨萧太后与辽圣宗也尚在,同时,定州、祁州、德清等也被其占据着。因此,如...

北宋在胜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签订屈辱的檀渊之盟呢?
宋辽的攻防转换 由于两次北伐宋军又送人头又送装备,辽军开始占据优势和主动地位,不断向宋发起进攻。每年都南下来打打草谷,给边境军民带来的极大的迫害。就这样十八年过去了,老一辈儿君臣都差不多退休了。而新生代在长期恐惧中慢慢的成长起来了。澶渊之盟 到了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圣宗...

澶渊之盟宋朝胜利了,为何还要向辽国纳贡?
澶渊之盟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宋主和辽主同时都怂了。我们要理解澶渊之盟的政治结果,必须要理解作为其背景的景德之役。澶渊之战属于景德之役的一部分,辽国发动这场战役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以战迫和。自从宋太宗发动高粱河战役揭开了宋辽全面战争的序幕,战争已经进行了25年。几乎每一场...

宋朝皇帝御驾亲征捷报连连,为何还要签署《澶渊之盟》?
虽然澶渊之盟较有利于辽方,但对宋真宗来说,也达到了花钱买平安的目的,其悬着的心也算落了下来。其实,宋、辽之间签订盟约,也反映了双方实力的一种均衡,当时,无论是辽或是宋,谁也无法吞并对方。澶渊之盟令宋、辽双方化剑为犁,换来两国关系近百年的和平发展,这对于宋、辽百姓而言,又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