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法造像的因果
首先,谈过失和功德的经典里说:「量度不准像,正神不受寓。反别邪魔鬼,为所依而住。」如果塑造的佛像不符合佛本身的法度,这尊佛像将「正神不受寓」,佛菩萨或护法神即使通过了开光的祈请,也根本不会加持这里、不来这尊佛像里面常住。因为真正的佛菩萨与护法神不来,其他的非人生命或精灵鬼怪就会常住其间。我们再去顶礼膜拜、受其「加持」,有可能导致我们也有点不好。
「智者须谨慎,因果不爽故。相勉莫莽卤,钦遵准量度。」有智慧的人要谨慎,因为这里有严格的因果关系。因果不爽,所以应该互相勉励。对于佛陀的形象,供佛或是礼拜、谈论时不可鲁莽,应该遵循法度进行。
最大的有为功德之因是放生,最大的无为功德之因是信心造佛。信心造佛的果报是可以直接成就佛果。《大乘造像功德经》里说,信心造佛,其功德可以转定业。或者说其他方式都无法转化的、必遭受非常严重果报的定业,在敬造佛像以后「唯现定业少分容受,余皆不受」。就是说,这个定业只现少分的苦恼让你经历一下,其他更苦的果报都不再遭受。
二、佛教造像中的相对比例
佛像造像是根据相对比例而不是绝对尺寸进行的,这是第一重要的。
「相对尺寸」就是说,如果你想理解佛,先要理解自己。《造像量度经》里的尺寸单位中十分重要的是「指」。「指」的比例和长度往下可以度量各种极小的比例单位,往上可以沟通整个人身全体的比例关系。「指」的长度就是通过相对比例关系来决定的。
人的中指有三节,选取中间这一节,不是它的长度(中指节的长),而是中间这一节正中间部分的宽度,这个宽度就是「一指」。任何人自身的一指都是「指」的长度,一百二十指这样的长度就一定是你从脚底到头顶的长度。而且,如果把两手撑开,从左边指尖到右边指尖的长度一定也是一百二十指。
相对比例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佛教的造像也是这样的。一定要严格控制比例关系,比例关系就是因果关系、是不能改变的。在比例关系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佛像的其他部分以及线条的强势弱势进行调整。
相对比例关系来源于佛教世界观。在这个如幻显现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以因果为法则、以相对的关联关系进行串联,独立的实体是不存在的。所以造佛像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可以造一尊芥子大的佛像,也可以造一尊须弥山一般大的佛像,但是它们的比例关系始终如一。
绝大多数佛像其优美的形象和线条的产生,都是遵循比例关系衍生出来的成果。佛陀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是人间最美的形象,这是佛教在修行过程中以智慧力量表达出的最高形象,每一种造型都承载着对于「道」的传承作用。过去古人造佛像不像现代人塑造佛像的心态,古人造佛像会使用最好的材料,竭尽全力让佛陀重新复活在这尊塑像上。所以过去造佛像有着严格的要求,佛像造完了,它应该是跟活人一样的。
三、双头佛的意义
双头佛到底要表达什么意义呢?
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我们得到过一些结论,双头佛塑像要表达的是佛心人性化的两种分裂状态。虽然人的状态有时候两面分裂,但本质上都是佛心。其次也表达了佛的两种智慧、佛性被分为佛和众生的事实。同时还表达了人们面对世间应有「世俗谛」和「胜义谛」两种看待方式,不要把「世俗谛」和「胜义谛」进行混淆。所谓「世俗谛」,就是深度认同世间的不平等现象。所谓「胜义谛」是我们要观察、分析和研究的情况。同时,双头佛也表达「福」与「慧」。
以上所谈的这些问题,普通人的常识无法理解其终极智慧,但平常在我们每个人心地中却都具足这些智慧。这是佛像所要表达的主张,也是佛像所要承载的智慧。佛像有清晰的表达意图,也有很严肃的表达任务,所以塑造佛像的第一原则还是如法。
四、如法造像,用境归心
净土的那个世界到底离我们遥远还是不遥远?也许在这些塑像面前,我们觉得跟他们距离很远。但实际上很有可能,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我们都已融入其中尚不自觉。因为能够直观如来藏,所以塑造佛像必须如法。
因为佛像承载特殊的意义,它是生命最底层的揭发,所以不能随意创造。释迦牟尼佛当年圆寂的时候,迦叶尊者没有及时赶到,释迦牟尼佛先进入金棺,金棺又重新打开。佛从里面坐起来,流着热泪,弟子们就去询问,佛为什么最后还如此悲伤?释迦牟尼佛说,我后世的诸弟子看不到我的形象了。
从这则公案来看,佛像实际承载的是真正的佛陀住世的意义,所以需要如法。它是解脱道所系,如果不如法,很有可能让我们走向解脱道的反面。
拿现在常用的口头话语来说,塑造佛像似乎是偶像崇拜。但偶像崇拜是不是都不好?从我们对历史的观察来看,用偶像、形象进行传承是主流,所有宗教都借助了艺术形式进行推动和弘传。因为文艺的方式最能让人直观了解,它不需要说多少道理,只要摆在这里你就会心。
或者说,文艺实际是宗教精神的一种外延。所以,假如是在「用境归心」这件事上,偶像崇拜是可行的。如果是如来藏和清净境界所系,那么它就是道体、是「道」之所在,更需要如法地看待。
五、审美过程的「增上生」和「决定胜」
因为审美过程是中国文化「增上生」和「决定胜」的缘故,所以必须如法。
「增上生」和「决定胜」是佛教中观的两个词汇。「增上生」是指使我们心的力量不停向上提升;「决定胜」指心的力量提升到了一个决定性水平以后,证悟了、涅槃了、证果了。「增上生」和「决定胜」表面看起来是佛教修行的方法,但实际上可能很多中国人以审美的方式体验到了「增上生」和「决定胜」,那就是修行了。
所以中国的美在「心」,它是物化的社会和用心所不能代替的。继承如法的塑绘佛像,最终的价值在哪里?佐证心灵。佐证一个人从情绪、审美能力、思想情操等方面深度认同心地最为唯美的那一部分。
人间福报最大、能够获得相应正报呈现出的最完美形像只能是佛。实际上,这个最完美的形象历来都是绘画和塑像的技师们追求的至高境界。他们把对美的最高理解寄托在佛像的塑造上,这种寄托是合理的,但是需要规范。如果既有高尚的寄托,又有宗教如法的规范,那么如法和完美的佛像就一定会再次呈现!
中国当代社会对佛像价值的认识,在很多领域都发生著严重的扭曲。站在文物研究和考古角度对于佛像价值的确定,会让信仰宗教的人大跌眼镜。把宗教圣物进行单纯的物化理解,其中实际存在众多误读,这种解构的意图本身就充斥着无知。我们可以多元、多层面地了解宗教和「禅」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所以佛像鉴赏既要在比较宗教的视野下来谈,同时也要谈我们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和趋势。
六、中国文艺的表述特征
首先了解一下中国文艺的表述特征。一般来说,西方重在写实,中国重在写意。在这里,写意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高度凝练,「心」的写实就叫做写意。在美术情操的提炼方面,西方绘画多形似,中国绘画多神似。
中国汉地佛教造像的世间文艺基础、中国文艺的表述特征可以总结成为这么几句话——「注重主观,客不离主」。「注重主观」实际上是尊重客观的,如果没有很好的客观精神,怎么把主观的部分表达得那么精彩呢?
第二部分是讲究气韵、神完气足。
第三部分是物我同源、抽离情绪。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是物跟我有关、我也跟物有关。自己这个单独的个体是不能脱离开世界的,更深入一层说,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人一个世界」。物我同源最重要的强调是后者,就是抽离情绪。你是旁观者,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境界。但它同时跟另外一个境界相关,就是修行境界,因为这原本就是全盘的佛教修行境界,叫做「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中国文艺的表述特征,实际上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如此不离不弃,跟佛法的用功特点也是如此密切。这就是一个观心的入口。如果我们在了解自己念头的同时,所有妄念都显现了清净真实的十方世界,那么这个入口就是宝贵的如来藏、是佛心的入口。
这其实也是沟通禅观的精致艺术风范。精致在哪里?精致在绝不助长你的贪、嗔、痴烦恼,这是中国文化的化世态度,它是化世间的,而不是被世间化的。
七、宗教的独特表述形式
宗教出于对教义的表达目标,其表述方式存在超越文化土壤的主动性。不同宗教选择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了不同表述形式的艺术主张。大乘佛教以发挥作用作为其正向价值观,所以在佛像雕塑里都是接引众生的手印、眼神、态度和形态;而小乘原始佛教以寂灭为正向价值,因此小乘的佛教造像以内敛、平静、内观的造像风格为主。
佛教艺术造像的核心功能就是向大众传递它的核心价值取向。所有佛教造像都有一个重要目标,它是佛教教义的直观表达方式。或者说,它实际上就是另外一种弘法,它是承载佛教法义的一个个体。其造像不可能离开教义本身,否则就不能成为佛教造像。
八、集一切力量复古,就是创新
在佛教造像复古与创新的关系中,皆可以古为今用。因为「古」代表相关文明的真正内涵,所以举全部的创新能力全力复古就是创新。
现在,在与佛教艺术有关的领域中,到处充斥着胡乱发表批评和无度的放任自由,使得当前涉及佛教造像的部分不严谨超过严谨,随意发挥超过对于宗教精神的维护和敬重。塑绘修养和宗教情操才是最终的保障,这两者必须同时兼具,才能为自己造一份真正的善因。
美术素养要服务于宗教情操。虽然美术素养和宗教情操二者平等需要,但终须以宗教情操为神髓。西方的艺术形式多半在写实,而东方以线条主义最为核心。西方写实与东方线条正在面临错位和交流,宗教情操和艺术素养相互融合的形势。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最后在形式的革新上达到了一种「所有的片都是线、片不离线」的高水准,这仍将主导佛教造像的主流,也仍将成为世界最先进人类文明的代言者。
佛教造像最为核心的主流原则,仍然将是古代的原则——如法。
敬造如法佛像
佛像有清晰的表达意图,也有很严肃的表达任务,所以塑造佛像的第一原则还是如法。 四、如法造像,用境归心 净土的那个世界到底离我们遥远还是不遥远?也许在这些塑像面前,我们觉得跟他们距离很远。但实际上很有可能,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我们都已融入其中尚不自觉。因为能够直观如来藏,所以塑造佛像必须如法。 因为佛像承载特殊...
宁远将军武强县承董钦敬造弥陀像 是什么意思
说的是有个人叫董钦,宁远将军和武强县承是他担任的官职,他造了个弥陀像。弥陀是佛教的一个神
金申:佛像造伪常见手法
1。有关真品翻模制造的情况,这种翻模造出的佛像看上去八九不离十,但稍注意细部,如脸部、衣褶的局部,特别是手指、脚指,就会发现细部处理很粗糙,而且模糊,手指生硬,衣纹细部交待不清等等,质地上沉重压手,铜质或铁质坚硬。近年来市场上有些仿明朝铁佛像,锈迹斑斑,分量上也很合适,颇可迷惑人,但若注意上述细部,就会...
三亚标志性建筑——南海观音
1993年中国宗教局和海南人民政府批准兴建南山寺,并在寺前的海中塑108米高之观音圣像。此像由海南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功德基金会发心敬建,三尊化一体,巍峨壮观,实乃世界造像之最。敬造工程因其规模宏伟、意义殊胜、佛理底蕴丰富,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事工程。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为圣像题名...
1974年西安南郊即出土的小型造像刻题是什么?
如1974年西安南郊即出土的刻题是:“开皇四年七月十五日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敬造弥陀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俱闻正法。”并刻有四言诗体的赞文四首。这是一般雕铸佛像的典型规格。不仅小型像,即大型石窟寺庙造像也多如此。遗憾的是实际从事雕刻的工匠的名字,由于阶级的歧视,未能留...
右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内容。由材料中的关键词“三藏法师玄奘”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有关玄奘的历史事件。玄奘主要的历史功绩是西游天竺,回国后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答案选:B ...
大明永乐年佛像用什么字体落款
铭文和刻款,其作用就是为我们鉴定造像提供帮助。通常来讲,刻款是伴随着造像一起出现的,明代时期为“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时则为“大清乾隆(XX)年敬造”款。一般来说,这两个朝代的造像只有这3个款识较多,其他年号则一般不刻款。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的刻款顺序一般从左至...
日本灵异记的图书序言
愿敬造佛像.天随所愿,地敞宝藏.亦大僧等,德侔十地,道超二乘.秉智烛以照昏岐,运慈舟而济溺类,难行苦行,名流远国.今时深智人,神功亦罕测.于是,诺乐药师寺沙门-景戒,熟瞰世人也.才好鄙行.翘利养,贪财物,过磁石于举铁山以嘘铁.欲他分惜己物,甚流头于粉粟粒以啖糠.或贪寺物,...
中贸圣佳2018秋拍清乾隆敬造无量寿佛:琍玛出雪域,紫金铸真身_百度知 ...
大清乾隆癸丑年敬造 紫金琍玛无量寿佛 H:32.5cm 这尊紫金无量寿佛明显属于晚期捶揲法制作的,体量大,重量轻,身体部分用紫金琍玛制作,除脸部、颈部泥金外,身体其他部分,并不鎏金,背光与座为红铜鎏金。造像表面平滑,色泽深沉,并有奇特的光线从金属内部的反射出来,尤其是在氧化程度较低的部分...
华原磬小考
他在这一时期大造法器,遗传至今的还有他敬造的释迦牟尼佛像金刚座,上有玄奘亲笔题字;另有石刻佛迹记碑等。兴福寺华原磬上佛座上亡轶的佛像,应当是释迦摩尼坐像,后来的妙幢菩萨是和金鼓一起补造的。作为日本法相宗第四代传人,玄昉当然要朝拜法相宗祖庭玉华,也会知道玄奘用华原磬礼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