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800字以上关于心理的书籍的读后感大神们帮帮忙

急求。。帮帮忙。交作业。。是写心理方面的比较有名的书籍最好。 谢谢各位了!!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读后感 我读到的是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的本子,标注〔美〕A.H.马斯洛 著,李文恬(“恬”字左边加“氵”)译,林方校。 虽然译者介绍,此书是“关于人性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的著作,不过我觉得以心理学的术语,也是用马斯洛自己的话,此书是阐明他的“成长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的。 人人几乎都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他的“自我实现理论”。但如果一个人不满足于从别人的综述中学得一知半解,那就非得读一读马斯洛的《存在心理学探索》不可。 一 马斯洛建立他的理论是从批判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开始的,他在本书中写道:“弗洛伊德对于人的描述显然是不合适的,他没有考虑人的志气、人的可以实现的希望、人的神圣的品质。弗洛伊德给我们提供了心理病理和心理治疗的最全面的体系……”“弗洛伊德向我们提供了心理疾病的一半,而我们现在必须用心理健康这一半使之完成。” 从以上的话我们可以看出,马斯洛对人性的研究也是“动力”一派的。不过他不是象弗洛伊德一样将动力归之于“本能”“性本能”,他提出了动机背后的需要,这才是人生的真正动力之源泉。 他的关于需要的理论是深刻而细致的。前面讲过,一般人常常只了解到“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几种需要,用它们来解释人类活动的动机。读过此书,才会学习到马斯洛更深刻的论述。 首先,他是将5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的。前4种需要属于基本需要,最后一种才是成长需要。 第二、基本需要与成长需要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马斯洛将基本需要看作一种“缺失性需要”,反过来说,这些需要缺失人就会得病。不过不是生理病,而要得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疾病。这是马斯洛的精神病理学。他写道:“神经病从其核心和起源来看,似乎是一种缺失性疾病;它起源于没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称之为需要的东西,这些需要是和对于氨基酸和钙的需要是一样的,即它们的缺失就会引起疾病。”马斯洛的这些观点,不但具有理论和哲学上的意义,对于我们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人来说,更具有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 第三、马斯洛更推崇和看重成长需要。在他看来,基本需要的满足仅是使人不得病,而追求成长需要才能使一个人更健康。基本需要的满足需要依赖一系列客观条件,有许多是人无法左右的。只有成长需要——自我实现,才完全是从内心而来的动机,几乎不需要外部的条件就可以实现。有这种需要的人,更重视精神领域的价值的追求,更能摆脱世俗的名利羁绊,心态更平和,胸怀更宽广,生活更有目标。 第四、需要的满足必须是一层一层进行的。所以马斯洛的发展心理学强调必须关注儿童的基本需要的满足,需要的缺失就会使儿童的人格受损。他说:“只有感到安全的儿童才敢于健康地成长,他的安全需要必须得到满足。”“低级需要自身充分满足已经实现的基础上会浮现出新的高级需要的倾向。有幸正常生长的儿童,需要获得了满足,当他充分尝到的快乐厌烦了,会热切地继续寻求更高级的、更复杂的快乐,只要这些快乐对他来说已经变得可以得到而又无危险和威胁。” 二 马斯洛对于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论述是激动人心的。我个人认为这些论述是他的心理学理论中最令人感动,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这是一种纯粹精神上的体验,它具有高山仰止般的道德高度。“任何人在高峰体验时,都暂时具有了我在自我实现个体中发现的许多特征。也就是说,这时他们变成了自我实现的人。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时的性格上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情绪与认知的表现状态。在这时候,不仅是他最快乐和最激动的时刻,而且也是他最成熟、最个体化、最完美的时刻——一句话,是他最健康的时刻。” 不要以为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是一种玄学式的论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从认知、情绪、对同一性的体验等几个大的方面,说明了高峰体验的特征。总之,高峰体验虽然不可人为的召之即来,但它并非不可理解。它是长期追求后的一次飞跃,是经历长时培养后的开花结果。 “高峰体验时刻的人,成为一个更纯粹精神的而较少世故的人。”“他摆脱了阻碍、抑制、谨慎、畏惧、怀疑……”“他是更有创造性的。”“高峰体验仅仅是善的和合乎需要的,而且从来没有被体验为恶的和不合乎需要的。这种体验从本质上就是正当的。这种体验是完美的、全面的。” 三 中国古代对于人性的理解有“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两派。如果这样简单的分类,那马斯洛是属于相信“人性本善”的。他对世界和人的根本看法是乐观的,在这一点上与弗洛伊德似乎是相信人性本恶迥然不同。 马斯洛这样表明着自己的观点:“似乎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认为,邪恶行为是反应性的而不是本能性的。这种看法包含有这样的意思,虽然‘恶的’行为是非常深地置根于人性之中,而且是从来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是,当人格成熟和社会改善时,仍然可以期望缩小恶。” 所以, “专业的心理治疗家每天都在转变和改变着人性,每天都在帮助人变成更强大、更有道德、更有创造性、更和蔼的、更热爱的、更利他的、更安祥的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诗》有之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我们大可不必学司马迁那样伤感和多情。需要的是学马斯洛等心理学大师们的榜样,在自己不断成长的同时,以大爱之心帮助那些基本需要缺失的人,帮助他们找回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行业,帮助别人的实践也是个人自我实现的过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1 《读懂心灵》是一本以各种小故事构成的心理书籍。书中分有八个小主题,其中最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第三小主题一一在失意与缺憾中修复自己,其中的一句话很是令人深思: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过旱地为未来担忧,那仅仅是徒劳,不于事无补,还会让自己活得更加疲意。 生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它只是...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1 设计心理学一套共有四本,这本设计心理学是日常的设计,还有另外三本书还没有来得及读,分别是:与复杂共处,情感化设计,未来设计。 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实发展...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在《心理学与生活》当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绘出了心理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举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探讨。这有助于在研究这一类的课题时,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之后,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他们是否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同时这本书中对于如何缓解日常生活中...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有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800字
【第1篇】一提到心理学,我的第一反应是神秘难懂,然后是接着想到心理咨询师这种职业,甚至有会闪现“变态”这样贬义的词汇,总之就是觉得深奥但又很好奇。读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后我发觉,原来心理学也可以这么幽默有趣且生活化,容易被非专业学生理解和接受。我想就其中的“恋爱心理学”阐述自己...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 刚刚阅读完了《心理学与生活》中的相关内容:听觉。 我们在对世界的体验中,听觉和视觉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作者指出,由于听觉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声音的物理强度通常是比率而不是绝对大小来表示,声压——导致响度...

心理健康读后感800字
同学们,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心理健康读后感800字,一起来阅读学习吧! 心理健康读后感800字【1】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

急求一篇800字以上关于心理的书籍的读后感大神们帮帮忙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读后感 我读到的是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的本子,标注〔美〕A.H.马斯洛 著,李文恬(“恬”字左边加“氵”)译,林方校。 虽然译者介绍,此书是“关于人性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的著作,不过我觉得以心理学的术语,也是用马斯洛自己的话,此书是阐明他的...

心理书籍的读后感7篇
心理书籍的读后感篇1 ?爱的教育》以日记体裁叙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里行间都离不开一个“爱”字,读完这本书,我收获最多的是:身为教师,要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孩子们总会在相对的时候给予回馈。 班级学生小马,是一名后进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别人交往,有什么委屈也不愿意和别人叙说,他虽...

心理学书籍《探索生命》读后感800字,怎么写?
《探索生命》读后感: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我对于探索的热爱,从来没有减少。探索生命,这是自人类诞生以来,都在拼命解读的课题。可能你会嘲笑我,你是科学家吗?你是生物学家吗?……我说不是。但是这毫不影响我的探索。这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但更是一个需要“消化”和“总结”的时代。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