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的专记

如题所述

1996年3月,由社会经济部策划的系列报道,将该部负责的各原独立的经济专版打通串连,连续发表了《唉,花钱为什么也这样难》、《路路皆卡》等6篇报道,系统反映当时市民为缴交水、电、煤气等各种费用而不得不奔波于各指定银行的难处。这组报道立即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或致电报社,感谢为百姓说了心里话。
为促使问题早日解决,这组系列报道也整理成材料送交市有关领导。经过历时两年不懈追踪,缴费难问题最终解决,缴费一卡通于1998年3月正式在厦投入使用,此属全国首创,被誉为厦门模式。这组报道因而先后获全国、省、市各级新闻奖。 文革中1969年厦门计有三万知青前往闽西三县(永定、上杭、武平)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这些知青多已返城,但也还有480多人留在当地。
1995年厦门晚报《星期天刊》(4月23日)刊登厦门知青作家谢春池《寻找最后知青》一文,反映留在闽西的厦门知青生活艰难现状,他们的期盼和要求。文章刊出后,原市委书记陆自奋深有感触,第二天就给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市委市政府妥善解决闽西知青遗留问题。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由市府办公厅组成调查组,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又专程赴闽西组织知青座谈会,听取意见。
199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在闽西的厦门知青工作的意见》,《厦门晚报》即以《让最后的知青返城》为题进行报道,在闽西知青及其亲友中引起很大反响。此后,市委组织部、公安局、民政局、人事局、劳动局、市教委联合发文,对知青返城一些具体问题作处理决定,《厦门晚报》及时报道《知青返厦有了具体规定》,紧接又于5月17日报道市中招出新规,招收厦门籍知青子女考生。 九龙江是我省第二大河。厦门市自北溪引水工程建成后,九龙江水就成了厦门最重要水源。为了呼吁上下游各界共同保护九龙江生态,让市民了解九龙江,《厦门晚报》策划了考察九龙江共饮一江水系列报道。
第一次活动于1998年着手,先期做了充分准备,请资源专家洪华生、朱鹤健等介绍情况,聘请朱鹤健教授为本次活动总顾问;福师大廖善刚副教授、厦大博士后工作站的曹文志作为随队顾问参与了考察活动;还公开招聘了5位志愿者参与。
《厦门晚报》由潘兴军等4名记者对此次考察活动全程跟踪报道。
这次考察活动于1999年2月成行。考察队溯源而后下,行程万里,一个多月时间途经闽西、闽南的18个县区,先后对九龙江源头、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梅花湖、雁石溪,以及西溪、南溪,九龙江入海河段的流域生态和环保状况进行考察,发回报道30多篇、图片30多幅。这些报道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实例,全面反映九龙江现状和存在问题,引起厦、漳、龙等地和省领导重视,促成九龙江流域各市联手开展综合整治,让市民对厦门母亲河有较全面认识。
2003年9月,《厦门晚报》再次主办共饮一江水--第二次九龙江生态综合考察,并与厦门、漳州、龙岩三市环保局联合,在九龙江源头--连城县曲溪乡冯地村立下九龙江之源碑。推动上、中、下游多方面合作。 2002年6月的一个晚上,一名叫许育红的市民打通晚报热线,讲述在返厦火车上遇见一个找不到回家路的14岁智障少女。小姑娘是安徽警方侦破一起拐卖妇女儿童案解救出来的,她只能提供自己名蒋卫龙,在福建石狮打工,其余无法提供更多情况,甚至不知家人姓名及原籍。许小姐从蒋口音中断定她绝非石狮人,为免让少女再入虎口,许小姐向厦门晚报求助。
接到电话,《厦门晚报》领导与多名记者马上来到小许和少女身边,并留下蒋卫龙。为帮助蒋卫龙找到回家之路,《厦门晚报》记者写出了一篇篇充满曲折和悬念的寻亲报道,根据读者提供的有关少女原籍的信息,又联系湖南卫视,两地联手,系列报道激起两地人士的强烈关注。在读者的帮助下,这名14岁少女终于回到湖南邵阳老家。当地村民一路燃放鞭炮,感谢救援。不久,当地县政府发来传真,称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小蒋已经上学。政府还向全县人民发出号召,学习厦门市民热心扶助弱者的高尚精神。 2003年8月,留美的厦大学子谢闻莺发来一份传真,远在大洋彼岸的卡兹米厄兹·波兹南斯基博士希望通过《厦门晚报》,探求100年前出生于厦门的美籍华人艺术家周廷旭的身世,寻找其在厦门的亲戚朋友及生平有关资料。卡兹是华盛顿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美术收藏家,他慧眼识珠发现了周廷旭的作品,并在西雅图市举办了周廷旭绘画展。
《厦门晚报》刊发了《探寻周廷旭的踪迹》,立刻收到众多读者来电,提供周及其家族的重要情况。记者龚小莞、黄秋苇合作完成了解读周家人才现象的深度报道。卡兹教授得知《厦门晚报》已探寻到周廷旭的相关资料后,当即飞抵厦门,《厦门晚报》邀请了厦门美术界部分知名人士,共同研讨周廷旭的油画艺术。
2003年12月5日,卡兹教授再次来到厦门,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在鼓浪屿为周廷旭举办个人画展;第二,在鼓浪屿建立油画博物馆,长期展出一部分由自己捐赠的周廷旭画作。 1997年8月15日-- 20日,《厦门晚报》在华安山区举办了一个少年磨练营。
《厦门晚报》派出专人担任领队和辅导员,全程负责此次活动。有6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参加者都是年龄在12-14岁的独生子女。
活动启事刊出后,不到两天时间报名人数就超过原定名额,没报上名的家长通过各种途径找人说情想把孩子送来吃苦,已报上名的家长则要求不要给孩子什么特殊照顾。
这些营员们在华安山区经受了诸多磨练:白天在烈日下走十几里的山路,参加田间劳动;访问贫苦家庭学生、自强不息的失明少女;晚上住在教室里面,睡课桌椅拼成的通铺;洗冷水澡,吃农家粗茶淡饭。
磨练营结束后,《厦门晚报》相继邀请随营工作人员及营员家长,教育专家座谈,反思教育观念,探讨素质教育。 2001年9月23日下午,由《厦门晚报》独家策划并实施的厦门首届双胞胎联谊活动在厦门悦华会展酒店的大草坪上举行。厦门450多对双胞胎、多胞胎在此相聚,他们中年龄最大者90岁,最小者才出生2个月。双胞胎才艺表演和450对双胞胎、多胞胎合影将活动推向高潮。超过3万市民参加了这次聚会,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记者参与报道了这次聚会。
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共经历报名、初赛、复赛、决赛几个阶段。从报名那天开始,《厦门晚报》每天推出一篇双胞胎的故事,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介绍。双胞胎活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认为具有较高的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娱乐性。 2003年3月底,是厦门市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马拉松赛的日子。为了给参加首届马拉松赛的市民热身,《厦门晚报》于2003年3月2日在环岛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赛道举办了厦门市民马拉松赛,比赛分A、B组,A组为10公里,B组为半程。这是国内首次由一家地方媒体主办的市级马拉松比赛。
1200名市民和来自德、美、英、日、新加坡等国的朋友参加了这场欢乐健康的大聚会,他们中年纪最大的74岁,最小10多岁。同时,交通、医疗等诸多部门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进行了一场演练。 2002年3月起,《厦门晚报》和市总工会联手推出为扶助下岗人员自主创业的春雨行动。
有200多个家庭提出申请,不少人写出了创业计划。市总工会组织专人对申请者入户调查,《厦门晚报》和总工会聘请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和退休企业家组成顾问组,为这些家庭的创业计划做分析评估,《厦门晚报》还向社会征集金点子,发动读者为下岗人员自主创业献计献策。
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都表示要为春雨行动创业家庭提供最优惠政策、最快捷的服务。经过数月努力,第一批 种子家庭陆续创业开启。他们是:陈雅卿的春雨花香鲜花店,叶剑锋的春雨花行,军嫂向晓丹春雨贝雷餐馆和吕碧馨的春雨宝记食坊。《厦门晚报》树立了一批自主创业、自谋出路的典型。一时间,春雨名声鹊起,许多市民为下岗职工加油鼓励,纷纷登门照顾他们的生意,扶助无业人员。 每年的新一届大学生入学报到之时,《厦门晚报》热线总会接到一些新生及家长来电,询问入学应注意事项,诉说准备工作的种种疑难困惑。为此《厦门晚报》新闻部于2004年7月--8月策划推出了新生结伴上学行动,意在为即将踏上大学校园的新生们营造一个相识相帮的平台,顺利走出人生这重要一步。
2004年有东北、西北等5个片区,200多名新生通过晚报记者编辑牵线,彼此结为上学伙伴。
首次新生结伴上学受到欢迎,第二年继续进行。老生踊跃报名当志愿者,乐当学弟学妹领路人和护航者成为一大亮点。该年有300多名新生分5个片区结成上学伙伴,甚至有来自泉州、南平、三明的新生参与。《厦门晚报》并请厦航、火车站派专人到现场提供查询、订票服务。
新生结伴上学至此成为《厦门晚报》每年必有的活动。 岗位助学是市慈善总会与《厦门晚报》联合开展的一种全新的助学模式,活动倡议企业为贫困高考生提供暑期勤工俭学的岗位,让他们打工挣钱,既筹措学费,又锻炼能力。
首次岗位助学活动于2005年6月启动。半个月内,先后有24家企业提供了206个岗位。报名申请助学岗位的学生达180多人,学子们顺利上岗,坚持到最后的学子们都拿到了两个月的工资,
岗位助学活动的新颖和创意,吸引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中国社会报以及厦门市各家媒体前来作深入报道,福建省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门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访,连续报道。 2005年初,《厦门晚报》要闻部开始策划与警方共同倡导成立反扒志愿者大队事宜。
此前,已有部分市民群众自发进行着反扒活动,但这些见义勇为者力量分散,缺乏相应的管理和专业技能培训。《厦门晚报》基于此,倡导成立有组织的民间反扒队伍,由警方统一管理,保险公司提供意外伤亡保险。
2005年6月,在市公安局的协助下取得了市相关领导的支持。《厦门晚报》记者开始与自发反扒的市民吴东亮等人接触,多次采访资深反扒民警姜海鹰及专业反扒民警,并在警方支持下,与关押在看守所、戒毒所的老扒近距离接触,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
经过充分准备,《厦门晚报》于2005年11月开始正式推出连续报道,从民间反扒到我市反扒现状、扒窃团伙内幕,以及当前警方反扒遇到的阻力等,一步步将民间反扒推上前台。连续一个月几乎每天整版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间反扒一时成为厦门市民关注的热点,报名参加志愿者大队的市民十分踊跃。
至2005年12月初,时机相对成熟,经市公安局正式授权,当年12月11日正式宣布成立厦门市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首批队员80人。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炳发称之为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的义勇之师,此后,全社会迅速形成良好的反扒氛围,见义勇为事件层出不穷,一批老扒纷纷逃离厦门。 1995年市公交公司推出无人售票车,实施中乘客对找零等问题多有怨言。9月的一天,时任《厦门晚报》副总编辑的朱家麟,以其乘公交车为找零钱遭乘务小姐讥连1元钱都计较的经历,写了《无人售票车感言》发表在厦门晚报1版言论栏上,认为公交公司有待改进窗口服务。
这事引起公交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双方决定因势利导,公交公司花钱买意见,在《厦门晚报》设立公交与市民栏目,让市民对公交服务安全线路等方面提出批评建议。
短短半个月,《厦门晚报》编辑部就收到800多封来信,规模空前,有批评有建议,有的甚至还画出需要增设的服务设施设计图。公交公司领导说,市民这样彻底地透视公交,有助于深化公交体制改革。市委宣传部新闻处负责人说,这是厦门新闻史上空前的一场大讨论。 2000年4月,不少读者来信举报岛内城乡结合部豆腐黑店卫生条件差,《厦门晚报》记者从卫生防疫部门了解到厦门市发放了卫生许可证的豆腐加工点仅6家,无证的黑店却有200多家。根据这些信息,《厦门晚报》新闻部立即策划追踪报道。
女记者孙丽萍、何崇梅假扮酒楼老板和采购人员,暗访了一些黑店,那里的卫生状况让人触目惊心,许多做豆腐的石膏粉竟是工业用的,甚至是医疗垃圾中回收的。而厦门市民吃的豆腐80%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记者根据暗访发表了《在豆腐白嫩嫩的背后》现场通讯,引起市民和各相关单位极大反响,湖里区马上进行了综合执法查黑店,《厦门晚报》连续三天跟踪报道。当时的市长朱亚衍亲自在报道旁做了批示,责成副食品局进行调查,并召开工商局、卫生局、副食品局领导碰头会,商讨解决黑豆腐问题。朱市长并对记者的工作表示感谢。
随后,全市岛内外一起行动,查封了一些不法加工点,同时一批现场加工的正规豆腐店也应运而生,让市民吃上放心卫生的豆腐。 2004年1月-3月,《厦门晚报》推出了地沟油揭秘系列报道,在本市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刘文辉从厦门某酒楼一位厨师长那里获悉,部分酒楼酒店用油很不规范。为此,记者以《酒楼厨师长痛揭地沟油黑幕》为题,推出了系列报道的第一篇。之后,又分别以《地沟油是怎样炼成的》、《地沟油这样周转》、《小店用油触目惊心》为题,对厦门地沟油的产生、加工、周转及小店用油的现状进行了曝光。
之后,《厦门晚报》与厦门市餐饮同业公会联合,发起了《厦门市餐饮业拒绝地沟油诚信承诺倡议》,首批38家餐饮企业参与了附议。最终在2004年3月15日,厦门各大餐饮企业成立了拒绝地沟油诚信单位联盟,从正面引导餐饮企业规范用油。
除此之外,为从源头上截断地沟油流向餐桌,厦门市有关部门和企业也行动起来。首先是地沟油加工企业在厦门晚报上发出呼吁,让正规企业大规模回收地沟油,做生物柴油或肥皂,抵制野回收人员将地沟油回收送往餐桌;其次,工商部门也出台堵油措施:所有粮油销售店必须建立台账,工商部门对不合格的餐饮店张贴《禁示》,告知消费者该店食用油有问题等;有关部门也提倡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器,杜绝厨房剩油流向地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