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再城市化,郊区化的经验有哪些

如题所述

再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出现,导致某些城市出现人口向郊区方向迁移,产业向外拓展等逆城市化现象,后来又由于这些城市的国际移民增长较为快速或者是这些城市为挽回发展的颓势,采取了大规模都市更新,是城市中心部分地区恢复了昔日的活力,在此情况下,大都市群的人口又开始增长。这种从城市——郊区——城市的现象称为再城市化。 由于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发展 ,使得西方国家大城市中心区日益衰落 ,出现商业萎缩、失业严重、贫困加剧、治安混乱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对整个城市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引起了政府当局的高度关注.为了振兴城市中心区 ,从 1970 年代末开始 ,西方发达国家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在 CBD周围适当增加一些高质量住宅 ,以吸引人口回城居住和工作 ,使城市人口重新出现增长 ,称之为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1978 年 3 月 ,美国总统卡特发布了全面城市化政策 ,其目标是阻止城市中心区的继续衰退 ,使其能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这项政策共有 5 个具体目标:(1)振兴与发展城市经济;(2)扩大中心区的就业机会;(3)稳定和加强城市税收政策;(4)消除城市内部种族歧视;(5)保护城市环境等.
在英国 ,复兴大城市中心区始终是政府关注的一件大事.为此 ,政府在城市发展战略上进行了调整 ,把注意力和资金分配从城市外围转向市中心区 , 对内城从控制和指导发展转为鼓励发展 , 并重视发挥社区精神 , 动员社会积极性 , 努力改变衰退造成的恶果.1987 年英国政府颂布了“内城法”,其核心思想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开发和恢复旧城的活力创造条件 ,尽量满足企业建厂要求 ,以增加就业机会.此外 ,英国政府还采取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以及在市中心重点安排一些事务所大楼等措施~
郊区化
发达国家郊区化本质是郊区城市化及至农业地带的城市化,从普遍的发展规律看,“郊区化”往往与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变化,甚至是直接与城市中心区的某种衰落有关。如西欧、北美和北欧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出现某种衰落现象,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流动并出现更新机制。而且郊区化都是伴随着人口居住郊区化、工商业郊区化、服务办工业郊区化的过程发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人口郊区化的同时,工商业、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产业基本上同时跟进,形成集居住、购物、就业、娱乐为一体的新型郊区城镇,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由向心集聚走向离心扩散的特定阶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
发达国家国家的郊区化出现最早,尤以美国为例。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大量使用以及战后美国政府的住宅政策和高速公路建设加速了郊区化的过程,进而引发了住宅和产业郊区化的热潮。80年代以后,郊区已经成为美国主要的就业中心,办公设施和机构也开始外迁,郊区的城市功能越来越强,出现了“边缘城市”的新的城市形式,它对中心市的职能地位提出了挑战。奥沙利文(O’Sullivan,2000)从制造业、人口、零售业、办公业四个方面阐述了郊区化的成因。他认为郊区化使得城市从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变,在郊区形成了许多层次级就业、购物中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从西方再城市化,郊区化的经验有哪些
1. 再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问题的出现,一些西方城市的中心区域经历了人口流失和产业外迁的逆城市化过程。然而,国际移民的增加和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使得这些城市的部分地区重新获得了活力,引发了人口从郊区回流到城市中心的再城市化现象。2. 郊区化 郊区的本质是城市化扩展到农业区域的过程,通常与...

从西方再城市化,郊区化的经验有哪些
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在 CBD周围适当增加一些高质量住宅 ,以吸引人口回城居住和工作 ,使城市人口重新出现增长 ,称之为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1978 年 3 月 ,美国总统卡特发布了全面城市化政策 ,其目标是阻止城市中心区的继续衰退 ,使其能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这项政策共有 5 个具体目标:(1...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在哪些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要素主要是:人口的集中、产市化”,其内涵也是因国而异。业的集聚、科技的应用、土地的集约。这四个方面,都是经济问题。人口的集中,从表面上看有社会学的含义,但城市化过程中的“集中”,是从劳动力的再生产、生产循环的消费群体变化方面来提出问题的,都是服从或服务于人力资源经济学、消费经济学...

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首先是人口居住郊区化——“卧城”发展阶段。西方国家工业化后期出现了“大城市病”,导致了一些富有阶层迁往郊区居住,他们白天到市中心区上班,晚上回郊区休息居住,这种郊区特有的居住功能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城”,这是大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次是工商业郊区化——半独立卫星城阶段。这是20世纪...

什么是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
3.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原因。郊区城市化是城市自然扩张的结果,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城市内部问题导致的人口外流。4. 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可能会出现空心化现象,即人口和商业活动从中心区域向外部转移。与此同时,郊区和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水平得到...

城市化过程三个阶段的规律性
1、初始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2、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7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左右。3、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

再城市化的原因及表现
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当城市发展因过度集中而遇到挑战,出现人口和商业外流至郊区或农村的现象时。逆城市化可能导致城市中心区的衰败和空置率上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区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重新吸引人口和投资,从而引发再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城市居民...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地理)
其一、城市郊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其二、注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

对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几个概念的辨析
1.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转变为城市户口的过程。2. 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是从城市向郊区迁移,而是城市人口在郊区形成新的城市区域,不改变原有城市户口。3. 逆城市化是指原本居住在城市的人口,选择迁往农村居住,改变其城市户口。4. 再城市化是指通过政策引导,原本因逆城市化而迁往农村的...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4. 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使得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积极作用。例如,它缓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的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和谐。5. 城市郊区化还有助于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产业和部门在地域空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