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1、飞鸽传书

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2、烽火

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博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

3、急脚递

中国宋代创制的一种传送公文的驿传。由军兴所需而置。这种通信方式的特点是:由御前直接发下,不经枢密院或门下省,减少了不必要的交接手续,又可保守机密,沿途接力传送,昼夜不停,而且不入递铺交接,减少了在递铺的停留时间。

4、羽檄

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檄”多在上下级、平级之间互相通用。而传递军情一般都写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则表示万分危急,欲其急行如飞,称之为“羽书”或“羽檄”。

5、邮驿

驿传是从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中国的邮驿源远流长。原始社会出现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隶社会发展为早期的声光通信和邮传,到封建社会时,中国的邮驿在世界上已居于前列。中国古代设立的以传递公文﹑接待过往官员为主的官方交通通信组织。有时也运输官府所需少量物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鸽传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烽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急脚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羽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驿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8

1、飞禽传书

飞鸽传书或鸿雁传书,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识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匈奴囚禁在北海无人区牧羊。后来两国和好,汉朝使节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谎称苏武已经死了。

苏武的副使想出一计,让使节对单于讲:“汉朝天子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雁腿上的信里写着苏武没死……”单于只好把苏武放回国。

此后,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常常出现在诗文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甚至还用竹木制成雁的形状当做信封,中间夹着书信。也有的制成鱼的形状,并用“鱼素”、“双鲤”等代称书信。

2、烽火狼烟

烽火狼烟本是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烽火台上点燃“燃料”,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从很远处看到,就这样,烽火台一个接一个的点下去,敌人来犯的消息就被很快的传递出去。

狼烟是两千年来让华夏人民望烟丧胆的,又有“烽火戏诸侯”、“狼烟四起”的成语典故。

3、驿马邮递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订了详细的“邮政管理办法”:竹简怎么捆扎、怎么加封泥盖印保密、怎么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等都有明文规定。汉代还在这个基础上,规定每五里设置一邮,每十里设置一亭,每三十里设置一驿。

驿,就是驿站,是古代专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有专人管理,并饲养驿马。宋代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送信的人改由士兵担任,并出现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加急程度。

送金牌文件的,一昼夜要连续跑五百里。每到一处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送。急递的驿马脖子上系有铜铃,白天响铃,晚上举火把,撞死人概不负责。

4、点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算准风向,制成会飘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书信,后来果然顺利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5、竹筒顺水而下

隋文帝年间南方叛乱,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只好把战报放进竹筒里顺水而下。据说“邮筒”就是这么来的,当然这有些牵强附会。

此外,还有风筝传书、鸡毛信等多种手段。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托人捎带信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散发着墨香的熟悉的字迹中间,流露的是难以言表的“亲情”。亲,你有多久没给亲友写信了?

第2个回答  2012-05-03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科学家们明确证明了鸽子具有磁性感知能力,所以辨别方向的能力比较高。古时的人们不懂这么多,但能利用鸟类本身会认回家之路的习性,训练好后就可以把信件栓在鸽子的腿上传递信息了。不过鸟类毕竟是鸟类,这种传递的准确度有多高,实在无法考证
[5]快马传书。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8] 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9]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10]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11]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就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后来果然脱险,于是后人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12] 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那时除了刻一些简单的符号外,结绳记事是很重要的一个办法。如果是大事情,就打个大大的结;如果是小事情,就打小的结。不同数量的结也代表不同的意思。现代人已经无法考证这些结绳的含义了,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周幽王:[1]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周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 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 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直臼为天子,即周平王。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年。东周名存实亡,诸侯分争,先后有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周共存在八百年,后被秦所灭。
信鸽或有人送
第3个回答  2012-04-29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科学家们明确证明了鸽子具有磁性感知能力,所以辨别方向的能力比较高。古时的人们不懂这么多,但能利用鸟类本身会认回家之路的习性,训练好后就可以把信件栓在鸽子的腿上传递信息了。不过鸟类毕竟是鸟类,这种传递的准确度有多高,实在无法考证
[5]快马传书。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8] 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9]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10]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11]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就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后来果然脱险,于是后人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12] 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那时除了刻一些简单的符号外,结绳记事是很重要的一个办法。如果是大事情,就打个大大的结;如果是小事情,就打小的结。不同数量的结也代表不同的意思。现代人已经无法考证这些结绳的含义了,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第4个回答  2012-05-04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5]快马传书。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8] 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9]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10].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11 点烽火12 孔明灯13旗语 14漂流瓶15驿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