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思修论文

如题所述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5
还没睡
第2个回答  2016-12-25
“一个国家的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发达。”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建设,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知法守法的氛围。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现实中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有很多学生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或只是略知一二。
  1.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素质养成的基础是法律知识。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是大学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任务,但现实中大多大学生对应用实践性法律知识的兴趣颇大,对法的理论知识了无兴趣,他们对刑法、民法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体现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维权,而法律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不会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导致误用法律或者任由别人侵害自己的合法权利。海师大“偷拍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上百家网站转载海师大小耀所上传的“艳照”,相关网页超过50万页,甚至多家境外的网站、也刊登了相关信息和评论,对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出质疑。记者采访拍摄者小耀时,小耀显得有些“委屈”地辩解:“我拍到的其实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场景,男生们天天在阳台上看着,我只是想在网上和更多的人分享而已。”小耀的这一想法恰恰反映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法律知识的缺乏,年少贪玩,对偷拍这些现象充满好奇,却不知是违反了民法中所规定的当事人隐私权、肖像权,小耀最终被判处10天行政拘留。此前在上海某大学也发生了此类事件,几位学生偷拍了对面楼里一对情侣的亲热录像并上传到网上,结果被偷拍的女生不堪压力跳楼自杀,偷拍者也被学校开除。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知识的缺失,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害人害己,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
  2.大学生对法律缺少信仰。随着法律基础课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总的来说有很大进步,普遍能掌握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但是,由于缺少正确适用法律的引导,他们对法律知识的适用还不全面,对某些法律知识与领域,甚至还一无所知,适用法律不规范,甚至出现知法违法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法律信仰的缺失,由于媒体的过分炒作,对社会现象刻意进行消极的引导,导致民众包括大学生在内对法律的威信产生了怀疑,导致大学生对法律还有排斥的心理,使其觉得法律是虚设,学了没用,或者只关注法律中规定的权利,忽视了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没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大学生的维权能力不足。当前,有很多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学校也应对此负上一定的责任。有些学校的“思政课”大多强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基础知识有所忽视,只是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基本上是概念化、抽象化的原理,缺乏实践性内容。再加上有些“思政课”教师由于受其专业背景的制约,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了解有限,在法学理论上没有深入的探究,从而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维权能力的提高,一旦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1.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法律知识的强弱是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尺标,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来源主要是法律基础课,对于非法律专业大学生这个庞大群体来说,加强法律基础课教学对提高整个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要增强师资力量。师资薄弱是影响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为此,一要促使教师专业化,配置法律专业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把专业的法律知识传授给他们。第二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律师、法官、检察官进校园为学生授课或者讲专题,利用他们丰富的法律工作经验,提高学生适用法律能力。最后,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一起抓,在课堂上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的教学,只有这两者共同发展的大学生,才称得上高素质的大学生。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律知识的实效性。在教学中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适当时可以组织课堂辩论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法律知识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的目的。除此之外,可以鼓励学生组建法律社团鼓励学生组建青年法学社和法律援助社等法律社团,由学生自发的组织到一起,通过对热点法律问题讨论以及各种维权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对法律的热情,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既达到帮助其他人的目的,又丰富了自身的法律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达到了一个多赢的效果。还可以开展具有法律特色的校园活动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模拟审判”、“法律征文”、“校园普法宣传”等活动,在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的同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法律,在亲身参与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遵法、用法、护法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通过这一系列的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育,使学生感知法律制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积极性。
  3.促使大学生树立对法律的敬仰,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律师、法官、检察官进校园,为学生授课,开讲座,利用他们法律工作中的案例,来个现场断案,在学生中树立法律的威严,剔除社会上的各种妨碍法律公平公正的干扰,促使他们树立对法律的敬仰,从而促使大学生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大学生,是高校法制教育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除了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把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了解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规定,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把他们培育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相似回答